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經天緯地之才,而這一點,才讓人望塵莫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此文3019字,上百篇文章中最長的一篇。

閱讀需3-5分鐘,希望不會讓您感到乏味。

話說,曹操罷三公之職,自以丞相兼之。

夏侯惇進曰:「今劉備在新野,每日教演士卒,必為後患,可早圖之。

」並輕視劉玄德為「鼠輩耳,必擒之。

荀彧和徐庶則進言:劉備英雄,更兼諸葛亮為軍師,不可輕敵。

曹操發問,諸葛亮是什麼人?

徐庶這樣描述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計,當世奇才,不可小覷。

曹操又問:跟你比,如何?

徐庶說:我怎麼敢跟諸葛亮比,我就像螢火蟲的點點弱光,而諸葛亮是皓月之光啊!

夏侯惇不以為然,說:徐庶兄說的太過了,我看諸葛亮如同草芥,我會生擒劉備,活捉諸葛,獻與主公(曹操)。

結果,夏侯惇在博望坡,被諸葛亮的大火燒的哀鴻遍野七零八落,收拾殘軍逃竄回許昌。

武將多看不起文將,不僅夏侯惇如此,劉備麾下也有這樣的情況。

1

三顧茅廬中的第一次,訪諸葛不著,張飛和關羽催促劉備早些回去,下次再來訪不遲。

準備回去的途中,遇見諸葛好友崔州平,劉備與崔州平席地而談,張飛卻不耐煩:「孔明又訪不著,卻遇此腐儒,閒談許久!」

由此可見,關張二人一開始並沒有把諸葛亮放在眼裡,在他二人眼中,諸葛亮只不過是年紀輕輕的山野村夫而已,何足掛齒!

第二次準備拜訪諸葛亮的時候,張飛極不情願,說:「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喚來便了。

劉備責備張飛說,孔明是當世大賢之人,怎麼能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呢?

在拜訪的途中,天寒地凍,大雪紛飛,張飛埋怨道:「天寒地凍,尚不用兵,豈宜遠見無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風雪。

被劉備說了一句:如果怕冷,可以先回去。

張飛說到,死都不怕,還怕冷嗎?

諸葛亮不在,其弟諸葛均在,劉備跟諸葛均攀談了幾句,張飛又不悅,說:「問他則甚!風雪甚緊,不如早歸。

由此可見,張飛是勇將,粗魯直率,只是並不明白劉備的良苦用心。

春暖花開,劉備準備第3次拜訪諸葛亮,二弟三弟再也無法按耐心中的不滿之情,說,哥哥已經兩次去拜訪都沒有見著,這已經給足諸葛亮面子了,想來諸葛亮是徒有虛名而無實學的人,哥哥為何對他如此情有獨鍾呢?

劉備說,春秋時齊桓公要見一個小臣,去了3次都沒見著,第5次才見著了,更何況我要見的是一位大賢之人。

張飛又說,什麼大賢之人,充其量也就是山野村夫,哥哥何必親自去,我去把他五花大綁來就行了。

劉備深知張飛的脾氣秉性,如果不嚴厲制止,他什麼事情都能做的出來,說,你不必去了,我和關羽一起去就可以了。

張飛一聽,就急眼了,說,兩位哥哥都去了,怎麼能把我丟下呢?

於是劉備順勢說道,去也可以,但是不可造次。

到了諸葛亮的茅屋外,又遇見了諸葛均,諸葛均說諸葛亮昨天下午才回來,這次可以見到了。

說完,便忙自己的去了。

劉備欣喜若狂,張飛卻嫌棄諸葛均目中無人,本應該畢恭畢敬的帶他們去見諸葛亮才是。

小扣柴扉久不開,原來先生在午睡。

劉備叫關張二人在院外等候,並讓小童不要叫醒先生,自己立於屋外等候。

等的不耐煩了,張飛瞪著牛眼,衝進院門,吵吵嚷嚷說要一把火燒了這屋子,看諸葛亮還敢睡,也不睜開眼睛看看誰在候著他呢,也太傲慢無禮了!

被劉備喝住!

三顧茅廬事件,關羽和張飛對諸葛亮好感全無。

一來,他們認為諸葛亮年輕,根本不像人們說的那樣神乎其神

二來,諸葛亮太傲慢,拜訪3次才勉強見到;

三來,他們並不明白劉備為什麼如此器重這樣一個山野村夫

諸葛亮顯然也知道關張二人對他的態度和看法,卻全然不放在心上。

本不欲出山,無奈劉備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說完,淚沾袍袖,衣襟盡濕。

諸葛亮被劉備的「以天下蒼生為念」所感動,不容不出。

2

諸葛亮到了劉備麾下,劉備以師禮待之,並整天念叨,得孔明,如魚得水。

這更加引起了關張二人的不滿,他倆一致認為孔明年紀輕輕,能什麼才學,哥哥對他太好了,好的我們兩個都吃醋了,更何況,諸葛亮到現在還沒有立下分寸之功呢!

劉備愛才心切,有人給他送了牛尾,他用牛尾裝飾帽子送給諸葛亮,以示關懷。

不料卻被諸葛亮說,主公您是太無聊了嗎,難道沒有遠大志向了嗎,還有時間編這玩意。

劉備把帽子扔到地下,道歉說,我只是借這個來忘記憂愁而已。

這一舉動,更加引起了關張二人的不滿,認為諸葛亮目中無人,太狂妄自大,對諸葛亮的鄙夷溢於言表。

話說,曹操命夏侯惇引兵10萬,直奔新野。

張飛對關羽說,這下可以讓諸葛亮去迎敵了。

劉備把二人叫來商議迎敵之事,張飛挖苦道,哥哥叫我們做甚,幹嘛不用「水」(諸葛亮)去迎敵呢?

劉備說,智賴孔明,勇須二弟。

關張二人走後,劉備請來諸葛亮商議。

諸葛亮早已成竹在胸,但擔心關張二人不肯聽他號令,說,「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劍印

戰前會議中,前鋒、後援、如何誘敵深入等,事無巨細,諸葛亮安排的妥妥帖帖。

雖然關羽、張飛二人對諸葛亮橫眉豎眼,言談舉止不願服從,但諸葛亮絲毫不予理會,將他二人安排在最重要的環節。

最後,諸葛亮安排後勤準備好慶功宴。

關張二人故意刁難諸葛亮,說,我們都上戰場廝殺了,先生做什麼事情呢?

諸葛亮笑著說,我只坐守縣城。

關張二人不服氣,我們在戰場拚老命,你卻在家裡坐享其成,好不自在!

諸葛亮手按劍印,說:「有劍印在手,不服從者,斬首示眾!」

關張二人悻悻然,心裡卻想,「先別得瑟,看你這頭炮能不能打響。

也許劉備對諸葛亮太愛惜了,反而引來了關羽和張飛的嫉妒與不滿,甚至都忘了在戰場上需各司其職,也忘記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諸葛亮有這個本事,可他們並不相信。

3

這一仗的結局,文章開頭已經描述了,「夏侯惇在博望坡,被諸葛亮的大火燒的哀鴻遍野七零八落,收拾殘軍逃竄回許昌」。

關羽和張飛面對諸葛亮略有慚愧之色,雙手抱拳,叫「軍師」,諸葛亮輕搖蒲扇,只是微笑著點點頭,一句話都不多說。

面對劉備的重用:

諸葛亮並沒有恃才放曠,而是張弛有度,這一點與楊修截然相反,不然楊修也不至於慘遭殺身之禍;

劉備對諸葛亮恭敬,諸葛亮對劉備更加恭敬,該下跪就下跪,一口一個主公,在其位謀其政,這一點做的非常到位;

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幫助劉備完成「以天下蒼生為念」的遠大志向,劉備稍有懈怠,諸葛亮會明確指出,並不因為劉備是老闆而唯命是從溜須拍馬;

面對關羽、張飛的刁難:

諸葛亮深知二人有抵擋萬軍之勇,但這樣的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服管。

諸葛亮善「借力使力」,不聽我的,但你們聽劉備的,特殊時期,用劉備的權力(劍印)來管住你們;

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諸葛亮與你關張而人並非同一個領域的,性格上也並不惺惺相惜,不主動拉關係,只要工作上能配合的好就行;

關羽、張飛對諸葛亮不服氣,諸葛亮並不生氣,也不放在心上,更不反擊,淡定自若泰然處之,用實力來說話。

面對曹軍壓境,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首先,對博望坡的地形了如指掌,狹窄的地形,兩旁草木叢生,這樣的地形用火攻是最佳的方式;

其次,深知曹操。

曹操此次派夏侯惇引10萬大軍前來進犯,是想探探諸葛亮的才華,並且用「軍中無戲言」激發夏侯惇的鬥志,夏侯惇在此戰中必會全力以赴;

再次,對夏侯惇的性格了如指掌。

夏侯惇為曹軍大將,但空有匹夫之勇,狂妄自大且立功心切。

誘敵深入是最好的辦法,趙雲誘敵不成不成,用劉備引誘之,不可不謂「膽大心細!」

4

知書達理,讀了諸葛亮,才真正明白這4個字的含義。

怪不得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書,是知識的輸入;實踐,是知識的輸出。

輸入是手段,輸出才是目的,諸葛亮開闊的心胸、豁達的性格、縝密的思維、膽大心細的作風,就是在這一入一出之間釀造而成的吧!

老媽經常說我,那麼多年的墨水白喝了,是有道理的,上善若水、虛懷若谷,這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火燒新野,三國鼎立之基也

孫權破了黃祖,劉表便請劉備到荊州議事。劉表因年老多病,便想將州內事務託付劉備管理。可是劉備堅決不肯。孔明問劉備為什麼推辭,劉備說他不願乘人之危。孔明感慨道∶"劉備真是仁慈之主啊!"曹操派夏侯惇領...

河南新野:劉備三顧茅廬

經軍師徐庶和隱士司馬徽的力薦,劉備同關羽、張飛來到隆中,找到了臥龍岡,拜訪諸葛亮。沒想到諸葛亮一早就出門了。劉備打聽先生的去處和歸期,童子回答:「先生蹤跡不定,也不知歸期。」劉備惋惜不已。張飛說...

張遼後面的夏侯惇一聽,懂的,諸葛亮操琴

 三將立即點兵出發。一面大纛旗上寫得清楚:「大漢丞相帳前左護衛、二虎將、頭隊正先鋒」,正中斗大一個「張」字。張遼就在大旗之下上馬提刀。在他後面,大旗上寫著:「大漢丞相帳前右護衛、痴虎上將」,中...

三分天下,諸葛亮第一步就走錯了!

隆中對,天下分。天下三分,諸葛孔明,功不可沒。建安十二年(207年),也是劉備在荊州劉表處寄居的第七個年頭,這一年,劉備的第一參謀,大孝子徐庶,他老母親被曹操請到了許昌,並謊稱徐母病危,徐庶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