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在臨終時說「馬謖不可大用」?歷史的真相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作為蜀漢的統治者,常常禮賢下士,虛懷納諫。

對於人才,更是想方設法的進行拉攏,但為何在臨終時,對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缺乏實戰經驗。

劉備南征北戰數十年,運用文臣武將可謂如火純青,他知道手下將軍、文臣的特點,劉備提拔的高級將領如關羽、張飛、趙雲、魏延等都是實戰派,而馬謖一直在基層做縣令,如綿竹縣令、成都縣令等,幾乎沒有統兵作戰的經驗。


二是有結黨營私之嫌。

馬謖是荊州人,而諸葛亮在隆中時也在荊州,馬謖已進入劉備陣營,就一頭扎進諸葛亮的懷抱,這讓劉備所不能容忍,要知道劉備用的所有人,如關羽、張飛、趙雲、法正、諸葛亮等都是對他絕對忠誠,先認他為大哥,而馬謖不然,直接向諸葛亮靠攏,要說分不清大小王也不為過。


三是性格乖張。

馬謖為人很是高傲,總自認為自己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總想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才華,別人規勸的話他聽不進去,這點在「失街亭」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使得他在蜀漢的人際關係很是緊張,最主要的是讓劉備也看出來了。


四是不務正業。

不管是做縣令還是做參謀,總好在別人面前談論兵法,而且誇誇其談,劉備聽說他經常跑到丞相府於諸葛亮通宵達旦的談論兵法,更是讓劉備心有餘悸,讓人覺得有點紙上談兵的意思。


總之,馬謖過於自負,性格孤傲,過早的表露的自己心機,而且不善於處理與劉備的人際關係,導致不被大領導賞識,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弱勢沒有彌補,導致街亭兵敗被殺。

害了自己也害了三軍將士。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寫作風格,可以關注我的今日頭條帳號「清談點點滴滴」,每天為您送上一篇不一樣的歷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歷史中失街亭的馬謖真的是無能之人嗎?

馬謖,很多人對他的記憶就只是紙上談兵和劉備警告諸葛亮的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其實馬謖還是很有才能的,馬謖和馬良兄弟五人稱為馬氏五常。諸葛亮任職丞相之後就任用馬謖為參軍,早起馬謖的主要成就就是幫助諸葛...

鞠躬盡瘁!為何諸葛亮難以位列千古名相?

諸葛亮是千古名相似乎是歷史定論。其實,諸葛亮只能算是一個千古忠臣,並非千古名相;而史書中說諸葛亮是一個千古名相,這就有待於商討了。因為諸葛亮就是不能識大體、棄細務,凡事必親躬,說明身邊人才貧乏;...

除了關羽、張飛和魏延,蜀漢還有誰統兵過萬?

在劉備集團,關羽鎮守荊州,張飛鎮守閬中,魏延鎮守漢中,這些都是軍事要地,劉備對關羽、張飛和魏延非常信任,委以重任,自然兵力不會少,否則,守不住這些地方,除了關羽、張飛和魏延等人,鎮守一方,統兵過...

歷史上真正的諸葛亮有這麼聰明嗎?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耕種。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輔佐劉備建...

如果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街亭還會丟嗎?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提到「紙上談兵」,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長平之戰中的趙括。不過,就趙括之後的三國時期,也出現了這樣一位類似的人物——馬謖。對於「紙上談兵」的馬謖,在街亭違反諸葛亮的安排,捨棄水源...

馬謖是誰害死的,諸葛亮難辭其咎

馬謖(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蜀漢丞相諸葛亮任用他為參軍。馬謖才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