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有三明:先見之明、知人之明、自知之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有三明:先見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看看八小時君怎麼給你解讀!
一是先見之明是智慧
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論做人還是做事,眼光要長遠,要有預見性。
聰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遠。
劉備求賢若渴,三顧諸葛亮於草廬之中,二人進行了一番對話,這也就是有名的「隆中對」。
在與劉備的對話中,諸葛亮分析了天下形勢,給劉備指出了一條「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之路。
隆中對策的故事還衍生出了一個歇後語: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有先見之明的人有格局有遠見,每天的生活都是限量版,生命需要的是未雨綢繆不是亡羊補牢。
二是知人之明是成熟
知人之明是一種成熟,是經驗的積累。
有知人之明的人不會僅憑別人的一面之詞、自己的一面之緣就對他人下判斷。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正是看到了劉備的這份良善,諸葛亮才甘為其驅使。
三是自知之明是修養
《老子》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之明是一種修養。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也別高估自己。
做人有自知之明,做事才能量力而行。
陳壽在《三國志》中用一句話概括諸葛亮領兵北伐,「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北伐失利雖不能歸咎於諸葛亮一人,但陳壽認為諸葛亮對此有很大責任。
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只有爭取了解自己,才能揚長避短,才能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正確定位。
正如韓信對劉邦所言,「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
人生就是一條長長的隧道,也許途中你會遇到暫時的黑暗,記得帶上三盞明燈上路,以先見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照亮前進方向,走好人生道路。
諸葛亮有三明:先見之明、自知之明、知人之明
先見之明是智慧古人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論做人還是做事,眼光要長遠,要有預見性。聰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遠。沒有遠見的人只能看到眼前,而有遠見的人會看到將來可能存在的機會並積...
諸葛亮真是因為劉備「三顧茅廬」才出山的嗎?恐怕這是一個謊言
三顧茅廬的故事廣為人知,可惜是《三國演義》小說之言。歷史的真相也許並非如此,那真相究竟是什麼?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就曾見過劉備。時間是在建安十二年,洞悉形式的諸葛亮料定曹操下一個攻擊目標必是荊州...
沒想到,《出師表》中隱藏著諸葛亮的野心!
《出師表》乃千古名篇,可以說上過學的都知道這篇文章的「恐怖之處」,因為要求全文背誦啊!文中以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覆勸勉劉禪要繼承先主劉備的遺志,以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現了諸葛亮...
諸葛亮的躬耕苦讀地實責南陽,襄陽隆中一說乃後人杜撰
漢代南陽是一郡,名為南陽郡,比現在的河南省南陽市要大的多,這是無容置疑的,南陽市當時叫宛,因為宛是僅次於洛陽的大城市,所以南陽為宛代稱的說法比較普遍,現在也能看到南陽市運輸公司為宛運。當時有南郡...
諸葛亮選擇劉備而不是曹操,不是因為三顧茅廬,而是出於這個原因
不管是看完《三國演義》還是看過三國史的人都難免有這麼一個疑惑:在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的時候,劉備無論是從軍事上還是從經濟實力上,遠不及雄才大略、挾天子以令諸葛的曹操,近不及物美豐饒、地盤穩固的孫權...
跟著王者學習經典的歷史故事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
最後嗚咽似泣,蒼穹聞之難過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三顧茅廬」竟是冒牌,這才是真正的「三顧」
三顧茅廬是中國歷史上罕有的明主禮賢下士的典型事例。千百年來,它一直為人們所傳頌。只要提起它,一股欽佩和敬仰的心情,不禁油然而生。但是,人們究竟是怎麼理解這三顧呢。《三國演義》對其的講述大概是劉備...
劉備三顧「草廬」還是三顧「宅院」?
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從新野(今南陽新野)出發,請「躬耕於南陽」的諸葛亮,諸葛亮為劉備提出「三分天下,光復漢室」的「草廬策略」,即《草廬對》,習鑿齒提出「躬耕於隆中」之後,《草廬對》被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