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水淹七軍,為何龐德戰死而于禁投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都知道,三國蜀漢有五虎上將(其實這是演義杜撰),而魏國則有五子良將(這可是史記有載)。

這五將分別為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而這五人中於禁是被黑的最慘的一個,因為他曾經投降過。

可是張遼、張郃、徐晃也是降將,大家都覺得情有可原,為什麼于禁投降了,而且是投降了戰無不勝,威震華夏的關二爺就被人唾棄呢?就連他的老闆曹操都慨嘆:于禁跟了我三十年,怎麼到了臨危之際,卻還不如龐德呢。

難道于禁真的是一個貪生怕死之徒嗎?

我們先來看看于禁的履歷,五子良將中,只有樂進于禁是曹操的元兵,從一開始就追隨曹操。

在曹魏創業之初履歷戰功: 破呂布二營,破高雅,斬劉辟、黃卲,斬橋蕤等四將,宛城遇襲後負責殿後,斬眭固,以二千兵馬守延津拒袁紹,甚至與樂進率少量兵馬,攻破袁紹幾十個據點,使得曹操在黃河北岸立穩了腳跟,為之後的曹袁對決打下了基礎;攻破杜氏津,在曹袁相持階段打破僵局,平東海叛,降梅成,後督運糧草,奪朱靈兵。

一個從普通士兵通過刷戰功一步步爬到將軍,一個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人,能是一個怕死之徒嗎?

我們再來說下於禁戰敗的背景,公元219年,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圍樊城,曹操派于禁率七軍前往支援。

八月,天降暴雨,關羽利用水勢,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梁縣、陸渾、郟縣百姓起義反叛曹操響應關羽,許都以南地區百姓也紛紛遙受關羽印號,為之支黨,關羽威震華夏。

當時,樊城守將曹仁打算突圍,曹操廷議是否遷都,以避關羽之鋒。

于禁,只是被俘而已,並未投降。

可是為何大家都罪之與禁呢?

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龐德。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關羽水淹七軍,軍心潰散之際,龐德做了什麼。

斬殺逃兵,力戰關羽。

因龐德原為馬超手下,馬超當時為劉備效力,於是關羽打算勸降,可是龐德不從,力戰而被關羽所斬。

龐德為啥不降?龐德也不是沒有降過,可這次為什麼不降?龐德剛降曹操不久,備受猜忌,如果再投降關羽,他肯定無法在魏國立足,他的家眷都在曹魏,必會被曹操清算。

而于禁則不一樣,一來於禁此時已遲暮之年,已沒有殺身成仁那種年輕人的憤青氣,二來他是曹操的心腹之臣,只要不投降,回去了曹操也不會怪罪自己,即使不能當大官,至少也是衣食無憂的。

可惜,等他回去的時候,曹操已經掛了,後繼者曹丕又是個心量狹小之人,數次羞辱他,最後于禁不堪羞辱而病死,嗚呼哀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子良將中,是誰最厲害

大家好,小編今天要和大家來討論一個話題,那便是在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曹魏集團軍裡面赫赫有名的五子良將到底誰是最厲害的,也許大家都只知道五虎上將,但是五子良將在曹魏集團軍裡面,亦是如同蜀漢的五虎...

三國時期曹魏的五子良將最後的結局如何

五子良將是三國時期魏國的五位傑出軍事將領。這五人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以及徐晃。《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撰寫魏書部分的時候,將這五位將軍合在一起做傳,並且評價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

曹操帳下能征善戰的「五子良將」

"五子良將"之說於陳壽所著的《三國志·魏書》。其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此「五子」即為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車騎將軍張郃、

助曹操逐鹿中原的五子良將,誰才是第一

「五子良將」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將軍,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將這五個人列為一傳,在進行總評時說:「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

魏國十虎將

 三國時曹魏名將,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不但曹姓、夏侯姓人才輩出,外姓將領更是國士之才。正是因為有了這麼多名將的存在,赤壁之後魏武才敢和蜀吳同時三線作戰而不落下風。...

三國時期魏國的十虎上將是誰

No.1悍將無敵-- 夏侯惇[字 元讓] 《三國志 夏侯惇傳》中記載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太祖自徐州還,惇從征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復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