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神」劉玄德的最後一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史上,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國時期三大戰役的夷陵之戰均以以弱勝強成為軍事史上的典例,這三大戰役都採用了火攻,並且正是這三把火而燒出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書生妙計燒連營,先主託孤白帝城」,然而夷陵之戰果真是以弱勝強,當真是一把火燒光了蜀軍精銳?其實這些都有待商榷。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要深入分析夷陵之戰,還得將目光放回孫劉聯盟結成之時。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劉迫於曹操大軍的壓力而結成軍事同盟,而後大敗曹軍於赤壁。

大戰過後,一個關乎兩家發展前途甚至是否能完成統一大業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荊州的歸屬權。

早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魯肅就提出來一套戰略方案:「為將軍計,唯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勢。

規模如此,亦自無嫌。

何者?北方成多務也。

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三國志•魯肅傳》)後來諸葛亮在其著名的《隆中對》里為劉備謀劃:「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三國志•諸葛亮傳》)肅、亮二人所謀之劃何其相似,其核心都圍繞著先取荊州之地。

那曹孫劉為何都虎視荊州?因為荊州位於長江中游,處於長江中游水網之中,主要為平原、丘陵地帶,漁業、農業比較發達。

溯游而上可取蜀地,沿江而下可搗建業。

而要想馳騁於荊襄,必須要組建強大的水軍,赤壁大戰後,曹操無力爭荊州,於是孫劉之間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爭奪戰。

值得注意的是,赤壁之戰後東吳有一場流產的軍事行動。

那時的劉備只有荊州南邊四個郡,並被周瑜遏制在長江南岸,夷陵至江陵一線牢牢掌握在東吳手裡,具有西入蜀地的條件。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詣京見權:「乞與奮威俱進,取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足戚)操,北方可圖也。

」(《三國志•周瑜傳》)從周瑜的謀劃來看,自赤壁之戰結束後他對天下局勢有著深刻的認識,胸懷統一天下之志,並為孫權規劃好了東吳的發展方向。

另外即便作為武將的甘寧也曾向孫權陳計:「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

」(《三國志•甘寧傳》)可不久周瑜就英年早逝甘寧也過早去世。

正因為周瑜、甘寧的早逝,東吳攻打西川的謀劃才會擱淺,當初周瑜、甘寧勸孫權打益州時,孫權曾與劉備商議,探其想法,不料狡猾的劉備卻認為這是破壞孫劉聯盟,虛偽的稱「且備與璋托為宗室,冀慿威靈以匡漢朝《資治通鑑•卷六十七》」。

同時派出軍隊扼守不讓吳軍進軍益州,於是劉備自己獨自進軍得了益州,孫權終於看透了劉備其人的本質,大罵:「滑虜,乃敢挾詐如此!」《資治通鑑•卷六十七》之後的魯肅,對劉備的策略有所調整,更是失誤的借給劉備土地。

筆者認為這為孫權之後攻打荊州,與劉備決於猇亭埋下了伏筆。

荊州的問題解決不了,孫權的統一大業便實現不了,及至孫權又得了交州完全霸有南方同時試圖北伐,數次交戰於合肥,卻都以失敗收場,這也讓孫權充分了解到國際形勢和自己的軍事素質,更堅定了奪取荊州的決心。

魯肅既沒,呂蒙代之。

呂蒙年輕時便跟隨周瑜東征西討,屢建戰功,深受周瑜的感染,走馬上任後就上書孫權:「征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關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

」(《三國志•呂蒙傳》)呂蒙此次建議說到了孫權的心坎里,孫權所慮者唯曹操也,呂蒙這番話不禁使其想起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領號稱四十萬步騎南下,自己卻以七萬之兵相據月余,曹操不能勝,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如劉景升兒子,豚犬耳!」(《資治通鑑•卷六十六》)孫權思量後,認為呂蒙所說極是,東吳完全有實力統一南方最後與曹操爭奪中原。

孫劉聯盟的脆弱、劉備集團的迅速膨脹、孫權一匡寰宇的志向等種種因素交織起來,終於使孫權與劉備撕破臉兵戎相見。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遣呂蒙襲殺關羽,奪回荊州,多年夙願終於實現。

有人認為,到此時孫權已心滿意足而苟安一隅,但筆者認為,這恰恰是孫權準備爭奪天下的開始,且看奪荊州之後孫權所作的布置:遷治所於公安後又遷於鄂;向魏進貢稱臣,向中原購買馬匹以組建步騎陸軍準備進取益州;以陸遜為將,進駐夷陵,以周泰為漢中太守,進圖漢中,又以劉璋為益州牧而駐軍秭歸。

(《中國歷代戰爭史》台灣三軍大學編)面對東吳的威脅,劉備似乎並不警覺,而是忙著稱王、稱帝,導致了關羽之敗。

劉備這種「小富即安」的狀態使其失去了一爭天下的可能。

直到部下孟達以上庸地區降魏,兵鋒直指漢中和益州時,劉備才感覺到了威脅,開始著手東征。

那孫權何故遲遲不進兵益州?期間東吳許多變故,曹操死其子曹丕竄漢,東吳需要重新鞏固對魏外交策略,面對新的魏國皇帝需要在利益上有磨合時間;不幸的是東吳主帥呂蒙早逝,東吳一下失去擎天之柱不敢貿然進兵,況且步騎陸軍還沒有組訓到位。

現在的問題不是劉備能不能統一天下匡扶漢室的問題了,而是他能不能苟安西南即將面臨生死決戰了。

劉備重要的謀臣諸葛亮在這期間態度較為曖昧似乎他也認為荊州有必要再次收回好為以後進軍中原作準備,諸葛亮抱著僥倖心理同時也料想劉備此去不會吃敗仗,故而沒有再三勸阻,直到聞訊劉備兵敗才嘆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三國志·法正傳》諸葛亮將責任推到死人身上,可見對於夷陵之戰他是沒有盡到責任的。

所以,劉備忍痛咬牙打出為關羽報仇的口號開始東征,此時是黃初二年章武元年七月,距離關羽之死已經過去一年半的時間,故筆者認為劉備雖帶有復仇雪恥之意,但實為理性思考後的舉動,是為了鞏固蜀漢新政權的被動之戰。

正如劉曄為曹丕的分析那樣:「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疆,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

」(《三國志•劉曄傳》)就目前論實力,劉備根本不足以滅吳,就連收復荊州都難以實現,所以劉備東征只想點到為止,象徵性收復些失地,迫使孫權重新與自己結盟。

不幸的是正當集結部隊之時,劉備手下大將張飛為部下所害,可謂出師不利。

至於劉備究竟能帶多少部隊東征這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因為關乎到夷陵之戰所謂以弱勝強的結論能否成立。

筆者認為蜀軍能參加東征的部隊應當在五萬至六萬之間,當年劉備入川之時所帶荊州兵以及後來諸葛亮所領援軍應在四萬左右,在得到劉璋援助和兵不血刃占領成都後得到益州兵應在五萬左右,接著北上征張魯而得漢中,蜀軍除關羽的荊州部隊其人數當在十萬以內,當然已將戰鬥減員算在內了。

要知道,後來經諸葛亮治蜀後,蜀漢人口不過94萬而部隊規模為十萬,所以此時劉備的蜀軍只可能少於十萬而不會多於十萬。

那麼十萬人部隊劉備又能帶走多少呢?首先,漢中的駐軍不能少於三萬,由馬超和魏延率領防備曹魏來襲;成都的衛戍部隊至少也在五千;駐守各郡縣和關隘的部隊也應該有一萬人,所以此時劉備能帶走的部隊應該在五萬五千至六萬這個數字。

大軍出發時,劉備留下趙雲在江州,其兵力保守算的話也有三千。

劉備來攻,孫權便立即調整部署,先以諸葛瑾議和,即使不成功也能拖延時間,為東吳部署部隊贏得時間。

東吳方面做了以下的軍事部署:陸遜、李異、劉阿駐軍巫縣至夷陵為前軍;宋謙領水軍駐枝江,孫(木亘)屯軍夷道是為中軍;朱然和韓當守江陵,徐盛守當陽,諸葛瑾守公安構成後軍;孫權率其他將領坐鎮武昌調度各方,另有鮮于丹等領軍一萬與武陵長沙一帶的蠻夷周旋。

可見,孫權做了周密的部署,設置了三道防線,即使陸遜戰敗,吳軍任然有迴旋的餘地。

黃初二年章武元年七月,蜀軍吳班、馮習擊敗吳軍的李異、劉阿於巫。

蜀軍「進兵秭歸,兵四萬餘人。

」(《資治通鑑•卷六十九》)同時,孫權命「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督將軍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恆等五萬人據之。

」(《資治通鑑•卷六十九》)八月,孫權向曹丕稱臣並受其封為吳王,至此孫權沒了後顧之憂能從容地與蜀軍決戰。

戰爭進行到這裡,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自從七月的邊境交戰後,一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將近半年的時間裡雙方並沒有軍事行動,也就是蜀軍的吳班、馮習的四萬人與陸遜的五萬人相對峙。

自從邊境交戰後,再次引發戰火的竟是東吳,「黃武元年(公元222年)春正月,陸遜部將軍宋謙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斬其將。

」(《三國志•吳主傳》)劉備也許當時不在前線而回國做戰爭動員,聞訊後便迅速趕回「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

」(《三國志•先主傳》)由此,戰爭再次爆發。

經過邊境交戰,陸遜似乎看出了蜀軍的優劣之處,後勤保障的困難和水軍的不濟,雖然劉備身邊還有一支隨其轉戰多年的騎兵部隊,可惜的是蜀軍的水軍無法有力的支援陸軍即使劉備還有一部分當年從荊州帶走的水軍,但水陸軍還是難以協同作戰。

針對這些,陸遜決定誘敵深入,拖長蜀軍的補給線,把崇山峻岭留給蜀軍,使其那支驍勇善戰的騎兵發揮不了優勢,將水流湍急的長江三峽留給蜀軍水軍使其有進無退,而自己則可以率軍以一處險隘之地遏住蜀軍,背靠孫權部署的各路大軍而能互相呼應,重要的是身後的「魚米之鄉」正好使軍隊衣食無憂。

蜀軍將領黃權看出大軍危險,向劉備進諫,無奈劉備不聽勸告,因為此時劉備說不定萌生了收復荊州的願望,試圖再為統一大業努力一次,畢竟自己已是年過六偱的老人了。

此時劉備擔心水軍不敵吳軍的水軍,於是捨棄上游的優勢使水軍屯於夷陵一線,只帶領陸軍深入穿插,同時劉備遣黃權領兵五千駐紮江北一為策應水軍,而是北防曹魏,南監吳軍,必要之時進行迂迴吳軍背後作戰。

就這樣劉備放棄了水軍辛苦地「自率諸將,自江南緣山截領,軍於夷道猇亭。

」(《資治通鑑•卷六十九》)可以看出,這時的劉備帶著陸軍孤軍深入,艱難地行軍,並且是沿著長江南岸,完全與夷陵的水軍和黃權部隊分成了兩個孤立的兵團,需要指出的是,蜀軍此次深入應該有少部分水軍跟進以作運輸和交通工具之用。

那麼深入吳境的蜀軍兵力當在四萬人左右,蜀軍沿著長江南岸進軍,地勢也逐漸開闊,前鋒部隊擊敗孫恆的部隊,並且將其圍困在夷道城。

這時,劉備得知陸遜主力已達猇亭一線,隨即親率主力回到江北與陸遜拒與猇亭。

劉備的意圖是要先消滅孫恆,如此不但能打擊吳軍士氣而且可以隨即包抄吳軍主力,只是蜀軍兵力不占優勢,前鋒既不能迅速消滅孫恆,劉備也不得不帶著主力去阻擊陸遜,這樣一來蜀軍的兵力更加分散,最要命的是蜀軍在此沒有水軍掩護。

陸遜在猇亭先是識破劉備的誘敵之計,提高了在軍中的威望,隨後又有孫權派出的部隊向其靠攏,所以決戰的時機漸趨成熟。

不久,陸遜給孫權上書,陳述了決戰時機已到。

現在劉備沒了水軍掩護,兵力又是如此分散且吳蜀兵力對比不相上下,蜀軍軍中也沒有像樣的大將,所以吳軍反擊的機會來了,而且克敵制勝的關鍵便是水軍。

陸遜曾作試探性的反擊「乃先攻一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資治通鑑•卷六十九》)雖然反攻失敗,但是陸遜卻看到了蜀軍的弱點所在,原來三峽地區樹木繁盛,岩石頗多,但是大量搬運石頭以造工事所花代價太大,於是利用圓木構築防禦工事,不但堅固而且省力省時。

重要的是蜀軍連營兵力分散,每逢作戰蜀軍各部需要等待劉備行營傳來的軍令方可行動。

所以陸遜調整戰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

備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

」《三國志·陸遜傳》這裡所說的火攻有那麼厲害,導致蜀軍前鋒兵團全軍覆沒並且高級將領全部陣亡,不能過分迷信火攻吧,火攻只能算是進攻時的一種攻堅方法,至於所造成的「火燒連營」乃是意外收穫。

那麼造成這一局面的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正是吳軍的水軍部隊,前面說到朱然有一支五千人的水軍在開戰前曾駐守江陵,那麼現在決戰時,這支「奇兵」出現了,朱然的部隊和陸遜主力同時出動。

陸遜全力攻擊劉備行營,並使其命令無法傳遞出去,混亂之中的蜀軍只能是各自為戰。

朱然則從水路切斷蜀軍前鋒的後路,可能進行了登陸作戰以配合陸軍,「黃武元年,劉備舉兵攻宜都,然督五千人與陸遜并力拒備。

然別攻備前鋒,斷其後道,備遂破走。

」(《三國志•朱然傳》)被斷了後路的蜀軍的前鋒兵團瞬間崩潰損失殆盡,既然朱然等人已經得手陸遜的火攻也已奏效,所以陸遜這才命令各路吳軍全線反攻,劉備的主力也在奮力作戰企圖扭轉局勢,不過蜀軍過於分散且得不到命令故不能組織有效的反擊。

可是朱然消滅蜀軍前鋒後再次包抄劉備後路,與陸遜、韓當等將領合兵一處和蜀軍決戰於涿鄉,「宜都之役,與陸遜、朱然等共擊蜀軍於涿鄉,大破之」(《三國志•韓當傳》)吳軍援軍由諸葛瑾、駱統、周胤從公安方向而來與陸遜會合一處大破劉備主力於猇亭,至此蜀軍主力全部戰敗。

這次吳軍的反攻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水軍能夠順利的實施分割包圍截斷蜀軍後路,使其始終組織不了有效的反攻,「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

」《三國志·黃權傳》

倉惶之間,劉備逃至馬鞍山收攏殘兵並稍作防禦部署。

當時蜀軍水軍部隊尚存,劉備並不甘心就此敗於陸遜,即使撤軍回白帝城仍不確保吳軍不來進攻,趁著還有反擊的機會要搏上一搏,「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

」《三國志•陸遜傳》陸遜的吳軍很快將馬鞍山四面圍定,不過馬鞍山之戰卻應該是以水軍決戰為主,加之劉備身邊有部分中軍主力,這支部隊跟隨劉備多年,戰鬥力強悍且忠心耿耿,所以戰鬥很激烈,「土崩瓦解,死者萬數。

漢主夜遁,驛人自擔燒鐵鎧斷後,僅得入白帝城」《資治通鑑·卷六十九》蜀軍的水軍本來就缺乏陸軍的掩護,如今劉備再敗,水軍孤立並且是逆流而上,很快被吳軍趕上予以殲滅,「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

」《資治通鑑·卷六十九》其後東吳將領有的主張追擊劉備將其活捉,一舉並益州;有的則認為曹丕即將來襲且進兵益州仍需要一定的軍事行動,恐非一時就能攻下,加上陸遜本人過分重視夷陵至江陵一線,不願貿然進兵。

這與周瑜比起氣魄稍遜,可謂是三分之才而不是一統之才,以當時的形勢東吳能夠擒住劉備,即便攻不下益州但是蜀漢滅吳亦不遠矣,中國將提前進入南北對峙。

總之,夷陵之戰劉備慘敗,盡喪軍中精銳,葬送了許多人才使得益州人才凋敝,蜀國從此處於四塞之地而偏安西南,再也沒能有什麼大作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最厲害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號稱東吳四大都督。那麼這四大都督到底誰最厲害呢? 從政治志向來看,周瑜在赤壁之戰取得領荊州後,想趁蜀中虛弱占領益州,並以此為資本,要與曹操逐鹿中原,爭奪天下。如果其計謀得以...

話說三國 揭秘東吳大都督皆短命的真相

作為三足鼎立唯一一個既可以向漢也可以背漢的集團,東吳一直處於顛簸的狀態,但是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這與統治者的英明決策息息相關,而出風頭的一直都是大都督,東吳大都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職位呢,為什麼坐...

歷史上魯肅的才能真的比諸葛亮差嗎?

魯肅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戰略家、外交家。作為東漢末年東吳都督,魯肅死的時候,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來為他弔喪,可見魯肅的重要性。智者之間是惺惺相惜的,而君主與臣子之間也能像魯肅與孫權一樣。 魯...

誰才是三國最強大腦?曹操、劉備、孫權?

一、赤壁戰後曹操的戰略選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曹操戰敗後,孫、劉聯軍進逼江陵,與曹操守將曹仁相持大戰。劉備利用周瑜和曹仁相持的機會,平定荊州南部武陵(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零陵(治...

東吳四大都督排行榜:誰最有戰略遠見?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是公認的三國東吳四大都督。《三國志》將前三人並作一傳,將陸遜單立一傳,其餘如程普、黃蓋、韓當、甘寧、徐盛、丁奉等十多位名將合作一傳,充分表明周魯呂陸的特殊地位。而四大都督...

呂蒙到底該不該打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關羽發動襄樊戰役,進軍圍困樊城。同年,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十一月敗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於臨沮(今湖北遠安北)被俘,與子關平一同被殺。東吳占領荊州。在奪取荊...

三國四大軍師究竟誰最厲害?

在中國歷史上,兩軍作戰,作為智囊團決策者軍師的作用非常重要。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天才的預見。在劉備集團東奔西走,力量弱小,不成氣候的情況下,軍師諸葛亮能夠恰如其分地分析敵、我、友的實力對比,預見...

曹操赤壁之戰戰敗並非因為火攻,而是另有隱情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這場戰役中,孫權和劉備聯軍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改變了歷史進程,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關於赤壁之戰,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耳熟能詳的故事,比如「借東風」「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