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明知伐吳必敗,為何舉國赴難?難怪他當皇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公元222年,蜀漢皇帝劉備發兵十多萬(《三國演義》中稱舉兵七十萬),討伐東吳,最終在夷陵之戰遭到東吳大將陸遜火燒連營,遭到慘敗,蜀國元氣大傷。
進攻蜀國之前,劉備手下唯有最親信的中軍統領趙雲出言阻攔,包括諸葛亮在內其餘眾大臣無人敢擋,劉備手下大將張飛在籌備伐吳過程中,激怒手下將士,慘遭殺害。
夷陵之戰對蜀國的毀滅是巨大的,縱觀劉備一生,是梟雄的一生,他見過了無數大場面。
作為一名成功的政治家,在早期的活動中常常不顧兄弟情義,如果說陷害曾經救他的呂布是報復徐州之仇,那麼奪取劉表死後遺產,討伐巴蜀的宗親足以說明他絕不是忠義之人;甚至拋棄妻子,當陽大敗,老婆孩子都不要了,幸得趙雲出手。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對於想要謀取帝王功業的劉備來說,無情無義無可厚非。
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劉備伐吳的目的是什麼?
關羽死於公元220年,時隔兩年他怒髮衝冠?
要知道,真實的歷史上,劉關張三人並非結義兄弟,只是關係較好的君臣。
何況,就算他們真的是結義兄弟,作為劉備這樣的成熟政治家會拿國家為關羽陪葬?
其實,關羽死後,劉備之所以等了兩年再伐吳,是有著深刻原因的。
劉備首先要考慮的並不是蜀國的安危,而是自己的統治是否牢固,蜀國集團的基礎來自荊州,士兵也多來自荊州,荊州在手,這些人能夠安心跟著老劉干;一旦荊州失守,跟著劉備入川的十幾萬荊州人祖墳都在孫權曹操手裡,焉能安心?
要知道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落葉歸根,早期跟著劉備的糜竺、簡雍等人,更是心心念念等著劉備一統天下,他們有些是河北、河南人,有些甚至是山東人,失去荊州對蜀國集團的大部分人來說,等於失去了信念。
關羽死後到夷陵之戰爆發的這兩年,劉備正是在觀察大家對於失去荊州的反應,作為政治家,他絕對不敢主動提出放棄荊州,一旦因此犯了眾怒,就算是皇帝也會性命不保。
以現代人的眼光,這就是政治上的民粹主義,政治家有時候並不能依據他所認為的正確的方向前進,而必須曲從於民意,甚至表現出比民意更加狂熱,從而穩定自己的支持率。
試想,劉備如果勸說諸葛亮等人放棄荊州,諸葛亮祖墳還在荊州,難道就這麼放棄了?像諸葛亮一樣的人有十幾萬,幾個人不想奪回家鄉,幾人不想落葉歸根?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之所以認為法正若在,或許可以阻擋劉備。
法正是益州的豪強地主代表,他有力挺劉備的動機,也有能力利用益州勢力制衡荊州勢力,可惜法正死了。
劉備死後,諸葛亮不惜代價北伐,其原因也正在此,就算諸葛亮自己不想家,諸葛亮的基本盤依然還是荊州力量,他必須要維持住了,死也要死在北伐路上,不然就是被自己人弄死。
劉備以仁德被歷史所記錄,對比歷史會發現,那些有仁德之名的人,往往並非真的仁德,他們只是職業民粹罷了,一心一意滿足士大夫的心理,就算國家滅亡了,但他們在位時對內統治卻很穩固,比較典型的就是以仁字為諡號的宋仁宗以及他的後人,一幫手下貪污腐敗想幹啥幹啥,內部擁護者頗多,結果國力日衰,被外族所滅。
都說劉備伐吳是為關羽報仇,這個謊言騙了多少人?
劉關張桃園結義是不假,劉備確實也依仗關羽張飛打下了天下。但夷陵之戰大敗,讓蜀國元氣大傷,被記載成是劉備仁義,為了給關羽報仇太過義氣用事,在我看來只是史官們為了美化這位蜀國皇帝罷了。
這場戰爭不僅賠上了劉備的性命,更葬送了諸葛亮的幻想
夷陵之戰也被稱為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歷史階段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夷陵之戰不僅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前兩場分別是官...
趣評《三國演義》:假設關羽不大意失荊州,劉備會一統天下嗎?
文/趣三國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相繼占領了荊州跟益州,可是說這時候劉備的事業達到了頂峰,也可以說劉備的實力是三國之中最強的。但是好景不長,關羽在大意下被呂蒙偷襲,把蜀...
諸葛亮、趙雲其實都錯了,劉備選擇伐吳才是最可行的戰略方案
劉備為關羽報仇,對東吳開始了揮戈相向,結果在公元222年8月夷陵一帶被東吳打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去荊州之後的又一次大敗,結果導致蜀國實力大損,一蹶不...
三國中猛將如雲的蜀國,為何最先滅亡?
文有諸葛孔明,武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的蜀國,不但未能統一天下,反而最先被滅亡,難道是國運不濟和出了個扶不起的阿斗?細細思來,恐怕真相併非如此呀,蜀國的滅亡絕不是偶然,而是歷史的...
三國演義事實148件,虛假152件,嚴重扭曲正史,學生及家長必讀
三國里正史和演義的區別,《三國演義》誤導了多少後人,呼籲尊重歷史據判定甄別統計,300事件中,其中【實】148件,【虛】152件,故《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實虛程度應該是【五五開】,而不是【七實三虛...
劉備伐吳,為何諸葛亮選擇沉默,反而是趙雲直諫反對?
文 | 江隱龍 如果說赤壁之戰前,漢末以來的亂局正在朝著統一的方面穩步向前,那當孫權借南郡於劉備之後,諸葛亮「隆中對」所構想的三足鼎立從此有了實現的可能。劉備占據荊州一郡後完全阻斷了揚州與益州的...
三國迷案:劉備得臥龍鳳雛二人為何未安天下
(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長坂雄風系列之七:趙雲的終生遺憾,或許是這件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在劉備大軍的頑強阻擊下,曹操不得不下令全軍撤出漢中。漢中這個戰略要地也從此落入了劉備的手中。同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劉備集團經過數十年的艱苦奮戰,終於形成了與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