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實力占優的劉備為何敗於孫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

公元221年7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號稱要蕩平東吳。

孫權求和不成,決定向曹魏求和,另外派陸遜率軍應戰。

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第二年的八月份就火燒連營消滅了蜀漢軍。

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政權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後,蜀國再也無力逐鹿中原。

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什麼陸遜把劉備燒得是媽都不認識,什麼七十萬大軍(實際上不超過十萬)全軍覆沒。

劉備作為一個軍事謀略家,不說用兵如神,至少也是身經百戰,那麼夷陵之戰為什麼敗得如此慘烈。

這背後的因素不單單是戰術方法的判斷失誤,更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時代背景,公元219年,劉備攻取漢中,自稱漢中王。

為了策應劉備,率軍向樊城的曹仁發起進攻。

就在這個時候孫權襲取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呂蒙所殺。

之後劉備才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攻打東征,可是問題是,關羽的死到底怪誰,我認為怪誰都可以,但是唯獨怪不了東吳。

第一個原因就是劉備借荊州不還,赤壁之戰後劉備答應孫權只是暫借荊州,當奪取四川後是要還給吳國的。

可是當他奪取四川後,背信棄義並沒有歸還荊州。

第二個原因是關羽之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劉備,為什麼這麼說?糜芳和傅士仁投降孫權,把荊州門戶江陵拱手送出才導致關羽腹背受敵。

糜芳和傅士仁是誰?那是劉備的大舅子啊。

還有,關羽兵敗從樊城撤兵西還的時候,當時在上墉的劉封離他不到三十里,但他就是一個援兵不派見死不救。

劉封是誰?劉封是劉備的養子,關羽的侄子。

劉封本來可以救二叔,卻選擇了按兵不動。

當然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劉備是不是有意想置關羽於死地,但從這兩個人的關係來看,怕是也難逃責任吧。

所以劉備東征伐吳,絕不是替關羽報仇。

那麼劉備征吳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麼?

首先當時的劉備已經年過六旬,時間等不急了,死之將近,哪裡還有什麼從容整頓、潛心謀略的時間?這已是暮年劉備的最後機會了,對於當時的劉備而言要麼向北發兵攻打魏國,可是人家諸葛亮當年給出隆中對,就是要從西川和荊州同時攻占中原,可是關羽一死荊州一失,計劃徹底打斷。

你這個時候只能硬著頭皮把荊州拿回來,有一句話叫誰認輸的時候都有些不甘心,劉備也是這樣。

另外當時的
劉備剛剛稱帝,可對於四川本地的世家大族來說,你是外來人,當地的像什麼李嚴吳懿這些人心裏面是不服你的,國內矛盾那叫一個激化,劉備需要一場戰爭來轉移注意力。

知道了這兩個原因你就大致知道了兩個關鍵因素,第一你名不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在大義上,你不是報仇,你就是侵略,還說為關羽報仇,天下人都知道關羽死了你占一半責任,你就是稱帝之後以為自己可以一統天下了想吞併我們。

第二你太天真,你想蕩平東吳,可是蜀吳之間有綿延千里的山地,你就算拿下
夷陵,還要推江陵,推了江陵才算是拿回荊州。

拿下了荊州還不算完,又要翻過長江,過了
長江你才摸得著孫權的屁股。

還有北邊曹魏這個巨大變數,人家魏國對關中虎視眈眈,南邊還有重兵把守的合肥,就等著你們相互打架好從中獲利。

所以這場戰你劉備如何打得贏?

我們再重新回到這場戰爭,戰前兩國的國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長江三峽成為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

劉備派遣蜀將吳班為先頭部隊,奪取峽口。

後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占領秭歸。

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同時又遣使向曹丕稱臣修好,以避免兩線作戰。

陸遜果斷地實施戰略退卻,一直後撤到夷道。

這個時候如果從水路進攻吳國就基本上可以拿下夷陵,可是之前關羽的荊州水軍全軍覆沒,而這次從益州帶過來的水軍沒有什麼作戰經驗,跟東吳的水師相比如同擺設,所以根本無法從水路打通夷道。

那接下來只能選擇陸路。

可是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你走陸路有上千里的山路啊,要是在大山里築起營寨,你一座一座地拔,得拔到什麼時候。

果不其然,劉備從公元222年正月進入夷陵地區,一直拔到六月份,這樣一來雙方各自集結大軍的對峙轉入長期對峙,在山地紮營蜀軍的後勤壓力、將士疲勞度上升程度,肯定要遠超過主場作戰、背靠魚米之鄉的吳軍。

更重要的是
這時候天氣開始熱了,你只能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里屯兵休整。

所以劉備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可是陸遜不給你休息的機會了,就在六月的一天晚上,
陸遜命令吳軍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東風放火突襲蜀軍營寨。

你這邊火一起往西邊燒,你劉備只能一直往西邊退,而這正是陸遜想要的,因為他的精銳部隊早就已經繞到蜀軍的後方的兩處山坡上,等著你來一個瓮中捉鱉。

此戰,劉備幾乎全軍覆沒,陣亡八萬人。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
一病不起,亡故於白帝城。

夷陵之戰就這樣結束了。

這裡也不難看出,夷陵之戰雖然劉備兵力比孫權占優,但是除了兵力,你的地理位置,後勤保障還有軍隊的協調程度都不及孫權。


而夷陵戰敗後,蜀漢損失究竟有多大?我們知道,在那個農業社會裡,耕地是最重要的資源,而人口就是生產力。

漢末荊州,人稱「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荊州沒有拿下來,蜀漢失去了一個占蜀國近一半的人口的地區。

夷陵之戰張飛被殺,馬良、程畿、馮習、張南、傅肜、王甫、沙摩柯等人皆戰死,杜路、劉寧等勢逼降吳,黃權退路遭阻而降魏。

當時蜀漢全國的總兵力大約在十二萬左右,除了漢中守軍三萬以及成都守軍萬餘人外,夷陵之戰後,蜀國已經無兵可用,諸葛亮後來花費五年時間,才把戰力恢復到戰前水平。

夷陵之戰基本確定了魏蜀吳三方此後數十年的版圖,也給日後吳蜀兩國的先後覆滅埋下了伏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兩個叛徒害死了關羽,亡了蜀國

劉備定了西川,稱帝,封五虎上將,關羽位居第一,消息傳回荊州,關羽大喜過望,覺得時機已到,遂起兵攻打樊城。曹軍準備不足,畏懼關羽英勇,節節敗退,關羽水淹七軍,禽于禁,斬龐德,雖然沒有拿下樊城,但是...

夷陵之戰經過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清代時避諱改稱彝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對東吳發動的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221年7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

夷陵之戰全面梳理回顧 揭秘劉備慘敗的原因

夷陵之戰,是三國的著名戰役。關於夷陵之戰的細節,大家還記得嗎?夷陵之戰中,劉備又一次痛失領土。如果不懂夷陵之戰,那就不算讀懂三國。今天,小編為大家重新梳理了夷陵之戰的細節和各個階段,夷陵之戰,雖...

三國蜀國國主劉備識人能力如何

劉備識人能力如何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身為一個君主或許自己不需要太高的軍事政治才能,但是一定要有識人用人只能,而劉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劉備相比起很多豪傑最大的優勢不在於他的仁義,而是在於他能識人,...

三國里一個真正上被為國士無雙的人

今天小編看了《三國志.吳書》時,無意之中發現陳壽對周瑜魯肅呂蒙等人只草草做了個合傳,卻濃墨重筆的替陸遜單獨做傳。作為歷史上有名史學家陳壽是不可能偏愛陸遜的,首先我們先介紹一下陸遜陸遜(183-2...

關羽攻樊城失敗的幕後陰謀

一、劉備命令關羽攻取樊城(一)劉備、諸葛亮的殺機214年,劉備取得西川;219年,劉備攻取漢中,進位為漢中王。探子來報,曹操聯結東吳,準備取荊州。諸葛亮的計策是把封關羽為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