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諸葛亮想當皇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賴正直 時拾史事

作者|賴正直

本文系時拾史事原創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小編留言:這篇文章配圖配的心好累,好累好累,身體不適今天發的晚了,心疼的抱住了胖胖的自己。

周日快樂啊


上次說了袁紹集團中的地圖炮,有幾位讀者評論留言指出,蜀漢集團和孫吳集團也有地圖炮。

這是非常正確的。

所謂「地圖炮」,是個搏眼球的說法,學術名稱應該叫做「地緣政治集團」。

以出生地的不同來劃分政治派別,這在中國曆朝歷代都存在。

外國也存在

因為中國疆域太大了,不同地域之間難免存在文化差異(語言、風俗、生活習慣、價值取向等等),一群人在一起,很自然地就會根據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分成不同的地緣集團。

只不過,在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士族門閥社會裡,地緣集團的存在感尤為強烈而已。

在三國兩晉南北朝,地方長官迴避本籍地,一般不是本地人,而基層社會又控制在本地的士族手裡,因此不同出生地域的人士之間的矛盾不僅必然存在,而且是左右著政局發展動向的重要因素。

這一時期的各個政治集團,凡是能夠較好處理這些地圖炮問題的,就會發展得比較強大,處理得不好,就會有覆滅的危險。

三國之中,孫吳對這個問題處理得相對較好,因此祚命最長,曹魏則次之,蜀漢處理得最差,所以最先滅亡。

上面這些廢話,主要是為了引出今天我想說的和蜀漢集團內部地圖炮相關的一個問題:諸葛亮是否有當皇帝的野心?


納尼?諸葛亮想當皇帝?

沒錯,確實有人這樣認為。

諸葛亮,歷來被奉為忠臣楷模,垂範千古。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了一些異類觀點,認為諸葛亮是奸臣、野心家、陰謀家,和王莽、曹操,乃至後來的司馬昭、劉裕之類是一丘之貉。

其中不僅有良莠不齊的網絡文章,還有不少是專業歷史學者在中規中矩的學術專著中提出來的。

按這樣說,諸葛亮隱藏得可夠深的。

騙了世人幾千年,文化大革命都沒清算到諸葛亮頭上,直到現在才被揪出來。

哦呦呦呦呦,不得了,這個問題需要好好捋一捋。

一、為什麼有人說諸葛亮想當皇帝?

說諸葛亮想當皇帝,當然不是張口就來的胡說八道,而是有「依據」的。

我們先把這些「依據」歸納一下,哦呦,有蠻多條:

(一)諸葛亮從年輕時起就懷有當皇帝的「野心」

有人認為,諸葛亮的志向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有爭奪天下、建立王霸之業的雄心。

理由之一是:諸葛亮曾與石韜、徐庶、孟建云:「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而三人反問諸葛亮可至何官時,諸葛亮卻「但笑而不言」(《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

諸葛亮為何發出蜜汁微笑?蓋因刺史、郡守一類官職皆不在諸葛亮眼中,其大志所欲實為難以啟齒告人的「皇帝」。

東漢末年政局混亂,稱孤道寡者不可勝數,諸葛亮的志向未必就不如他們。

這樣說來,諸葛亮一直懷有稱王稱帝的「野心」,他的權力之路,完全是有計劃、分步驟的「陰謀」。

(二)諸葛亮為了攫取劉備集團的最高權力,不惜借刀殺關羽、乘削奪法正官職

關羽敗亡,成都方面始終未發一兵,事出蹊蹺,歷來為史家所疑,章太炎就曾提出過諸葛亮殺關羽之說,即諸葛亮為了攫取劉備集團的最高權力,必須越過關羽這道坎,寧可丟失荊州,也要借吳人之手除掉關羽。

至於法正,也是諸葛亮奪權之路的障礙。

於是,在法正隨劉備北征漢中的時候,諸葛亮讓親信楊洪代理法正所任的蜀郡太守一職,負責後勤調度,在「眾事皆辦」之後,楊洪就正式擔任蜀郡太守,剝奪了法正「外統都畿」的權力。

這樣一說,給人的印象是:諸葛亮「野心」很大、深不可測,他的權力之路,充滿了不可告人的算計和陰謀。

(三)李嚴曾勸諸葛亮受九錫、稱王

與諸葛亮同受顧命的李嚴曾給諸葛亮寫信,「勸亮宜受九錫,進爵稱王」(《三國志·李嚴傳》注引《諸葛亮集》)。

所謂「九錫」,亦稱「九命」,是古代帝王賜給有功之臣的九種禮器,王莽之後,九錫成為權臣禪代篡位的工具,曹操就是通過加九錫、稱魏王,進而由曹丕實現禪代的。

對於李嚴的建議,諸葛亮的回答是:「吾本東方下士,誤用於先帝,位極人臣,祿賜百億,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

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

有人認為,諸葛亮表面上拒絕了李嚴的建議,但這說話的口氣相當大,完全不像一個自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倒像是一個飛揚跋扈的擅權奸臣在說話。

(四)諸葛亮打擊、排斥李嚴

劉備死前,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兩人,「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三國志·李嚴傳》)。

有人認為,諸葛亮既然有著稱帝的野心,絕對不會接受這樣的權力安排,所以,諸葛亮打擊、排斥李嚴不遺餘力,最終導致李嚴被流放於梓潼。

(五)諸葛亮的野心曾被李邈揭發

諸葛亮剛死,丞相參軍、安漢將軍李邈就上書後主,稱:「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五大不在邊,臣常危之」(《華陽國志·廣漢士女》)。

所謂「狼顧」,是指可以像狼一樣身子不動而把臉轉向身後,被認為是「非人臣」之相,司馬懿就具有「狼顧」之相。

李邈在此用「狼顧」形容諸葛亮,意指其打算圖謀不軌。

有人據此認為:「諸葛亮執政時並沒有被時人視為事君以禮、謀國以忠的圭臬」。

(六)諸葛亮在對外交往中無視劉禪

在與孫權的外交往來中,使者鄧芝總是言必稱諸葛亮,根本沒提到後主劉禪。

而諸葛亮也是以自己的名義與孫權對話,在外交上完全撇開劉禪。

(七)諸葛亮擅自指定接班人

諸葛亮在臨終前指定親信蔣琬、費褘為接班人,獨斷專行,根本不同後主商量。

這是擅權、跋扈的一種表現。

(八)諸葛亮和後主的關係並不好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干預後主對大臣的任命,代替後主作出安排,而且提出「宮中府中,俱為一體」,要把丞相府變成和後主的宮廷平起平坐的機構,甚至對後主的一舉一動指指點點。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諸葛亮秉政後,根本就沒有把後主劉禪放在眼裡,他頤指氣使,動輒教訓皇帝。

在劉備在世時,諸葛亮曾稱後主「雅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三國志·先主傳》注引《諸葛亮集》),可到了北伐前夕,諸葛亮又說後主「富於春秋,朱紫難別」(《三國志·董允傳》),因此派董允統領宮中宿衛親兵,並要求後主「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這是「欺君」的行為,與曹操將漢獻帝視為傀儡無異。

諸葛亮死後,後主不同意在成都為諸葛亮立廟,大概就是劉禪對諸葛亮的一種報復。

(九)諸葛亮死後,蜀漢不再設立丞相一職

諸葛亮死後,蜀漢的執政者蔣琬、費褘的官職都是大將軍、錄尚書事,也就是說,丞相一職被廢除了。

劉禪為何廢除丞相制?有人認為這是因為諸葛亮生前嚴重威脅了劉禪的地位,劉禪決不容許再出現第二個諸葛亮。

(十)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為稱帝積累政治資本

諸葛亮五次北伐,總的來看勝算並不大,但諸葛亮仍窮其一生致力北伐,為何?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為了受九錫,進而代漢稱帝。

因為對於諸葛亮個人而言,不北伐就不能顯示其軍事才能,蜀中士人就不會心悅誠服,也無法樹立起個人聲望,最終也就不能達到登上帝王寶座的目的。

如果北伐成功,其已功高不賞,他要廢掉劉禪而自取皇位,就有雄厚的政治資本。

諸葛亮的做法和桓溫、劉裕等人「立功河朔,還受九錫」的思路是一樣的。

(十一)諸葛亮在北伐之前,已接受了部分九錫之物

後主曾經「詔賜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三國志·諸葛亮傳》)。

「鈇鉞」、「虎賁」都是九錫之一,而「羽葆鼓吹」則是九錫中的「樂則」。

按此,諸葛亮在北伐前已加了三錫,比春秋時的霸主齊桓公還多了一錫。

二、這些「依據」靠譜嗎?

哦豁~,這一條條煞有介事的指控,好像已經坐實了諸葛亮的「奸臣」形象。

然而,橋豆、橋豆麻袋!您再仔細看看,這些指控的依據並不是那麼靠譜呢。

(一)關於諸葛亮的「笑而不言」

僅憑諸葛亮「笑而不言」,就推斷他不欲為人臣,太過於捕風捉影了。

從同時代的其他許多人稱王稱帝,就推斷諸葛亮也想稱王稱帝,更是牽強,如同當今小偷很多,就推斷每個人都想偷東西一樣,毫無依據。

這一條顯然是不能成立的。

(二)所謂借刀殺關羽、奪法正之職

關羽敗亡之際,諸葛亮雖然深得劉備信任,但尚未取得劉備集團的最高權力,諸葛亮不可能對援救關羽、撤換法正之類的大問題一手遮天。

且不論劉備集團是否有意借刀殺關羽,就算確有其事,諸葛亮也只是個「實行犯」,在這個「實行犯」之後,還有個作用更大的「教唆犯」,這就是劉備。

關羽為人高傲,目空一切,劉備在世,尚不能完全掌控,何況易代之後?為後世計,劉備決意殺掉關羽,倒也可以說得通。

但如果說僅僅因為諸葛亮「不盡軍師職責」,劉備就坐待關羽敗亡,那也未免小看了劉備。

至於法正,如果沒有劉備的許可,諸葛亮根本不可能隨意任命蜀郡太守這樣重要的官職。

《三國志》在記載此事時說得很清楚:「亮表洪領蜀郡太守」(《三國志》卷四十一《楊洪傳》),諸葛亮並非自作主張,而是上表給了劉備的。

諸葛亮行事謹慎,這是眾所周知的,沒有和劉備事先通氣,諸葛亮不可能提出這種大膽的建議。

因此,法正的職位變動,很明顯是出於劉備的意思。

諸葛亮再次扮演了一個「實行犯」的角色,而「教唆犯」只能是劉備。

那麼,劉備為什麼要撤去法正蜀郡太守之職呢?這個就涉及到劉備集團內部的地域派系問題了。

話說劉備早期經歷曲折,他的政治班底成員的構成也非常複雜,大概來自五個方面:一是元從派,主要是最早追隨劉備的關羽、張飛、趙雲、孫乾、簡雍和出身徐州豪族的糜竺兄弟;二是荊州派,包括在劉備奪取荊州過程中歸屬的諸葛亮、伊籍、魏延、黃忠、蔣琬、馬良等;三是益州派,即劉備入蜀時歸屬的原劉璋集團的益州人,包括黃權、張裔、費詩、楊洪等;四是僑居派,即劉焉劉璋時期僑居益州的外地人,包括法正、李嚴等;五是涼州派,即馬超、馬岱等。

為便於分析,以上的五分法可以簡化一下,分成兩派:一是益州派和僑居派可以籠統稱為「(益州)本土派」,二是其他幾派可以統稱為「外來派」。

劉備集團中的本土派和外來派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衝突和矛盾。

劉備政權作為一個外來政權,其核心當然必須是外來派,但其統治益州地區,又必須依靠在當地人際關係基礎深厚的本土派。

因此,劉備集團基本人事方針是:優先加強外來派地位,同時協調兩派關係。

這一人事方針後來為諸葛亮所繼承。

從這個角度來看,蜀漢的很多重大政治事件就可以比較容易地得到理解。

以法正為例,劉備一開始非常尊重他,除了法正本人有謀略、有才能外,也帶有收蜀中士人之心的目的,因為法正是本土派的代表,劉備對法正好,能夠籠絡一些出身益州或僑居益州的士大夫。

但是法正既然屬於益州本土派,就不可能真正得到劉備的信任。

而且法正這個人,缺點也很突出,首先一條,他是靠出賣舊主劉璋來求得富貴的,善於察人的劉備對這種人不可能不有所提防。

果然,法正在當上了蜀郡太守之後,「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已者數人」(《三國志·法正傳》),露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諸葛亮對其放縱不問,不是諸葛亮怕他,而是他對劉備來說還有利用的價值。

後來,在北征漢中的時候,劉備大概認為自己地位已經相當鞏固,而法正的利用價值減少,就和諸葛亮採用偷梁換柱的辦法,撤掉了法正最關鍵的職位——蜀郡太守。

作為平衡和補償,劉備在平定漢中後任命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

表面上看,尚書令是尚書台的長官、是處理政務的中樞要職,比蜀郡太守大多了,但實際上,這是劉備挖的一個坑。

因為劉備在平定漢中後自稱的職務是「大司馬、漢中王」,此時蜀漢集團還沒有建立「尚書台」這個機構(尚書台是皇帝的近侍機構),因此,法正這個「尚書令」,只能是漢獻帝的那個尚書台的尚書令,這無疑是明升暗降,架空法正。

果然,法正在出任尚書令一職後惶恐不安,不久就鬱鬱而終。

這也說明,法正這個人好面子、愛虛榮,經受不了大起大落,劉備耍個心眼就把他嚇死了,善於用人的劉備不會長期重用這種人。

說到底,法正的命運,完全掌握在劉備的手裡,諸葛亮只不過是執行政策而已。

(三)關於李嚴書信

李嚴和諸葛亮的兩封信確實很厲害,李嚴居然勸諸葛亮受九錫並進爵稱王,而諸葛亮更是瀟洒,竟說受十錫(十命)都可以,何況九錫!曹操受九錫進而子孫篡位的事可是殷鑑不遠的事情,但諸葛亮卻認真地討論起自己受九錫之事,其用意何在?這個問題不解釋清楚,諸葛亮就很難清白了。

影視劇李嚴

李嚴雖是荊州人,但很早就投到劉璋手下,屬於益州本土派。

他故意用「九錫」之類的敏感詞語來試探諸葛亮,用心是十分陰險的,如果諸葛亮「義正詞嚴」地拒絕,反而顯得矯揉造作。

於是諸葛亮巧妙變通,用邏輯上的「歸謬法」來回答李嚴,這是一種語氣極為強烈的反問式回答,翻譯成大白話來說,就是「俺受十錫都可以,還會在乎九錫?」表達的是對「九錫」的不屑與鄙視。

至於君臣名分,因為有劉備的「君可自取」在前,諸葛亮在此無須拘泥。

這樣一來,李嚴一夥在諸葛亮強硬而巧妙的回答面前,就無話可說了。

(四)關於諸葛亮打擊李嚴

劉備安排諸葛亮和李嚴同時輔政,用意何在?

這還是要從蜀漢集團本土派和外來派的角度來理解。

劉備在世時,實行的是「優先加強外來派地位,同時協調兩派關係」的政策,本土派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抑制的,劉備死後,本土派是否會有異動,劉備很不放心,於是他突擊提拔李嚴,讓本土派看到升官重用的希望,同時將李嚴拉攏過來,讓他幫助諸葛亮協調兩派關係。

亮、嚴二人,雖同受顧命,但明顯有別,特別是劉備對諸葛亮所說的「君可自取」之語,實際上是說給李嚴等本土派聽的,目的就是強化諸葛亮的地位,以此鞏固外來派人士的地位,確保「以外來派為核心」的組織路線能夠貫徹下去,斷絕益州本土派有任何非分之想。

李嚴是荊州人,又長期寓居益州,本來是協調兩派關係的不錯人選,但李嚴後來超出的劉備的安排,企圖取得與諸葛亮平起平坐的地位,他拒絕交出軍隊投入北伐、在江州築大城、策劃設置巴州刺史、要求和諸葛亮一樣「開府治事」,這是在蜀漢集團中占據統治地位的外來派所不能容忍的,並非諸葛亮個人的問題。

李嚴被廢黜,是兩派矛盾鬥爭的結果,而不僅僅是諸葛亮因為個人權勢地位的打擊排斥。

(五)關於李邈

李邈,益州廣漢郡郪縣人,劉璋時任牛鞞縣長(漢制,大縣稱令,小縣稱長),是個典型的「益州本土派」。

在劉備、諸葛亮秉政時代,益州本土派受到壓抑,諸葛亮死後,政策走向尚未明朗,益州本土派急於試探了解後主劉禪的心思,於是有了李邈上書。

李邈揣測,後主與諸葛亮關係並不十分融洽,說不定後主會同意自己的觀點,一舉扭轉局勢。

但李邈顯然錯估了形勢,後主雖昏,卻也還懂得外來派才是本集團的根基,不能允許益州本土派隨意翻盤,而執政的蔣琬、費褘等人也不可能坐視益州本土派的挑釁。

再加上,諸葛亮對李邈曾有救命之恩。

《華陽國志·廣漢士女》載,成都初定,李邈正旦行酒,面責劉備,有司將殺之,諸葛亮力請得免。

諸葛亮剛死,李邈就恩將仇報,這種做法恐怕連後主也看不慣,於是李邈遂被下獄誅殺,這並非值得大驚小怪之事。

關於諸葛亮在當時當地的評價,陳壽在《三國志》中已經有明確的說法:「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三國志·諸葛亮傳》),這應當是當時人們的普遍看法,生於當時的陳壽應該比千年之後的現代人更了解當時的人是如何評價諸葛亮的。

有人放著俯拾皆是的稱讚諸葛亮的大量證據不用,卻抓住一條政敵毀謗諸葛亮的黑材料緊緊不放、大做文章,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

(六)關於與孫權的外交

在與孫吳的外交往來中,諸葛亮確實是以自己的名義與孫權對話。

這倒不是諸葛亮有意撇開劉禪,而是因為孫權擔心的問題就是「蜀主幼弱」,懷疑蜀漢能否長期堅持聯盟,這時,由諸葛亮直接出面與孫權打交道,以自己的名義向孫權作出保證,正是要打消孫權的疑慮,這是有利於兩家聯盟的。

如果拘泥於君臣名義,反而不利於消除誤會和不信任。

受命輔政的諸葛亮,為了打破外交僵局而採取一些靈活手段,完全合理,根本沒有必要縮手縮腳。

(七)關於諸葛亮指定接班人

《三國志·蔣琬傳》載,諸葛亮曾「密表後主曰:『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蔣)琬。

』」這裡說得很清楚,諸葛亮雖然指定了蔣琬接班,但他是上了「密表」給後主的,並非獨斷專行,不是不跟後主商量。

(八)關於諸葛亮與後主的關係

諸葛亮與後主的關係並不好,這沒錯。

但諸葛亮動輒教訓後主,與曹操的「欺主」是不一樣的。

因為諸葛亮是受人家老爸的委託啊,如果唯唯諾諾,像吳國的顧雍那樣只當老好人,那倒反是有負先帝所託了。

劉備說得很明白,讓劉禪對諸葛亮「事之如父」,老子教訓兒子,有什麼不可以呢?而且時人都認為諸葛亮「專權而不失禮」,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這不能成為諸葛亮有野心的證據。

(九)關於蜀國不再設立丞相

至於蜀國不再設立丞相,其實也不難理解。

蜀漢繼承的是東漢的制度,東漢本來沒有丞相這個職位,董卓任相國、曹操任丞相,都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任。

《晉書·職官志》說到,魏晉以來,丞相、相國「皆非復尋常人臣之職」。

諸葛亮任丞相,也是非常之任,諸葛亮死後,已經沒有「非常人臣」可以擔任此職了,自然就不再設立。

這只能說明諸葛亮生前權重,不能說明諸葛亮有當皇帝的野心。

(十)關於諸葛亮北伐的目的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這是歷代史家長期以來不斷研究而未得其解的難題。

在此也很難一言以蔽之,只能說是古人的理想主義情懷,現代人不容易理解。

不過,把諸葛亮的北伐與桓溫之流的「立功河朔、還受九錫」聯繫起來,那是毫無依據、毫無邏輯的。

歷史上北伐的人多了,難道這些人都是想當皇帝?東晉時庾翼、謝玄也曾經北伐,他們也要當皇帝?

(十一)關於諸葛亮曾接受九錫中的三錫

諸葛亮確實接受了「鈇鉞」、「虎賁」、「羽葆鼓吹」,但這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九錫本來就是帝王對功臣的獎勵品,雖然後來其功能被異化,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基於不同的目的,九錫可以用於不同的場合。

一看到九錫,就想到禪讓、當皇帝,似乎沒有必要這麼敏感,何況這只是九錫的一部分。

實際上,三國兩晉時期的很多諸侯王以及石苞、王導、陶侃等重臣也曾得到黃鉞、虎賁、班劍、羽葆鼓吹之類的東西,這些東西也具有獎賞勳勞的功能,並不見得一定是稱帝的前奏曲。

綜上所述,關於諸葛亮企圖當皇帝的指控,實際上一條也不能成立,諸葛亮根本不可能稱帝!(歡迎反駁)

三、為什麼會有這種觀點?

諸葛亮在兩千年來一直被奉為忠臣楷模,但到了當代,卻突然遭受質疑,這是為什麼?我想來想去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陰謀論盛行。

中國的問題都是西方勢力在搞破壞,而西方政府則控制在共濟會和羅斯柴爾德家族手裡。

按照這樣的思維,諸葛亮為什麼明知北伐不可為而執意為之?原因是在搞陰謀,是準備實現稱帝的野心。

第二大概是中國社會的傳統道德價值體系解體的結果。

忠、義、誠、信等標準不再為人們所信奉,各種沒有底線的言行遂大行其道。

諸葛亮無端被疑,也是在這種傳統道德崩潰、價值標準錯亂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

諸葛武侯的文章、事跡,曾感動、鼓舞了無數中外仁人志士,激勵他們為理想而奮鬥,岳飛曾手書前後《出師表》以為座右之銘,日本明治天皇曾說:「讀《出師表》而不落淚者,非人也!」而現代的中國人卻從《出師表》中讀出了「篡權」、「野心」、「陰謀」,甚至發現了諸葛亮企圖稱帝的「驚天秘密」。

問題不在諸葛亮,而在解讀諸葛亮的人們。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三國志》,中華書局2000年版。

【東晉】常璩:《華陽國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唐】房玄齡:《晉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清】錢儀吉:《三國會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盧弼:《三國志集解》,中華書局2012年版。

呂思勉:《三國史話》,中華書局2006年版。

方詩銘:《論三國人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朱子彥:《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盛巽昌:《質疑諸葛亮「借刀」殺關羽》,《探索與爭鳴》2005第6期。

王延武:《關羽敗亡與劉備的關係》,《江漢論壇》2003年第7期。

林榕傑:《關羽荊州之戰新析》,《軍事歷史研究》2009年第4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於三國歷史的10個錯誤認識,你是否中招?

在我國的歷史中,三國是廣大人民群眾最為熟悉的歷史時期。羅貫中先生著的《三國演義》讓「東漢末年分三國」這一故事深入人心,在大街上隨便找個人都可以和你侃一段三國故事。不過《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史書,...

三國之蜀漢 備終不為人下 其謀未可測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221年----223年在位3年,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販草鞋、草蓆為生。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

位高權重的諸葛亮真的沒有想過當皇帝嗎

賴正直 時拾史事作者|賴正直本文系時拾史事原創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小編留言:這篇文章配圖配的心好累,好累好累,身體不適今天發的晚了,心疼的抱住了胖胖的自己。周日快樂啊上次說了袁紹集團中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