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五虎上將世人皆知,曹魏方面卻更有戰功赫赫的五子良將,而唯于禁最為悲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五虎上將,指漢末三國時期,跟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五位將軍。
分別為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陳壽最早作《三國志》時,將五人並列合為一傳,但還並未提出五虎上將的概念,而後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將,並在文學作品、歷史書籍、個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記錄,在民間更是以藝術的形式被廣為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五人的人物順序也出現各種版本的改變。
清乾隆皇帝主持修訂的《四庫全書》也將五虎收錄。
而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
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
五子良將先後跟隨曹操的時間不同,樂進、于禁加入曹操的時間最早,其次是徐晃、張遼,最後是張郃,而早期五子良將的戰績也多是在進攻時被任命為先鋒,撤軍時負責斷後所得到的。
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跡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
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
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
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
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
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
濡須之戰後,曹操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
張遼多次擊退孫吳進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戰,張遼率800將士衝擊孫權的十萬大軍,打到了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
後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
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
張遼為歷代推崇,並成為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曹丕登基後,仍令張遼守御孫權。
黃初二年(221年),張遼屯駐雍丘,染病。
張遼大病期間,孫權依舊對其非常忌憚。
黃初三年(222年),張遼不負眾望,抱病擊破吳將呂范。
同年在江都病逝,諡剛侯,享年五十四歲。
陳壽撰寫三國志時,稱他為「五子良將」。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東楊(今山西洪洞東南)人。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本為楊奉帳下騎都尉,楊奉被曹操擊敗後轉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勳,參與官渡、赤壁、關中征伐、漢中征伐等幾次重大戰役。
樊城之戰中徐晃作為曹仁的援軍擊敗關羽,因於此役中治軍嚴整而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
曹丕稱帝後,徐晃被加為右將軍,於公元227年病逝,諡曰壯侯。
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
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後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
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
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
後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
此後,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
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
215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
後任蕩寇將軍。
219年,從夏侯淵迎戰劉備軍於定軍山,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
後屯陳倉。
曹丕稱帝後,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後與夏侯尚圍攻江陵。
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
因功升征西車騎將軍。
太和五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張郃統領眾將到略陽迎擊,諸葛亮退守祁山,張郃追到木門谷,箭矢射中了張郃右膝,張郃陣亡,據《魏略》記載,是司馬懿強行命令張郃追擊。
朝廷賜給他壯侯的諡號,兒子張雄繼承了他的爵位。
張郃征戰多年,屢立戰功,明帝分給他食邑,封他的四個兒子為列侯,賜給他的小兒子關內侯的爵位。
樂進(?-218年),字文謙,陽平衛國(今河南清豐)人。
東漢末年名將。
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
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于瓊。
又從擊袁譚、袁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
不久樂進別擊黃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
從平荊州,留屯襄陽,進擊關羽、蘇飛等人,擊退其眾,南郡諸郡的山谷蠻夷都前往樂進處投降。
後來從曹操征孫權,假進節。
曹操回師後,留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
又以樂進數有軍功,遷右將軍。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逝世,諡曰威侯。
後世將其與張遼、張郃、于禁、徐晃並稱為曹魏「五子良將」。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
三國時期魏國武將。
本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繡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
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後投降,致使晚節不保。
關羽敗亡後,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遣還于禁回魏,同年自愧而死,諡曰厲侯,有一子於圭。
五子良將中,張遼為良將之首,其文韜武略,明兵法,曉地理,將士用命,軍法嚴明,是魏國出了名的大將。
而其中的于禁,其遭遇卻令人同情悲嘆。
三國人物名號中,誰的名號最霸氣?
水泊梁山上的好漢各自有著獨特的標籤--綽號,他們或是以技能為號,或是以神獸為號,或是以古人為號,凡是差不多搭得上邊的,以人物相匹配的,都是用來做了揚名江湖的「萬」。三國歷史人物雖然不用行走江湖,...
五子良將誰掌握的兵權最大?
蜀漢有五虎將,對應著曹魏便有了五子良將。其實這並非當時已有的稱呼,而是在《三國志》出現之後,人們進行的總結和演義。陳壽在著史時,將關張馬黃趙並傳,又稱關羽和張飛是「世之虎臣」,於是有了五虎將的稱...
曹操五子良將,誰最厲害?誰是五子之首?
曹操的五子良將,按照《三國志》給他們作傳的順序排列,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這五個人都能征善戰,功勳赫赫,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在曹操時代,注意,這裡只說在曹操時代,這五員大將,最厲害...
曹操後人祭祀的十大外姓名將,一位擊敗關羽,一位威震江東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曹魏的宗廟在曹操生前封土建國,建立魏社稷的時候就建立了,不過當時的標準還是諸侯的四廟制,晚至明帝景初元年,魏宗廟才正式「改組」為《周禮》規定天子使用的七廟制。曹魏是以法家寒族為...
你可知道魏五子,他們的勇猛不在五虎上將之下!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五子良將之所以被稱為五子良將是因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的史學家陳壽所撰寫魏書卷十七時...
三國時期曹魏的五子良將最後的結局如何
五子良將是三國時期魏國的五位傑出軍事將領。這五人分別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以及徐晃。《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在撰寫魏書部分的時候,將這五位將軍合在一起做傳,並且評價道:「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
三國中到底有多少姓張的名將,唯獨這五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中國,張姓自古就是大姓,清河張氏為其源頭,其起源大多也能夠考證。現在張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有8750.2萬人。一個姓氏的人口多,出的名人也就更多,比如三國時代就有不少張姓名將,其中下面五位...
助曹操逐鹿中原的五子良將,誰才是第一
「五子良將」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將軍,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將這五個人列為一傳,在進行總評時說:「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
曹魏五子良將,最後一個沒骨頭,後世評價:丟人!活該這樣的下場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西漢時馬邑之謀的發起者聶壹的後人。曾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的領導下,恪盡職守。呂布敗亡後,張遼歸屬曹操,隨曹...
五子良將實力排名,張郃只能排第三?第一名至實歸!
三國時期,以曹操的實力最大,孫權次之,劉備最差,但是劉備憑藉自己才德成功吸引了五虎將的來臨,蜀國實力大漲,於此相對,曹操也有五子良將,他們分別是張遼,徐晃,張郃,樂進和于禁,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
你可知道曹魏五子良將都是誰,都為曹操作出了什麼貢獻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利中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因為當時曹操在行軍作戰是經常用這五個人做先鋒,撤軍的時候也經常讓他們五個人斷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