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國歷史的10個錯誤認識,你是否中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我國的歷史中,三國是廣大人民群眾最為熟悉的歷史時期。

羅貫中先生著的《三國演義》讓「東漢末年分三國」這一故事深入人心,在大街上隨便找個人都可以和你侃一段三國故事。

不過《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史書,為了讓情節精彩必須對一些歷史故事進行藝術加工。

但如果拿小說當歷史看,就容易形成一些不正確的看法認識。

比如以下十個認識就是不正確的。

一、劉備愛哭

從《三國演義》的描述看,劉備就倆本事:一是會哭,二是會跑。

不過劉備歷史上只哭過6次,分別是田豫離去、龐統和法正死、賜死劉封、路過劉表墓和大腿長肉。

而人們印象里的「梟雄」曹操,其實哭的次數更多,達到16次。

三國時期另一位牛逼人物孫權哭的次數也是16次。

二、從兩個兒子的名字就看得出來劉備野心不小

劉備有兩個兒子,起名劉封劉禪,名字合起來是「封禪」,這就可見劉備想當皇帝。

不過,劉禪的禪字是什麼意思蜀國學術權威早有答案:後主諱禪,其訓授也。

劉禪生於建安十一年,當時正是劉備「髀里肉生」心灰意冷之時,封禪這種想法就如同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班不切實際,劉備是不會痴心妄想的。

給阿鬥起名為禪,又起字為公嗣,可見其意不是圖謀大寶,而是子承父業,繼承革命。

三、在荊州時,劉備攜民渡江不是仁義,而是把百姓當肉盾

有人說劉備攜民渡江是虛情假意的作秀,拿老百姓當擋箭牌才是最終目的。

不過當時劉備的軍隊離曹操的部隊有數百里的距離,如果不是這十餘萬百姓將劉備的行軍速度拖累到一天只有十幾里,劉備根本不會被曹操追上。

老百姓願意跟著劉備走,也是其人格魅力所致。

四、劉備入川不帶諸葛亮是因為疏遠他

劉備第一次入川,帶的是龐統、黃忠、魏延,沒帶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如果帶誰就是親近,不帶就是疏遠,那劉備麾下第一大將就是黃忠了?而且要知道關羽連第二次入川作戰都沒去,是不是劉備已經疏遠關羽到一定程度?其中邏輯,細想便明。

五、劉備活著的時候諸葛亮地位不高,只是管後勤的

赤壁戰後,劉備南征荊南四郡,將其中零陵、桂陽、長沙三郡交給諸葛亮打理,連好基友趙雲都是諸葛亮的下屬。

劉備帶兵入川,讓諸葛亮與關羽共同鎮守荊州。

劉備與劉璋開片後,諸葛亮帶領張飛趙雲等人入蜀作戰。

平定益州後,諸葛亮參署左將軍(即劉備)府事,已經是有實無名的丞相。

劉備稱帝,諸葛亮位列丞相,並錄尚書事。

劉備在世時,諸葛亮一直是其最重要的謀士,而且曾經參與作戰行動,「地位不高」、「只管後勤」等說法均站不住腳。

六、單刀赴會的其實是魯肅,不是關羽

《三國演義》中單刀赴會的是關羽,史書裡面記載的是魯肅主動前往。

其實單刀赴會不是誰去赴誰的會,就是雙方都將兵馬安置在百步左右的距離,然後帶著手下去談判,並不是單挑的狀態。

這一點,《三國志·魯肅傳》里寫得很明確:「肅住益陽,與羽相拒。

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

七、李嚴也是託孤大臣,都督蜀國軍事

李嚴雖然也受託孤,但其只是諸葛亮的副手而已,而地位、官職都無法與諸葛亮相提並論。

在朝廷里,諸葛亮是丞相,李嚴是光祿勛;在尚書里,諸葛亮錄尚書事,李嚴是尚書令;在地方上,諸葛亮是益州牧,而李嚴無地方上的官職。

這三個方面諸葛亮都要高於李嚴。

而李嚴所謂「統內外軍事」也不過是督永安事而已,離都督蜀國軍事還差得遠呢。

八、魏延死得太™冤了

《三國演義》里,魏延是在諸葛亮的授意下莫名其妙的被馬岱砍死了,冤得六月飛雪。

不過歷史上魏延是因為叛亂而死的。

諸葛亮遺命讓魏延斷後,而魏延因為要受死對頭楊儀節制而反對,要求楊儀等人帶諸葛亮遺體回國,自己率軍繼續北伐。

當其他人不同意,繼續執行諸葛亮遺命的時候,魏延直接率領部隊先行返回並燒毀棧道,並占據南谷口攻擊楊儀部隊。

王平責問魏延的先登部隊,魏延士兵知道錯在魏延,於是一鬨而散了,魏延帶上包括兒子在內的數人逃亡,最後由馬岱擊殺了魏延。

九、劉禪恨諸葛亮,不願意給他立廟

這一點到是冤枉劉禪了。

不給諸葛亮立廟不是因為劉禪恨諸葛亮,而是給臣子立廟本身就不合禮制,這一條在原文上也有記載,當時的禮制是臣子只能配享君主的太廟,而不能自己立廟,否則就是「淫祀」。

後來習隆、向充等人再次上書建議給諸葛亮立廟,劉禪就同意了,因此,也被後世譏笑不懂規矩。

劉禪也不恨諸葛亮,相反的,他對諸葛亮的感情應該是尊重、敬仰。

在諸葛亮死後,李邈上書誹謗諸葛亮,劉禪大怒,將李邈整死了。

十、曹操不稱帝是因為忠於大漢王朝

終曹操一生,離稱帝只差了一步,沒有代漢而自立。

他曾經表示過自己的態度,孫權勸他稱帝,他說孫權是想把他放在爐火上烤,自己陣營里有人勸他,他說如果天命在曹家,自己就當周文王。

不過,種種跡象表明,曹操不稱帝只是因為沒有一個合適的機會,而不是忠於獻帝。

在曹操生命里的最後幾年,各種不利的狀況接踵而來,導致曹操到死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稱帝:建安二十一年,發生了日蝕和大旱,凶兆,不宜稱帝;建安二十二年,發生了東漢歷史上最後一次大瘟疫,大量百姓、官員死於此次疫情,亦是凶兆,不宜稱帝;建安二十三年,漢中失守,耿紀、韋晃等人叛亂,家國不穩,不宜稱帝;建安二十四年,于禁大敗,魏諷叛亂,今年也算了吧;建安二十五年,關羽敗亡,孫權稱臣,看上去時機成熟了,不過曹操也就在這年掛了。

而反過來看,曹操奪權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建安二十一年四月稱王、建安二十二年四月設天子旌旗、建安二十二年加天子冠冕,所差的,不過是最後一步而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最被低估的人物 魏延被低估那是絕對的!

三國里最被低估的人是誰呢?其實我覺得東吳的整體都被評價底了。赤壁之戰是周瑜、魯肅主要負責打的,諸葛亮只是一個劉備方代表參與進來沒有很大作用;單刀赴會的不是關羽,真實的是魯肅赴關羽的鴻門宴。

歷史上趙雲真的菜的一筆?三國趙雲真實傳記

趙雲這個人在現代人心目當中威望很高,不管是誰給三國的將軍來一個排名,只要不把趙雲排進前列,恐怕都會遭人罵。更有甚者,有人把趙雲說成是三國第一。《三國演義》的作者老羅,也是硬生生把趙雲塞進了蜀漢國...

三國數嘆——一段廣為人知的亂世的哲理

我國四大名著曰三國,道西遊,說水滸,講紅樓。然三國是我國第一部歷史長篇小說,西遊是我國第一部神魔小說,所以我對這兩部小說喜愛亦最久,對三國較其它小說了解頗多。下面我不的不把精彩看點與大家分享。

納尼?諸葛亮想當皇帝?

賴正直 時拾史事作者|賴正直本文系時拾史事原創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小編留言:這篇文章配圖配的心好累,好累好累,身體不適今天發的晚了,心疼的抱住了胖胖的自己。周日快樂啊上次說了袁紹集團中的地...

《三國演義》人物特徵簡介

【共1191位:主要40位+次要1151位】主要人物:1.諸葛亮: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

「原創」《三國演義》人物各代表什麼?

劉備——是一位封建時代理想的「明君」形象,是「三國」中蜀國之主。劉備早年就抱負不凡,有爭王圖霸的胸懷和膽略。他敬重義氣,與關羽、張飛患難與共,誓同生死。他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特別是對諸葛亮表示...

諸葛亮不被劉備信任,也坑死了魏延和關羽

諸葛亮還在南陽種地讀書的時候就已經對天下局勢了如指掌。為何一個足不出戶,且沒有信息來源的書生,在這樣一個政局動盪,交通閉塞,信息不發達的時代,卻能夠對天下大事有如此的認知。他到底是為什麼能有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