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帳下能征善戰的「五子良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五子良將"之說於陳壽所著的《三國志·魏書》。
其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此「五子」即為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車騎將軍張郃、後將軍徐晃。
于禁最號毅重,張郃巧變為稱,樂進以驍勇顯名,張遼果敢沉穩,徐晃以嚴謹著稱。
-
前將軍張遼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本姓聶,西漢聶壹的後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
張遼年輕時,曾經做過郡吏。
東漢末年,因其武力過人被召為從事。
昔從屬丁原、董卓、呂布。
198年,呂布在下邳兵敗後,張遼率部投降曹操。
張遼隨曹操四處征討,戰功累累。
與關羽同解白馬之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斬烏丸單于蹋頓於柳城,又討平梅成、陳蘭爭賊寇。
曹操赤壁之戰敗退,獨任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成功擊退孫權十萬大軍,張遼一戰威震江東,名聲大噪。
黃初三年(222年),孫權復叛,張遼帶病徵討,卒於江都,卒年五十四歲,諡曰剛侯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張遼一生幾乎全部在戰爭中度過,為曹操統一北方南征北戰,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
直到晚年,依然還帶病徵戰。
-
右將軍樂進
樂進(?-218年),字文謙,陽平衛國(今山東莘縣)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樂進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
公元194年(興平元年),樂進從擊呂布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蕤於苦縣,都是先登陷陣而有功,封廣昌亭侯。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樂進與于禁渡河攻獲嘉,歸還後,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于瓊。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樂進從平荊州,留屯襄陽。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進擊關羽、蘇非等人,皆擊退其眾。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從征孫權,假進節。
曹操回師後,留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樂進逝世,諡曰威侯。
樂進容貌短小,作戰勇猛,因膽烈跟隨曹操,多次有先登之功。
陳壽評曰:「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鑒其行事,未副所聞。
」
-
左將軍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
三國時期魏國武將。
于禁是由王朗推薦給曹操的,拜軍司馬,此後,隨曹操經久善戰,克徐州,、征黃巾、斬四將、破張繡、擒呂布、平反叛等等。
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昌豨投降曹操後再次反叛,曹操派遣于禁征討,昌豨與于禁是舊交,昌豨投降諸將皆以為昌豨已降,當讓曹操處置,唯于禁不念舊情堅決斬昌豨。
(自臨與昌豨決別,隕涕而斬之)。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于禁遷為左將軍。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于禁與龐德在「水淹七軍」的戰役中兵敗關羽,于禁投降,龐德為名節,不降被關羽處斬,曹操得知後,哀嘆良久,說:「于禁跟從我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
公元221年(黃初二年),孫權遣于禁回魏國後,遭受他人的嘲笑,于禁拜謁曹操的陵墓時,見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的畫像羞愧得病而死。
陳壽:「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
」
三國降將無數,唯獨于禁遭受千載罵名,晚節不保,他也算戰功赫赫,然其功過卻不能抵,可悲可嘆啊!
-
征西車騎將軍張郃
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
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入袁紹帳下,官渡之戰後投降曹操,此後,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
219年,夏侯淵迎戰劉備軍於定軍山,戰死後,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解救全軍於危機中。
曹丕稱帝後,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而破吳。
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
因功升征西車騎將軍。
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
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陳壽:"郃識變量,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
-
後將軍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楊(今山西洪洞東南)人。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徐晃原屬車騎將軍楊奉帳下士兵,鎮壓黃巾起義官拜騎都尉,曾保護漢獻帝東行,有功。
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
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
曹丕稱帝後,徐晃被加為右將軍,於公元227年病逝,諡曰壯侯。
徐晃一生儉樸,對自己約束很嚴,每戰有功,卻很少請賞,時有「不得晌,屬徐晃」讚美他高貴的品格,他是曹魏政權的開國元勛,也是我國古代的優秀戰將。
陳壽:「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性儉約畏慎,將軍常遠斥候,先為不可勝,然後戰,追奔爭利,士不暇食。
」
現代人將「五子良將」也稱為「魏五子」,並且很多時候將「魏五子」與「蜀五虎(關張馬黃趙)」進行戰力和功績比較,小編認為,從單兵作戰能力來講,「五虎上將」的能力是超出「五子良將」的,因為無論是哪個武力行榜上,「魏五子」均沒有一人列席前十位,所以單從武力上講,「五虎上將」更勝一籌,但是軍事水平並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單槍匹馬,論謀略,排兵布陣上,「五虎上將」怕是不及「五子良將」。
(個人愚見,不喜勿噴)。
然則他們的軍事水平雖有差異,但是在各為其主的功勞上都可謂戰功赫赫,在中國歷史上都留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關羽水淹七軍,為何龐德戰死而于禁投降?
大家都知道,三國蜀漢有五虎上將(其實這是演義杜撰),而魏國則有五子良將(這可是史記有載)。這五將分別為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而這五人中於禁是被黑的最慘的一個,因為他曾經投降過。可是張遼、...
國漫鎮魂街中國風十足,三國曹魏五子良將歷史知多少?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跡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
曹操手下大將武力值最高的六人,徐晃居第六第二名你應該不知道
第六、徐晃徐晃,字公明,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
三國演義里,曹魏集團的哪些名將,曾有過投降記錄?
1. 張遼張遼是曹營五子良將之一。張遼武藝高強,據關羽評價,其武藝不在關張之下(當然實際上沒那麼強)。更重要的是,他極有大將之風。治軍嚴謹,遇事冷靜,處於危機時又極富膽略。張遼初時從賊,在呂布手...
曹操後人祭祀的十大外姓名將,一位擊敗關羽,一位威震江東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曹魏的宗廟在曹操生前封土建國,建立魏社稷的時候就建立了,不過當時的標準還是諸侯的四廟制,晚至明帝景初元年,魏宗廟才正式「改組」為《周禮》規定天子使用的七廟制。曹魏是以法家寒族為...
助曹操逐鹿中原的五子良將,誰才是第一
「五子良將」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將軍,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將這五個人列為一傳,在進行總評時說:「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
曹魏五子良將(三國志篇)
曹魏五子良將和蜀漢的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相比,曹魏的五子良將似乎我們對他們還是比較陌生的,本次報導就向大家介紹曹魏的五位異姓虎將,其實曹魏的五子良將的實力同樣強勁,雖然比不上蜀漢的五虎上將,但...
蜀漢五虎上將世人皆知,曹魏方面卻更有戰功赫赫的五子良將,而唯于禁最為悲情
五虎上將,指漢末三國時期,跟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五位將軍。分別為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陳壽最早作《三國志》時,將五人並列合為一傳,但還並未提出五虎上將的概念,而後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
你可知道魏五子,他們的勇猛不在五虎上將之下!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五子良將之所以被稱為五子良將是因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的史學家陳壽所撰寫魏書卷十七時...
你可知道曹魏五子良將都是誰,都為曹操作出了什麼貢獻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利中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因為當時曹操在行軍作戰是經常用這五個人做先鋒,撤軍的時候也經常讓他們五個人斷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