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湖南一師對毛主席影響最大的老師!四個月拜訪20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關於湖南一師,毛主席曾經這樣說:「我讀書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師範,我的知識,我的學問是在一師打好了基礎。
一師是個好學校。
」以往人們在提起這一時期對毛主席影響較大的老師時,一般首先會想到楊昌濟,或者徐特立。
其實,仔細挖掘相關史料會發現,真正影響毛主席此後人生道路的老師,另有其人!
他,就是——黎錦熙。
毛主席曾在一封書信中說:「弟自得閣下,如嬰兒之得慈母。
」
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是在1915年4月。
當時,黎錦熙等人創辦了宏文圖書編譯社,租下長沙李氏芋園(即李星沅公館),而毛主席經常出入芋園,很快相識。
從這時開始,兩人關係變得極為密切,交往十分頻繁。
四個月後,黎錦熙到北京教科書編纂處工作。
就在這短短的四個月內,主席竟然先後拜訪黎錦熙高達20次!隨後的五年間(1915—1920年),兩人始終保持書信聯繫,如今完整保留下來的毛主席寫給黎錦熙的書信就有6封,這在與其他老師的書信中絕無僅有!
那麼,黎錦熙究竟在哪些方面影響了毛主席呢?一曰讀書門徑;一曰革命路徑,要皆毛主席成就大業的重要品質!
黎錦熙雖然僅比毛主席年長3 歲,但他在讀書和治學方面確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方法。
毛主席與他接觸不久,即感慨道 :「其言若合,而條理加詳密焉,入手之法,又甚備而完。
吾於黎君,感之最深,蓋自有生至今,能如是道者,一焉而己。
」
當時,毛主席正處於「為學無頭序」時期,而在黎錦熙指導下,治學可謂豁然開朗、茅塞頓開,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說:「生平不見良師友,得吾兄恨晚,甚願日日趨前請教。
」
事實證明,毛主席這一說法是發自內心的。
從1915年4月在芋園與黎錦熙第一次見面,到1915年9月黎錦熙赴京任職,毛主席只要一有時間就去芋園黎錦熙住處請教治學之道。
黎錦熙的日記,是最好的證明。
4月4日:「毛澤東來。
閱其日記,告以讀書方法。
」4月11日:「蕭旭東、毛澤東及熊光楚至,講讀書法。
」4月25日:「毛澤東來,告以在校研究科學之術。
」5月2日:「與滌凡、澤東話學問事。
」5月9日:「毛澤東至,稍話讀書事。
」7月11日:「學生陳同毛來,問小學功夫做法。
」7月13日:「與毛、陳兩生說讀史法。
」7月15日:「與毛生說研究法。
」7月19日:「與毛、陳兩生說讀書自習法。
」7月21日:「與兩生講學,告以讀《繕性》一篇,以自試其思考力及學識程度。
」8月8日:「與澤東談學政,以易導為佳。
」8月11日:「與澤東久談讀書法,謂須與校課聯貫。
」8月15日:「一師澤東、章甫至,為論讀書法於焜甫處。
」8月29日:「旭東、澤東至,談學頗久。
」
如此頻繁地請教、論學,可見毛主席對黎錦熙的敬重與敬仰。
換句話說,毛主席真正窺得讀書門徑,正始於此。
1915年9月16日,毛主席曾給好友蕭子升寫了一封長信,詳細記載了黎錦熙對他治學的指導。
黎錦熙治學博大精深,在語言學、文字學、詞典學、語法學、修辭學、教育學、目錄學、方誌學、佛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和豐富的著述,此時對毛主席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主張「通為專之基,新為舊之基」的治學方法。
當時,毛主席特別愛讀古代經籍,對於其他知識並不感興趣,想效仿康有為、梁啓超,先治舊學,再治新學,先專門,後通博。
黎錦熙則「不以為然」,明確指出:一個有志於成為政治家、事功家的人,必須具有通識。
「通識」二字,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不能局限於一門學問,要通曉百科;一是不能局限於古代經籍,要通曉現代知識。
為此,黎錦熙推薦毛主席閱讀斯賓塞的《群學肄言》一書。
讀完後,毛主席」撫卷嘆曰,為學之道在是矣」!
毛主席後來博覽群書,成就大業,顯然在這一時期就已打下基礎,而追溯源頭,則黎錦熙教導是也!
此外,黎錦熙不僅是個教育家,還是一個社會改革家,參與過辛亥革命,創辦過《湖南公報》等。
當時,宏文圖書編譯社成立了哲學研究小組,指導老師是楊昌濟和黎錦熙。
楊昌濟推薦的書目大都屬於哲學、倫理學方面,而黎錦熙推薦的書目則多為社會學方面。
毛主席在他指導下,閱讀了大量社會學書籍,還常常在一起「久談改造社會事」。
至1917年,毛主席得出結論,要想改造社會,必須「集合同志,創造新環境,為共同的活動」,於是新民學會正式成立。
新民學會,是毛主席成就大業的真正起點,他選擇的這條救國之路,與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派迥然不同,後者走得是上層文化路線,毛主席走得則是下層社會路線。
這一路線的確立,顯然與黎錦熙的指導密不可分!
1915年9月,黎錦熙北上時,毛主席曾感嘆:「蓋舉世昏昏,皆是斫我心靈,喪我志氣,無一可與商量學問,言天下國家之大計,成全道德,適當於立身處世之道。
」黎錦熙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後來,他們就通過書信聯繫,繼續交流治學、救國方法等。
眾所周知,毛主席當時湖南創辦了《湘江評論》,產生重要影響。
這一想法,也受到黎錦熙的影響。
從湖南一師畢業後,毛主席曾兩次進京,都去拜訪過黎錦熙,「談報事及世界問題」。
這裡的「報事」,就是指的創辦《湘江評論》。
報紙出版後,每一期都必定寄給黎錦熙。
關鍵是,毛主席第二次進京時,正處於思想低潮期,不知道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用毛主席自己的話說,就是:「現在我於種種主義,種種學說,都還沒有得到一個比較明了的概念。
」恰恰是在黎錦熙的指導下,毛主席再次找到努力方向。
這個方向為:「第一要采定一種社會主義,改造社會,從根本上解決政治問題」,「第二要綜合地創造一種自己受用得著的哲學」,「第三就是分工,雖然都搞教育,但還要細分,以便在專業上提高自己水平,才有把握打破現狀,富有革命性(例如我從『文字語言』的改革運動著手,他從學校工作中進行思想政治運動)。
」
黎錦熙的指點,對於毛主席實現從無政府主義、空想社會主義到馬克思主義的轉變,實現從教師到職業革命家的轉變,顯然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1920年4月11日,毛主席離開北京,此後的30年里,再也沒到過北京。
離開北京後,毛主席一步步走上了職業革命家的道路,而黎錦熙則潛心學術,與政治漸行漸遠。
兩人之間,基本沒有聯繫。
直到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率領中共中央機關進駐北京,3個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再次見到自己的老師。
儘管一別多年,但時間並沒有增添兩人之間的陌生感。
毛主席後來曾說:「在我們進城不久的一段時間裡,只要有空,我就一個人跑到黎錦熙先生家裡去聊天。
黎錦熙先生是一位很有學問的教授。
他不僅是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而且是一位著名的文字學家,我很佩服他。
因此我很喜歡和他聊天,因為和他聊天能得到有益的收穫。
」
祥說:求學路上,得遇良師,是一件極為幸福的事情!求學路上,得遇良師,是一件極為幸福的事情!求學路上,得遇良師,是一件極為幸福的事情!(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毛主席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他自己「偏不」這麼做
自古英雄出少年,自古領袖多怪癖。雖然很多人在學生時代不能做到「為中華崛起而讀書」,但也至少不會「初一打和尚,十五揭房蓋」。1914年2月至1918年6月,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不過在此期間的...
毛澤東在豆腐池胡同的愛情時光
楊昌濟故居位於東城區豆腐池胡同15號(原9號)。就是在這裡,毛澤東「遇上並愛上了楊開慧」,兩人牽手走到了一起。楊昌濟故居為一座兩進院落,大門開在東南角,院子全長約30米、寬12米。前院有南北房各...
中日 之間的差距就在於這個人
1914年,這位蔣志清青年,車中悶坐無聊,「深思看陽明格言」,突有所悟,全身一震,遂將「志清」之名改為「中正」。「中正」出自王陽明心學之「大中至正」。蔣中正之字號,正是「介石」。「突有所悟、全身...
毛主席讀書勝過吃飯睡覺,他多次退學自修,為何在一師持久求學
向敬之毛澤東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他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毛澤東父親毛順生聰明能幹,善於經營,不但還清了繼承的一大筆債務,還精打細算掙個一個殷實家底,這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