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關二爺要是聽了這個人的話,也許蜀漢還能繼續爭霸天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羽大意失荊州,這是世人皆知的故事。
在北伐曹操的過程中,關羽因為對呂蒙、陸遜的輕視,導致曹操和孫權的聯盟成功擊敗了他,使得荊州落入敵手,最終讓蜀漢喪失了爭霸天下的主動權。
可是,在所有事情發生之前,關羽本能夠有所防備,只是因為沒有聽從一個人的勸諫,最終導致了這一切的發生。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王甫。
王甫,表字國山,本是益州劉璋的書佐。
而在劉備擊敗劉璋後,王甫也就隨著歸降於劉備,因為其才能出眾,為人謹慎,劉備讓他去輔佐在荊州守衛的關羽,擔任關羽身邊的荊州議曹從事。
在王甫到達荊州的第一天,他就遭到了來自於關羽的考驗。
當時,劉備已經進位漢中王,自然是加封諸位文臣武將,五虎上將就是在這個時候被冊封的。
王甫給關羽帶來的一紙詔書,正是劉備敕封他為五虎上將之首的文書。
關羽問王甫,五虎上將都有誰啊?王甫回答道:「關張趙馬黃是也。
」這下關羽可是氣不打一處來了,張飛我的弟弟,馬超世代名家出身,趙雲就隨劉備征戰沙場,也算是我的弟弟了,他們和我享有同等的榮譽也就算了。
可是這黃忠,都已經是老朽一個了,如何能跟我同處一列?
王甫這時候是很尷尬的,關羽很在意自己的名聲,如果一味地去奉承他,貶低黃忠,這並非劉備的本意;而為黃忠辯護的話,又會惹得關羽不悅,讓自己在荊州呆的十分尷尬。
結果,王甫的回答十分巧妙,他說:「您和漢中王結拜為兄弟,您就是漢中王,漢中王就是您,如果您這樣就要去向漢中王討要個說法,一旦荊州有失,這不是辜負了漢中王對您的期望嗎?」王甫這番話,不僅將關羽抬高,還保住了黃忠的顏面,真可謂是油滑呀。
不過,我們今天主要要講到,是在荊州之戰爆發前,王甫的幾番言論,對之後的戰役是多麼準確的言論。
關羽在北伐之前,曾經委任糜芳和傅士仁作為先鋒,然而,這兩個人在戰前還飲酒作樂,並且讓營帳失火,引發了不小的損失。
關羽一怒之下,都想要斬殺了他們,奈何大戰將至,斬將不利於士氣,才饒過他們一命。
可是,關羽竟然讓他們去保護自己的大後方,荊州的兩座重要城池。
王甫就勸阻到:「您不殺他們就算了,如何能交給他們如此重要的任務,保衛後方的重任,還是交給謹慎的趙累去做吧。
」關羽拒絕了他的建議,他認為,後方的守衛讓糜芳和傅士仁這種水平的將領足以支撐了,趙累的謹慎還是應該隨著他北上攻伐曹魏,幫助他管理糧草為好。
試想,如果關羽聽從他的建議,讓趙累總督荊州諸事,呂蒙來襲之時,趙累縱然會失卻荊州,也不會如此迅速,關羽在得到消息之後,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反應,最終止住頹勢。
其二,是王甫對於關羽針對東吳的防範有所意見。
關羽在北伐過程中,要抽調荊州的大部分守兵前來支援,王甫對此十分反對,他認為,東吳是個隱患,不應該把守衛部隊過多的運用到北伐過程中。
可是關羽迷信於自己的烽火台警報,加上對呂蒙、陸遜黃口小兒的輕視,堅持把兵力抽調到和曹魏的作戰當中。
最終,導致了失敗。
王甫一生並不出彩,在荊州逃脫後,他雖劉備進行東征孫權的戰役,結果死在了火燒連營的陸遜之手。
也許,當初關羽如果聽從了他的建議,荊州之戰的結果改變不說,王甫的名字,也會傳聞天下吧。
關羽不是因為大意丟失荊州,而是劉備的親戚給害的
三國演義中,關羽丟失荊州的原因被歸結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輕視吳國陸遜;另一方面是抽調後方的部隊北上,是關羽的"大意"造成了荊州丟失,但這個原因經不起推敲。
三國演義之關羽孤軍守荊州
上文說到滿寵忽悠孫權和曹操一起攻打荊州,然後滿寵就去了樊城給曹仁當參謀。孫權雖然有意攻打荊州,但是為了安全起見,孫權要求曹仁先出兵。曹仁和滿寵多聰明,絕對不先打第一槍,就是不出兵。本來是可以僵持...
徐叔衡:關公敗走麥城與公司高管敬畏之心
事業成功,企業做大,各方順暢,令人歡欣愉悅,心情舒暢,但也容易使人居功自傲,心浮氣躁,忘乎所以。如對此缺乏敬畏之心,經常、及時、深刻反省自己,戒除驕躁之氣,就可能導致事業失敗,公司夭折,前功盡棄...
讓關羽駐守荊州卻為何不派一名頂尖謀士相助?
劉備是關羽的老大哥,小說中都這樣叫的,說劉備帶兵,要麼自己一支人馬,要麼關羽一支人馬。不過,關羽的荊州是劉備很看重的地區,當年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
關羽攻樊城失敗的幕後陰謀
一、劉備命令關羽攻取樊城(一)劉備、諸葛亮的殺機214年,劉備取得西川;219年,劉備攻取漢中,進位為漢中王。探子來報,曹操聯結東吳,準備取荊州。諸葛亮的計策是把封關羽為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
關羽形象辨疑——從襄樊之戰談起
中國歷史上,凡是被稱作「聖」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輩,三國時期的關羽被後人譽為「武聖」。不過,越是偉大的人,爭議也就越大,關羽一生爭議最多的就是襄樊之戰。有些人認為關羽為人驕傲,缺乏戰略頭腦,擅自用...
關羽身邊的智多星,料事如神才比諸葛亮,關羽不聽他話,身首異處
提到關老爺,大家都知道他「亘古一人,忠義無雙」,關羽對劉備忠心耿耿,日月可鑑。但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關二爺也會犯迷糊,史書稱其「善待卒伍而驕於大夫」,不能正確處理好,跟文人官佐之間的關係,而且即...
關羽:一身傲氣,輕易瞧不起人,卻最要面子
1、三國時最傲氣的人當數關羽。提起關羽,就想到他捋著長鬍子,眯著小眼睛,盯著人的樣子,那眼神一定是威嚴的,而且是自上而下的,等閒之輩恐怕受不了他的這一眼,得直冒冷汗才是。
功成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今譯】持有的東西達到了滿盈的狀態時,不如就此罷手。把東西錘鍊的很尖銳,是不能夠長久保持...
關羽若是聽他三句話,荊州或許可以保得住,至少不會被潘璋俘獲
《三國演義》中出場的人物數量超過一千,除了核心的和重要的兩三百個人物,更多的是一些次要的、附帶性的人物。蜀將王甫就屬於這類人物,他在全書中出現的次數非常有限,占用的篇幅非常小。演義中,王甫第一次...
劉備讓關羽駐守荊州為何不派一名謀士來相助?
劉備是關羽的老大哥,小說中都這樣叫的,說劉備帶兵,要麼自己一支人馬,要麼關羽一支人馬。不過,關羽的荊州是劉備很看重的地區,當年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
關羽之丟失荊州,決不僅僅因為「大意」
先說一件小事:劉備和諸葛亮遠征西川,孫權看出了這個擴張集團的危險。為減輕來自關羽方面的壓力,全力對付曹操赤壁大敗後可能的軍事報復,採取了主動和好關羽的態度,派諸葛瑾再至荊州,提出讓孫權的兒子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