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嘯龍吟」里諸葛亮拒絕魏延奇謀的真正原因原來是為了這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上演的《虎嘯龍吟》正在演義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壯舉。

演到魏延獻計「子午谷」奇謀,說讓他帶5000兵出子午谷奇襲長安,魏軍一定沒有防備,他先拿下長安,然後諸葛亮帥大軍跟上,關中地區就占了,「復興漢室,還於舊都」就成功了。

但是諸葛亮說這樣太危險,沒有採納。

所以魏延經常說諸葛亮膽怯,把自己這個人才給埋沒了。

看到這段很多人都會有和魏延一樣的想法。

魏延這麼好的建議,諸葛亮不用,也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

從古到今一直有人覺得諸葛亮沒有採納魏延的意見是個重大失誤。

真是這樣嗎?要想揭開這個謎,我們還是先看看諸葛亮伐魏是怎麼打的吧。

諸葛亮拒絕魏延

諸葛亮伐魏每次出兵都是十幾萬大軍,當年蜀國全國人口不到一百萬,十幾萬大軍,超過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幾乎帶走蜀國全部成年男子,被後世一些評論稱為「窮兵黷武」。

但是仔細推敲歷史,就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就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傾全國之力北伐,雖然每次結局都是失敗,但是沒有一次使蜀國兵力遭受到重大損失。

與魏國之間沒有打過一次大規模的殲滅戰,諸葛亮「六出祁山」非常有名,但是具體說起來,卻沒有一個像三國前期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那種叫得響的戰役。

史書和演義里濃墨重彩的「失街亭」、「木牛流馬」都是關於後勤的,而不是關於戰場的。

看看戰爭地圖就更有意思了,雖然每次打著「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旗號,浩浩蕩蕩出征,但是諸葛亮伐魏從來沒有出過隴右地區,基本不與魏軍主力決戰,每次出征過程往往都是帶著十幾萬大軍出去溜一圈,占幾個小城,然後帶著城裡的居民和有限的戰利品班師。

第一二次伐魏

第四、五次伐魏

有人說蜀、魏沒有爆發大戰是司馬懿堅守不出,不敢與諸葛亮決戰造成的,那我們就看看司馬懿堅守不出多長時間呢?我們以第二次北伐為例,229年冬,諸葛亮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軍趕到,不得已退回漢中。

你要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從益州各地集結兵力和糧草到漢中就需要多長時間?戰場隴山一帶道路崎嶇,交通不便——不然諸葛亮也不用發明「木牛流馬」了——從漢中到戰場都需要二十來天的時間,結果打了二十天就撤了,這簡直就是「閃擊戰」啊。

古代由於缺乏重武器,有城牆的城防易守難攻,攻城戰往往都是長期圍困戰,一圍都是幾個月,甚至幾年,例如著名的蒙古南宋襄陽爭奪戰打了38年,每一個具體戰役都是持續數年以上。

諸葛亮五次伐魏前四次集中在228年到231年的三年之間,三年打四次,每次打不了多長時間就撤,過不久再來打,還不夠折騰的呢。

最長的一次伐魏之戰就是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從四月打到八月,也只有四個月的時間,而且一出隴山就在渭水南岸紮營、種田,沒有進攻的意思,說是司馬懿不出戰,司馬懿估計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分明是你來進攻的我只是防守,為什麼倒成了我不出戰?

司馬懿冤啊

有人說,諸葛亮幾次伐魏不成撤軍是因為糧草不足。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古代戰爭一個基本公理,未出茅廬就知天下三分的諸葛亮怎麼會不知道?如果復興漢室,還於舊都的決心那麼大,那麼幹嘛不等糧草準備充足再出兵呢,一次拿下?而且一次伐魏因為糧草不足失敗,不能每次都不吸取教訓吧,從哪跌倒,就再哪多摔幾交,怎麼看也不像萬人敬仰的諸葛武候啊。

武侯祠,後人對諸葛亮無限敬仰

那我們就奇怪了,諸葛亮這麼個打法究竟在玩什麼把戲呢?每次都是擺足架勢,但是打一打就退,過不久再來,打得不急不緩,從來沒勝過,但是好像也沒敗過。

不像是想滅了魏國,倒像是跟魏國「逗你玩兒」。

諸葛亮算不算軍事家似乎有爭議,但是算作偉大政治家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劉備集團就是按照他的戰略部署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成就。

在他身後,蜀國也基本還是按照他的治國方略在運行。

所以我們都能看得出來的問題,諸葛亮肯定能看出來,問題是,他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呢?

要想揭開這個謎底,我們就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了。

我們先來把這幾次諸葛亮伐魏的特點總結一下,就會發現這幾次伐魏都有一些共同點:第一,全國兵力傾巢出動;第二,選擇戰場都不遠離漢中根據地,圍繞隴山地區,不深入關中平原。

第三,不與主動與魏軍主力決戰,第四,一旦戰況不利立即撤退。

這些特點能看出什麼呢?看出諸葛亮既要打仗,又不要真的打仗。

換句話說,只要戰爭的形式,不要戰爭的結果。

要蜀國既處於戰爭狀態又不不能遭受戰爭帶來的損失。

那諸葛亮處心積慮設計這麼複雜的遊戲到底是為什麼呢?我覺得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苦撐待變」。

荊州的重要位置

這四個字是不是有點眼熟啊。

對,老蔣被趕到小島上以後就天天說這四個字。

我們對比看看當時蜀國和老蔣時期的小島就會發現,諸葛亮和老蔣的處境還真是差不多啊。

劉備集團好不容易占了荊州又占了益州,按照諸葛亮的戰略方針《隆中對》,就是要以此為根據地,等到「天下有變」,在從荊州和益州兩線出擊,奪取中原。

本身這就是一個「防守反擊」的戰略。

但是這個戰略沒等到充分實施,天下沒有變,蜀國自己先變了,先是關羽大意失荊州,丟掉了蜀國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然後劉備把蜀國精銳主力在夷陵之戰的時候全部賠掉。

主要地盤丟了,主力軍隊被消滅了,跑到偏遠地區苟延殘喘,這簡直就是和老蔣的處境一樣一樣的啊。

諸葛亮在《出師表》開頭就寫「益州疲弊」那絕不是謙虛,益州是要人沒人、要兵沒兵、要錢沒錢,是真疲敝啊。

在這種狀態下,《隆中對》已經沒有辦法實施了。

但是諸葛亮作為一個有理想的政治家是絕對不甘心「偏安」西南邊陲的。

那怎麼辦呢,只能「苦撐待變」了。

維持一隻龐大軍隊,然後等待魏國自己出問題,或者「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再捲土重來,挺進中原。

所以諸葛亮的戰略應該是一個防守的戰略,而不是進攻戰略。

諸葛亮伐魏「六出祁山」也都是他苦撐待變防守戰略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諸葛亮每次伐魏,都是點到為止。

他所帶的十萬大軍就是他的全部本錢,在天下有變之前,諸葛亮不能把本錢賠進去,賠進去蜀國就真完了。

所以諸葛亮絕對不會去拿老本冒險的,占便宜就打,吃虧就撤,成了諸葛亮伐魏的一個基本戰術。

後人對諸葛亮的評價

那既然這樣,幹嗎還要伐魏,不打不行嗎?還真不行。

不打「苦撐待變」也撐不下去。

「苦撐待變」首先就是自己內部不能出問題。

但當時蜀國內部是很有問題的,最大的問題和老蔣當年的問題也差不多,蜀國是一個外來政權,統治集團基本都是「外地人」。

以諸葛亮為首的文官集團,蔣琬、費禕、董允……基本都是諸葛亮的荊州老鄉。

實際掌握軍隊的武將集團,趙雲、魏延、姜維、鄧芝沒有一個是益州本地人。

益州本地人根本進不了統治核心集團。

蜀國統治集團的基礎從一開始就十分脆弱。

最初的合法性完全來自於劉備那來歷不明的「皇叔」身份,自封為漢帝國的繼承者。

後來這點合法性在漢獻帝禪讓曹丕後,也在理論上崩塌了。

剩下的就只有暴力了。

所以史書上記載諸葛亮治蜀以「嚴苛」著稱。

這倒不是諸葛亮心狠,而是他沒有辦法。

本來就是外來政權,本地的勢力就不是發自內心的支持,諸葛亮為了實現政治理想,維持龐大軍隊,要把蜀國很弱的國力用到極限,要不停的加稅加派,肯定引起更大的不滿,只能用嚴刑酷法壓下去。

但是和平時期嚴刑峻法是維持不長久的,秦亡的教訓殷鑑不遠。

蜀漢四英: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

偉大政治家諸葛亮就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有限戰爭。

前文說的諸葛亮伐魏戰爭的四個特點就都有合理解釋了。

第一,全國兵力傾巢出動。

諸葛亮就是要把全國精壯人口全部從益州帶走,這叫釜底抽薪,益州沒有精壯人口,當地勢力想造反都沒法造!不穩定因素都帶出來打仗,一打仗,第一有軍功可以升官,第二有繳獲可以發財。

所以就把這不穩定因素都控制住了。

因為常年有戰爭,那所有的苛政也都有了合理解釋,戰時嗎,情況特殊,保家衛國最重要,百姓犧牲一點也是應該的麼。

丞相在前方為了國家和魏國拚命,你們在後方舒舒服服待著還好意思掙自己的那點待遇問題嗎?

打仗既然是為了達到穩定內政的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還必須保證不能有大量的傷亡。

要是跟著諸葛亮出去的部隊在前方全軍覆沒,留在後方就是只剩老弱也得跟你外來政權拼了。

所以戰場就在家門口;不與主動與魏軍主力決戰;一旦戰況不利立即撤退,就更好解釋了。

全國的精壯人口都在這了,也就這十來萬人,魏國軍隊有五十多萬人,都拿去拼了也不夠啊。

為了避免傷亡當然不能真打了,比劃兩下意思到了就行了。

司馬懿統帥的部隊只是曹魏部隊的一部分

所以回到文章開頭,再看魏延獻計「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會採納嗎?當然不會了。

所謂子午谷奇謀,是一個和魏國拼了的計劃,是一個把「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當真了的計劃。

是一個大賭局,而且自己手裡沒什麼籌碼。

完全不符合諸葛亮的既定戰略方針。

所以聽起來再有道理諸葛亮也不可能採納。

讓諸葛亮為難的是,還沒法把真正不能採納的原因說出來。

諸葛亮總不能說「你快算了吧,本來伐魏就是假的」吧。

所以當時的場面一定是大家都覺得魏延說得有道理,諸葛亮不許又說不出道理,搞得大家都對諸葛亮產生了懷疑,諸葛亮一定很尷尬。

魏延作為下屬真的是不合格,只顧表現自己,讓領導下不來台。

所以魏延在蜀國一直鬱郁不得志,最後落得個身死族滅的悲慘下場也是有原因的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後三國時代(連載,第二話)

【第二話 諸葛亮和魏延:一對老朋友】在《三國演義》中,魏延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叛變分子,也是無間道的祖師,從投劉備前,魏延就已經先叛蔡瑁,又叛韓玄,最後諸葛亮死後,他又想造反,結果終於被諸葛亮「遺計...

人言孔明神機妙算,子午谷奇謀算對幾分

說起風起雲湧的三國時期,直到現在大家也是津津樂道,話說一代仁義君主劉備創業未半,中道崩卒,臨終前託付軍師諸葛亮輔佐幼兒阿斗,一邊修養生息,一邊還要準備伐魏,成就光復漢室大業。雖然天才諸葛亮一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