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戰敗含淚斬馬謖,諸葛亮後悔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斬馬謖可謂是千古傳誦。

建興六年,諸葛亮為實現統一江山霸業的承諾,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

諸葛亮親自率領10萬大軍,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

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

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

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

"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然而馬謖卻違背了諸葛亮的節度,捨棄水源,上山紮營,所下軍令繁亂無章。

王平多次勸諫,"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

請主將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

"馬謖非但不聽,更驕傲輕敵。

魏明帝曹睿得知蜀軍派馬謖鎮守街亭,立刻下令命曾多次與蜀軍交鋒的張郃領軍進攻。

張郃探查到馬謖舍水上山,喜不自禁,下令士兵切斷水源,截斷糧道,致使馬謖軍隊圍困於山上,繼而縱火燒山。

蜀軍個個如餓虎飢鷹,軍心渙散,不戰自亂。

結果,張郃命令士兵趁勝追擊進攻,蜀軍大敗。

馬謖失守街亭,戰局驟變,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

馬謖丟在山上紮營,違反了諸葛亮的調度,導致整個形勢急速扭轉,造成失守街亭的局面,這也讓蜀漢軍隊喪失了繼續進取陝西的最好時機。

諸葛亮總結此戰失利的教訓,痛心地說:"用馬謖錯矣。

"為了嚴肅軍紀,諸葛亮下令將馬謖革職入獄,斬首示眾。

臨刑前,馬謖上書諸葛亮:"丞相待我親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

這次我違背節度,招致兵敗,軍令難容,丞相將我斬首,以誡後人,我罪有應得,死而無怨,只是懇望丞相以後能照顧好我一家妻兒老小。

這樣我死後也就放心了。

"諸葛亮看罷,百感交集,老淚縱橫,要斬掉曾為自己十分器重賞識的將領,心若刀絞;但若違背軍法,免他一死,又將失去眾人之心,無法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

於是,他強忍悲痛,讓馬謖放心去,自己將收其兒為義子,全軍將士無不為之震驚。

諸葛亮很看好馬謖,馬謖也確有才華。

在諸葛亮南征之際,馬謖提出"攻心為上"方針使諸葛亮另眼相看;諸葛亮北伐初期苦於司馬懿難纏,馬謖獻離間計竟然迫使司馬懿下野。

此計絕妙,若非諸葛亮北伐緊逼,大軍壓境而魏國無人能與諸葛亮匹敵,司馬懿必將終老鄉野無人問津。

諸葛亮與馬謖經常臥膝長談通宵達旦,馬謖的能力、見識、才華令諸葛亮愈發看重馬謖。

諸葛亮想培養馬謖成為蜀軍的核心成員甚至成為繼自己之後蜀國的股肱力量。

因為馬謖年輕沒資歷,所以在蜀軍中威望不高。

馬謖想通過街亭之戰向全軍證明自己的實力,諸葛亮也想藉此提拔馬謖。

卻不料一著不慎,全盤皆輸。

街亭一戰對於蜀魏都至關重要,因為街亭的失守,不僅打亂了軍事部署,而且喪失了戰略要地。

整個蜀國就處在危險中,人心惶惶。

諸葛亮為了安撫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馬謖的人頭,以正軍法。

諸葛亮此舉意在說明馬謖雖然重要,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把個人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

即使諸葛亮對馬謖十分賞識,二人私交也頗深,但為了給國家和全軍將士們一個交代,不得不揮淚斬馬謖。

養一個動物,時間長了都有感情,何況一個自己如此看重的部下,諸葛亮怎能不後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街亭秘史:馬謖絕非紙上談兵

文/靜修公元228年春天,蜀國漢中軍營。「快喚幼常速來見我,我有要事與他相商!」諸葛亮對傳令兵說。「是,丞相,我速去傳達!」傳令兵說完就急沖沖地走了。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真的只是因為不捨得馬謖嗎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在諸葛亮為了統一大漢發動的北伐戰爭中,命令馬謖鎮守街亭,而街亭是戰略要地,關係到整個戰局的成敗,結果馬謖不聽諸葛亮的指示,只信兵書而擅自改動策略,最終導致了...

三國時期的馬謖

在現代電視劇「三國演繹」中稱呼馬謖的不多,常常稱呼為幼常。馬謖字幼常,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官員,電視劇中幼常是諸葛亮所器重的人才,常常跟隨諸葛亮左右,因為幼常這個人好論軍計,經常跟著諸葛亮學習,遇到...

借刀殺人,失街亭可能是諸葛亮斬馬謖的藉口

《三國演義》中失街亭的故事人人皆知,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片段可謂是家喻戶曉。可是還有很多人會為馬謖鳴不平,因為勝敗乃是兵家常事,怎麼能夠因為一場戰爭的失敗就把人給斬了呢!這難道是因為諸葛亮的軍法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