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最後的皇帝,他真的是無能嗎?揭秘「劉禪」最真實的一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漢是三國時代其中一方霸主,也是三國時代比較慘烈的一方。

在三國演義中,漢室後人「劉備」,與張飛、趙雲,在桃園結義,拉開了蜀漢爭奪天下的序幕。

劉備獲賢能者居多,雖然說劉備的江山是他哭出來的,但人家能哭出一片江山也是很厲害的。

時勢造英雄,亂世出梟雄。

有人說劉備的失敗是因為他不提拔新人,重用老將,致使無可用之才,也最終導致了蜀國的滅亡。

也有人說是敗在了阿斗的手上,此時就要介紹下阿鬥了,他是劉備唯一的兒子,也是蜀國的最後一任皇帝。

也可能有人會說如果諸葛亮在劉備死後接過蜀國的大旗,不把蜀國交給阿斗,那麼蜀國說不定會笑到最後呢?

其實歷史的真相不是這樣的!!!

劉禪並非是昏庸無能,並不是扶不起來。

雖然劉禪的無能已成千古定論,但是在客觀的歷史面前,這一定論還需要商討。

眾所周知,蜀漢在三國的政權是最弱的,所占地區人少,資源匱乏。

國家基礎很單薄。

要是曹操決心要滅蜀漢,也是輕鬆至極。

劉備死後,蜀漢的危機未減,反而愈加危急。

那麼諸葛亮為何不接下蜀漢的大旗呢?原因有三,其一,自己作為軍師接下大旗,名不正言不順,其二,諸葛亮也知道蜀漢的危機,並不是自己就能化解的,其三,為自己後世留個好名聲。

在劉禪繼位之後,蜀漢並沒有因此而突然滅亡,而是僵持了40年之久。

在這僵持過程中,蜀漢人才得其所用,政權相對穩固,對於魏國一直以攻代守,戰略上趨於主動。

然而,人們所認為的劉禪扶不起來,可能是出於以下幾點:

其一:劉禪在四十年當中政治毫無主見,全仰仗諸葛亮出謀劃策;

其二,劉禪在執政後期枉信佞臣黃皓,導致朝中政治腐敗,這是蜀漢亡國的根本所在。

但是,小編認為,這些都是表面現象,

首先,劉禪即位後,劉備給他留下了大批人才,位至丞相、尚書令、大將軍的重臣,先後有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姜維等。

諸葛亮更不必說,是三國時代數一數二的政治家、軍事家,史稱「識治之良材,管、簫之亞匹。

」蔣琬、費禕、董允也因其賢良,時人將他們與諸葛亮並稱為「四相」、「四英」。

姜維則「敏於軍事」,是諸葛亮死後蜀漢伐魏的主帥。

其次,還有一大批獨當一面的能臣良將,如「鄧芝在東,馬忠在南,平(王平)在北境,咸著名跡」。

所以,後世有「時蜀官屬皆天下英俊」的評論。

無可否認,逆境中的蜀漢政權,能保其四十年基業,很大程度上確實得力於這些輔臣。

這些都表明劉禪,在政治上也有一定認識的,應該說劉禪政治上的明智,知人善任,而不應說劉禪的「昏庸」,即所謂毫無主見,無所作為。

結語:對於劉禪,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與小編交流。

最後歡迎大家訂閱小蔡說歷史,喜歡我的讀者朋友記得收藏、評論、轉發、點讚,謝謝支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其膽大如雞卵的姜維,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三國演義》說到,諸葛亮死後,大將軍姜維繼承其北伐遺志,多次率兵攻魏,但終未能改變形勢對比。魏將鄧艾、鍾會分兵攻擊。鄧艾出奇兵偷襲涪城,威脅成都,後主驚惶無措而投降。姜維見大勢已去,設計率部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