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五子良將(三國志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曹魏五子良將
和蜀漢的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相比,曹魏的五子良將似乎我們對他們還是比較陌生的,本次報導就向大家介紹曹魏的五位異姓虎將,其實曹魏的五子良將的實力同樣強勁,雖然比不上蜀漢的五虎上將,但是差距也是很小的。
我們都知道,曹魏名將如雲,異姓最著名而且被陳壽《三國志》安排在同一卷的,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根據《三國志》記載,「是時,張遼與于禁,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太祖每征伐,咸遞行為軍鋒,還為後拒」(曹操每次打仗,他們五人都交替擔任進攻時的先鋒或是撤退時的斷後。
)堪稱曹魏異姓將軍的五虎上將。
5. 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人(今為山西省洪洞市)。
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
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
曹丕稱帝後,徐晃被加為右將軍。
根據《三國志》記載,徐晃生性節儉謹慎,帶兵時常在遠處設置偵查人員,先使自己處在不可被打敗的有利條件下,然後再和敵人交戰,所以勝率比一般將軍都高。
4.張郃
張郃,字儁乂,河間莫人(今為河北省任丘市)。
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
此後,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
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
215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
後任蕩寇將軍。
219年,從夏侯淵迎戰劉備軍於定軍山,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
後屯陳倉。
曹丕稱帝後,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
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
因功升征西車騎將軍。
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
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3.于禁
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今為山東省泰安市)。
于禁起先是鮑信的手下,後來鮑信被黃巾軍殺死於禁就跟了曹操,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憑戰功升遷至左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西元219年),曹操在長安,派曹仁到樊城討伐關羽,又派于禁協助曹仁。
秋天,下大雨,漢江漲水,于禁等七軍都被淹沒。
于禁和眾將登上高處望著大水,毫不退避。
關羽乘著大船衝到近處攻打于禁等,于禁於是投降,只有龐德堅守氣節最後戰死。
曹操聽說這些後,哀嘆了很久,說:「我認識于禁三十年了,他為什麼在面臨危險身處危難時,反而趕不上龐德呢!」後來孫權擒獲關羽,俘獲了關羽的部下許多人,于禁於是又投降了吳國。
魏文帝曹丕即位後,孫權自稱潘臣,派于禁回魏國。
文帝接見於禁,于禁鬍鬚頭髮雪白,面容憔悴,流淚叩頭。
文帝按照荀林父、孟明視的先例安慰他,任命他為安遠將軍。
想要派他出使吳國,先讓他從北邊到鄴城祭拜高祖陵。
文帝派人提前在陵屋上畫了關羽戰勝、龐德憤怒、于禁投降的情景。
于禁見了,羞愧憤怒,發病而死。
2.樂進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今為河南省清豐縣)。
《三國志》記載樂進身材矮小,以膽識英烈而跟從曹操,隨軍多年,南征北戰,戰功無數。
從擊袁紹於官渡,力斬淳于瓊,又從擊袁譚,袁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
後來與張遼,李典一起防守合肥,憑戰功升遷至右將軍。
1.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今為山西省朔州市)。
張遼堪稱曹魏麾下異姓將軍中的第一虎將,他當年率領八百名士兵與東吳孫權大戰於逍遙津,可謂盪氣迴腸,後來張遼去世的時候,魏文帝(曹丕)下詔說「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
三國時期魏國的十虎上將是誰
No.1悍將無敵-- 夏侯惇[字 元讓] 《三國志 夏侯惇傳》中記載沛國譙人,夏侯嬰之後也。年十四,就師學。人有辱其師者,惇殺之,由是以烈氣聞。太祖自徐州還,惇從征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復領...
助曹操逐鹿中原的五子良將,誰才是第一
「五子良將」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將軍,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將這五個人列為一傳,在進行總評時說:「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
你可知道曹魏五子良將都是誰,都為曹操作出了什麼貢獻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利中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因為當時曹操在行軍作戰是經常用這五個人做先鋒,撤軍的時候也經常讓他們五個人斷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