陸遜與孫策有仇,為何還被孫權重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媯滿聰

在孫權陣營里,陸遜是「後周瑜」時代,在軍事上有傑出表現的將帥之一。

東吳歷史上有三次重要的戰爭,第一次毫無疑問是赤壁之戰,第二次是襲取荊州,第三次是夷陵之戰。

後兩次,陸遜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陸家是吳郡四大家族之一,家族勢力在東漢時期一直很大。

孫堅的家族也是吳郡人,所以在孫堅時代,孫家與陸家並沒有任何嫌隙。

然而,孫堅死後,孫策在袁術的命令下襲擊江東,在廬江地區受到太守陸康的激烈反抗。

陸康便是吳郡人,與孫策是老鄉,同時家族勢力很大。

陸氏在廬江戰役中受到重創,宗族被殺了很多人。

陸康的長子陸績逃回了吳郡老家。

陸康家族的從孫陸遜也隨陸績去了吳郡。

陸遜輩分比較小,但是年齡與陸康差不多。

陸績利用家族在吳郡的勢力,繼續反對孫策,氣焰極為囂張。

孫策死後,孫權採取懷柔的政策,邀請陸績出仕。

陸績在孫權身邊也不是省油的燈,屢次刁難,最終孫權給了他一個太守的名分,將他軟禁在太守的府上,最終死在那裡。

與陸績相比,陸遜是陸氏家族的庶出,所以地位比較卑微。

然而,當時的孫權,在張昭、周瑜的協助下,開始進行孫吳政權的江東化建設,其中拉攏大族是必須的一步。

經過孫權幕僚的仔細分析和權衡利弊,他們發現,陸家的庶出陸遜應該是好掌控的人。

陸遜是庶出,剛加入孫權陣營獲得的不過是個負責屯田的縣尉。

他很懂得收斂自己,藏住鋒芒,從未向孫權要兵,而自己招募一小撮鄉勇,與盜賊、山賊進行了多年戰爭,屢獲奇功。

隨著孫權對他逐漸信任,他終於獲得了組建自己軍隊的資格,羽翼慢慢豐滿。

然而,孫吳的軍事權力全部掌控在淮泗集團手裡,這些都是孫堅、孫策的嫡系,所以陸遜沒有機會分一杯羹。

不過,凡事都有特殊情況。

孫權政權江東化的關鍵時期,需要在大家族中選出典型,以便於做公關宣傳。

最終,孫權等人再次選擇了「老實低調」的陸遜。

陸遜代替呂蒙做上流統帥,並在夷陵之戰中打敗劉備,保住了自己的這個地位。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孫策誅戮陸氏的那段歷史才真正成了過去。

陸遜的崛起,帶動的不僅是陸氏宗族的崛起,同時也鼓舞了江東的其他大家族紛紛參與孫吳政權。

如果仔細算來,陸遜的崛起有一定的運氣成分,畢竟他是庶出且低調才被孫權集團選中。

同時,陸遜也是個人能力很強的人,他被選中,並用幾次戰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為家族帶來了機會,也為江東孫氏與大族聯合政權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在陸氏家族利益面前,孫策殺陸康宗族的事情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最終,東吳大族與孫氏一起,將江東政權建設了起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權的心腹,陸遜是怎麼死的

在史冊三國志中,有一位名將被認為擁有與諸葛孔明一樣的政治地位,陳壽也只單獨為他倆立傳,然而這個人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他起於豪門,卻遭遇家族巨大變故,為恢復家族榮耀,他在仇人的朝廷里做官,力挽狂瀾...

三國時期,孫吳的政權如何實現江東本土化的

昨天我們說了曹操和是加大組織間的愛恨情仇,但其實三國時期面對世家大族挑戰的並非曹操一人,在江東的孫權,也與曹操面臨著類似的問題,而且東吳政權也和曹魏政權一樣,對世家大族經歷著由對抗到合作的轉變過...

他是與諸葛亮齊名的丞相,卻飽受史學家的爭議

飛渡今天要說的這位歷史人物是陸遜,陸遜在三國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這主要體現在兩大史學家對他截然不同的態度,裴松之極力黑他,而陳壽卻與之相反非常推崇他。 那麼兩位到底誰說的對呢?其實裴松之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