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農民被迫充軍,竟然成為一代名將,民間傳說他是武曲星下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北宋名將狄青,出身貧寒,原本只是今山西汾陽的一個普通農民。

16歲時,因為哥哥與鄉人鬥毆,狄青代哥哥受過,被迫充軍。

大家知道,宋代重文輕武很嚴重,武將的地位比較低,何況只是當兵的,更加被人看不起。

而且為了防止士兵逃跑,一旦入伍就要在臉上刺字,所以當兵稱作「赤籍」,狄青的臉上也被刺上了字。

刺字充軍

狄青擅長騎馬射箭,最初做了一名禁軍騎兵。

此後的很多年裡,狄青一直在軍隊的基層當兵,最多只做過一些不入流的低級武官。

1038年,西夏李元昊脫離北宋,自稱皇帝,並派兵進犯北宋邊境,史稱這場戰爭為「宋夏戰爭」。

朝廷下詔從禁軍中選擇衛士到西北邊疆,狄青就在其中,被任命為一個叫做「延州指使」的小官。

雖然級別依然很低,但是狄青卻因此迎來了改變命運的契機。

當時宋軍屢次被西夏打敗,士兵們大多畏懼膽怯,敢打敢拼的極少。

唯有狄青 「臨敵被發、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靡莫敢當」(《宋史·狄青傳》),每次作戰時,狄青都披散著頭髮,臉上戴著銅面具,殺入敵軍陣中,無人能擋。

這一點和北齊時的蘭陵王高長恭很相似,據說狄青戴面具的原因也是由於面貌太過清秀。

戴面具的蘭陵王

在宋軍整體表現糟糕的情況下,狄青的勇猛的確是振奮人心,也因此引起了上級的注意。

經上級推薦,狄青見到了軍事主官韓琦和范仲淹。

一番交談後,兩人都對狄青的見識非常欣賞,稱讚說:"此良將材也。

"范仲淹還特地送給了狄青一套《春秋左傳》,希望他能夠成為一名有勇有謀的將帥,並告誡他:"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

"

狄青從此讀起書來,逐漸精通了歷代將帥的兵法,因而更加智勇雙全。

因戰功卓著,狄青屢獲升遷。

與西夏的四年戰爭結束時,狄青已經成為一名高級將領。

之後,狄青受到宋仁宗的賞識和重用,經常向他詢問軍國大計,並稱讚狄青是「朕之關張」!

1052年,南方少數民族首領儂智高叛亂,叛軍勢頭強盛,許多州縣相繼被攻破。

宋仁宗任命狄青為樞密副使,率軍前去平叛。

狄青充分施展高超的軍事才能,經過半年鏖戰,終於平定了儂智高的叛亂。

班師回朝之後,宋仁宗為表彰狄青的戰功,任命其為樞密使。

宋代的樞密使雖是最高軍事長官,但歷來都由文官擔任,狄青是武將,又出身卑微,因此引起了文官們的非議。

電視劇《包青天》中的狄青

狄青從一個農民、底層士兵,一步步成長為樞密使,這樣的經歷使他成為廣大士兵心中的偶像和榜樣,「每出,士卒輒指目以相矜誇」 (《宋史·狄青傳》),每當他出現時,士兵們總會指著他互相誇獎。

狄青在民間也擁有許多崇拜者,形象不斷被神化,甚至傳說他是武曲星下凡。

但是這樣的名聲卻給狄青帶來了麻煩,本來朝廷就對武將缺乏信任,狄青又具有很強的號召力,這更讓朝廷感到不安。

於是,文官們紛紛向皇帝上書彈劾,認為狄青是朝廷最大的威脅,要求罷免狄青。

1056年,因發生了一些偶然的事件,經過文官們牽強附會的刻意解釋後,更加深了朝廷對狄青的猜疑。

最終,狄青被免去樞密使,出任陳州知州。

在陳州任上,狄青惶恐難安,時常擔心朝廷會懷疑他。

1057年初,僅僅到陳州幾個月之後,一代名將狄青便因嘴上生毒瘡,抑鬱而終,時年50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是北宋第一名將,晚年竟被活活嚇死

「北宋缺將,南宋缺相」歷史學家是對兩宋文武集團體制畸形發展的一種戲謔,事實上北宋王朝並不缺乏作戰能力突出的名將,只是朝廷一貫地限制武人的發展,導致無能者居高位而有能者受排擠。所以到了北宋末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