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穿越到了宋朝,我仍然會選擇重文輕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朝重文輕武的國策究竟有沒有錯?我說,即使穿越到了那時候,我仍然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宋朝重文輕武一直被後世許多史學家認為是宋朝暗弱的伏筆,認為太祖太宗決策有問題,其實如果從他們所處的年代,形勢分析,他們這樣做在當時絕對是英明的不能太英明的決策了。

其一,宋承唐末五代之弊,人心思順。

唐末五代是什麼樣子?那就是中央集權崩塌,軍閥混戰,誰的拳頭大誰有理的年代。

除了梁唐晉漢周這些大軍閥,小軍閥何止百數。

老百姓呢苦不堪言,流離失所,這頓有著落,明天就不知身在何處了。

這裡大多是武人集權,有軍隊有實力就對,什麼信仰追求文化統統仍得一乾二淨。

所以統一思想是最重要的,靠什麼統一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靠文化統一,文化掌握在什麼人手裡,當然是文人手裡,所以必須重用文人。

其二,宋太祖太宗的天下怎麼來的?好聽點黃袍加身,滿是無奈,實際上還是憑藉武力從後周孤兒寡母手上搶來的,哪裡感周世宗什麼知遇知恩呢。

那麼搶了別人的座最怕什麼,當然是怕再被別人搶了去,別人怎麼才能搶得去?當然靠武力是最好的辦法。

況且當時的將領都是跟太祖太宗馬上打天下的,把他們的這些手段都看在眼裡,難保不記在心上,加上手握實權,萬一以後遇到孤兒寡母這種情況,保不齊不心動。

所以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相當仁慈高明,比朱元璋大殺功臣強多了。

不殺這些功臣,一旦戰時需要還可以用他們帶兵出征,多好的辦法。

其三,宋實行禁兵,廂兵制也足見高明,禁兵相當於如今的國家軍隊負責對外作戰,廂兵相當於武警部隊維持地方秩序。

這樣的構想有問題嗎,所以宋能延續二三百年不是吹出來的。

只不過當時遼,金,夏,元確實很兇悍的民族,宋朝也不是沒有良將,能將,但一個國家太平久了,民族鬥志消磨了,內耗增加了,自然很容易出現問題。

所以說宋不是亡於重文抑武,而是亡於後代沒有憂患意識,花天酒地不顧民生才是滅亡的主要原因吧。

所以即使宋太祖太宗是穿越過去的,總覽當時情勢,也只能重文抑武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重文輕武是為了防止黃袍加身再次上演?

世人都說大宋朝是文人的黃金時代。一切的幸福,源自於宋太祖趙匡胤重文輕武。當年太祖以武力奪取後周天下,為了防止重蹈覆轍,太祖杯酒釋兵權,並且從制度上壓制武將,抬高文臣。於是重文輕武,遂成兩宋風氣...

宋太祖真的重視知識分子嗎 其實我們都錯了

說起宋朝,人們的腦袋就會不自主閃出一個詞:重文抑武。大家也都知道這個政策幾乎貫穿整個宋朝,那麼對於宋朝的締造者宋太祖趙匡胤,他對文人的看法究竟是什麼樣子呢,他對文臣的重視究竟是只源於對武將的壓制...

趙匡胤如何策劃「黃袍加身」的兵變

《宋史》評價趙匡胤「務農興學,慎罰薄斂,與世休息,迄於丕平。治定功成,制禮作樂。在位十有七年之間,而三百餘載之基,傳之子孫,世有典則。遂使三代而降,考論聲明文物之治,道德仁義之風,宋於漢、唐,...

《宋史·諸帝本紀》評點一:宋太祖、宋太宗

文/格瓦拉同志《宋史》為元朝宰相脫脫、阿魯圖領銜編纂,全書共四百九十六卷,分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二百五十卷,其中用於記載皇帝事跡的部分稱本紀。因限於篇幅,本文只對宋太祖...

經濟科技如此發達的宋朝怎麼就滅亡了呢?

宋朝開國到滅亡,總計有18位皇帝,經歷了三百多年,有宋一朝,各行各業都有了長足發展,經濟發達,科技發明有了很大提高,可怎麼就滅亡了呢?1、重文抑武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開國皇帝,可是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