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侃三國——十八路諸侯結局如何?(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先看《三國演義》第五回: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有人可能要說這不是十七路嗎?你少寫了一路?⊙﹏⊙b 發檄文的曹操也是一路。
言歸正傳,看看這十八路諸侯的結局如何!
一、發起者曹操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作為會盟的發起者,這時還是能臣的角色,董卓火燒洛陽,撤到長安,曹操是十八路中唯一一個領兵追擊董卓的人(中伏失敗離開),也是成就最高的人。
先後滅掉北方的強勁對手統一北方。
封魏王。
死後,兒子曹丕廢漢獻帝,建立魏國。
討伐董卓的這一大事件的失敗冥冥之中也註定不能一統全國。
二、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作為先鋒,最早打進洛陽的諸侯,發現傳國玉璽,起了私心,私下藏匿,脫離會盟。
面對袁紹的質疑,孫堅指天發誓:「若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於刀箭之下!」最終中誓被亂箭射死。
後兒子孫策用玉璽從袁術處借來3000兵馬,打下江東基業。
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一。
作為實力強勁的諸侯之一,若能效仿袁紹取冀州取代南陽的袁術,或許歷史會改寫,可惜孫堅不是袁紹,袁術也不是韓馥,歷史也終究沒有如果。
三、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兗州太守劉岱,問東郡太守喬瑁借糧。
瑁推辭不與,岱引軍突入瑁營,殺死喬瑁,盡降其眾。
如果說曹操追擊董卓遭伏,孫堅藏匿玉璽這兩路早早的退出。
那麼喬瑁被殺就是宣告十八鎮諸侯徹底解散。
四、第二鎮 冀州刺史韓馥
冀州錢糧廣勝之地。
同時被袁紹和公孫瓚盯上。
袁紹謀士逢紀建議暗中聯合公孫瓚,讓公孫瓚先打,己方再以抵抗公孫瓚為名趁機占據冀州。
韓馥聽信謀士荀諶、辛評的建議迎袁紹入冀州,抵抗公孫瓚。
結果被架空,只得棄家小,匹馬投陳留太守張邈。
後張邈與袁紹使者見面,韓馥以為要來殺害自己,遂自殺。
五、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同胄音)
全書在十八路諸侯會盟的時候提了一次,之後在沒出現。
史:189年董卓掌權,為收買人心,大量任用名士,在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等人的建議下,任命孔伷為豫州刺史。
190年關東諸侯起兵反董卓,孔伷也相應,屯兵於潁川,反董聯盟解散後不久病逝。
六、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與曹操私交不錯,青州爆發黃巾,朝廷命曹操與濟北相鮑信一同破賊。
鮑信殺入重地,為賊所害。
七、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曹操攻取兗州,岱降於操,操用為偏將,曾派他與王忠一同領兵,攻打劉備,兵敗被罷黜爵位。
史:兗州爆發黃巾之亂,鮑信建議先守後攻,未採納,出戰黃巾而死。
八、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陳留太守張邈兄弟。
(詳見張邈解說)
九、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曹操占領兗州後,討伐陶謙,張邈接納了呂布,並聽從陳超引薦的謀士陳宮的建議派呂布襲擊兗州。
後曹操回師,打敗呂布,陳留因此易手,張超自刎,張邈投奔了袁術途中被部下所殺。
《三國演義》里十八路諸侯後來各自的結局是什麼?
《三國演義》中描述了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的壯觀戰爭場面。其中提到這十八路諸侯各有各的用心,各有各的打算,勾心鬥角,各懷心事。在董卓棄城逃跑後,十八路諸侯也就慢慢的散了。那麼散夥以後的十八路諸侯在未來...
說好的十七路諸侯伐董卓,結果董卓成了打醬油的。
要說起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耳熟能詳的例子就會浮現在大家的腦海。比如牧野之戰、城濮之戰、巨鹿之戰、赤壁之戰等等,但是實力相差兩百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估計夠大家想一會的。這場實力懸殊...
三國演義之中途插隊的曹操
十六路諸侯各懷鬼胎,明爭暗鬥,除了曹操,沒有人真的想跟董卓決戰。而董卓專心致志的享受生活,積累財富,也沒有把消滅盟軍當成要務。在這場鬧劇中,有五個不甘平庸人,想在天下群雄面前秀一把。他們分別是華...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會失敗,是因為實力和人數都不如對方
《三國演義》第五回說道曹操「發矯詔諸鎮」,號召天下興義師討伐董卓,檄文一發,十八路諸侯就此產生。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
三國真相之十八路聯軍
導言:重小到大,我們由於讀三國演義,看三國演義以及各種三國美文,導致我們了解的真正三國歷史已經早已偏離歷史。如果沒有真正的去讀那些比較權威的三國記傳,我們或許就會將真正的歷史真相變為我們現在百見...
討伐董卓集結諸侯最多的酸棗,主導者臧洪卻只是幕僚
董卓專權,關東起兵的人包括渤海太守袁紹、河內太守王匡、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廣陵太守張邈弟弟張超、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曹操(身在陳留)、後將軍...
說的好聽有啥用?討伐董卓的酸棗會盟上臧洪讓人聲淚俱下又如何?
我們先看一下誓師結盟的地點——酸棗。酸棗在陳留郡,陳留屬於兗州刺史部。因此酸棗真正的東家是張邈,也歸兗州刺史劉岱管轄。從之前我們介紹的看,正是在臧洪這個小角色的推動下,依託於張家兄弟——張邈、張...
漢末風雲錄九:袁術逃亡曹操蛟龍入海 韓馥倒戈袁紹大合諸侯
上回說到周毖和伍瓊勸說董卓寬恕袁紹,以此換得他的不反。於是,董卓就坡下驢將袁紹任命為渤海太守,封為邟鄉侯。為何說是就坡下驢呢?因為董卓心裡也很清楚,自己的權威有限,命令出了京城,地方郡守想聽就聽...
漢末三國最悲劇的諸侯,公孫瓚自焚,孫堅被射死,第一令人惋惜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隨著宦官和外戚的鬥爭,導致軍閥割據,彼此混戰,加上土地兼并越加尖銳,地主豪強擁有自己的私人武力,皇權虛弱無力,對地方過度放權,因而造成群雄割據的諸侯局面。而漢初平元年(公元1...
十八路討董諸侯最後結局如何?
東漢末年,董卓專權,朝綱崩壞,曹操矯詔與袁紹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一時間,各地諸侯紛紛領兵奔洛陽而去。可惜,各路諸侯,心懷鬼胎、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盤,討賊聯盟不久便分崩離析。從此,東漢進入群雄爭霸...
東漢末年討伐董卓的十七鎮諸侯,最可惜的確是他。
故事的開端是公元184年,農曆中的甲子年,此時的大漢王朝早已日薄西山,這個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四百多年的大一統王朝終於一步一步,帶著他的光輝與驕傲,走就進了陰冷潮濕的墓穴。這一年,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