嘵加談史:來看看劉備和諸葛亮是如何從張鬆手中騙取戰圖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好,我是嘵加,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張松獻戰圖的故事

劉備在與群雄的爭戰中,奪取西川,是他的既定方針和基本戰略目標。

可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想要取得西川,首先就要得到地圖。

詳細了解西川的複雜地形。

之後,張松是奉劉璋之命攜帶金珠錦綺為進獻物品前往許都的,他的任務是聯結曹操,共同整治張魯的。

但是這次行動,諸葛亮早派人隨時打聽著。

萬萬沒想到他到許昌之後,曹操即表現出一副驕橫傲慢的樣子,對他的遊說反應十分冷淡。

他一氣之下,揣圖離開了許昌。

張松

但是他離開益州時在劉璋面前誇過海口,如果這次無功而返,空手而歸,怕被人取笑。

他突發一想,覺得荊州的劉備仁高義厚,美名遠揚,我為什麼不試試劉備這般,然後再作定奪,於是他改道來到荊州。

張松是主動來了,但他也並不是什麼等閒之輩,要想讓他心甘情願地拿出這張戰圖絕非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諸葛亮可謂是挖盡苦心,他們運用引而不發,欲揚先抑的策略也確實達到了出神人化的地步,《三國演義》第六十回生動而形象地描寫了這場「戲」。

張松坐著馬帶著僕人從荊州而來。

到了鄂州界口,忽然見一隊軍馬,約有五百餘人,為首的是一大將,輕妝軟扮,勒馬前問日:「來者莫非是張松也?」松曰:「是。

見那將士慌忙下馬,聲喏曰:「趙雲等候多時。

趙雲

松下馬答禮曰:「難道你是趙雲?」

雲曰:「然也。

我奉主公劉玄德之命,為大夫遠涉路途,鞍馬驅馳,特命趙雲聊奉酒食。

說完,軍士跪在地下捧著酒食,趙雲來敬張松。

張松自己思量著說:「人言劉玄德寬仁愛客,今果如此。

」遂與趙雲飲了數杯,上馬同行。

來到荊州界首,見天色已晚,前到館驛,見驛門外百餘人侍立,擊鼓相接。

一將於馬前施禮曰:「奉兄長將令,為大夫遠涉風塵,令關某酒掃驛庭,以待歇宿。

」松下馬,與雲長、趙雲同進人館舍,講禮敘坐。

須臾,排上酒筵,二人殷勤相勸。

飲至更闌,方始罷席,宿了一宵。

次日早飯完畢,上馬行不到三五里,只見一簇人馬到。

乃是玄德,引著臥龍鳳雛,親自來接。

通見張松,早先下馬等候,松亦慌忙下馬相見。

玄德曰:「久聞大夫大名,如雷貫耳。

只怨雲山遙遠,不得聽教。

知道您來此處,專此相接。

如果不嫌棄,到荊州暫歇片刻,以敘渴仰之思,實為萬幸!」松大喜,遂上馬並轡入城。

至府堂上各自敘禮,分賓主依次而坐,設宴款待。

飲酒間,玄德不聊戰時,只說閒話。

劉備

松以言語挑之曰:「今皇叔守荊州,還有幾郡?」

孔明答曰:「荊州乃暫借東吳的,每每使人取討。

如今我因為是東吳女婿,所以我才在此安身。

諸葛亮

松曰:「東吳據六那八十一州,民強國富,為什麼還不知足呢?」龐統曰:「看主漢朝皇叔,反不能占據州郡;其他皆漢之蟊賊,卻都恃強侵占地土;惟智者不平焉。

玄德曰:「二公休言。

吾有何德,敢多望乎?」

松曰:「不然。

明公乃漢室宗親,仁義充塞乎四海。

休道據州郡,便代正統而居帝位,亦非分外。

玄德拱手謝曰:「您說的太過了,我怎麼敢當!」

在此一連留張松飲宴三日 ,卻從不提起川中之事。

在臨走的時才說道:「承蒙張大夫不見外,故能留住三天,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方得賜教。

」說完不覺淚如雨下。

張松暗地尋思:「如此仁義之人,實在難得,我也不忍離他而去,倒不如勸他取兵攻打西川。

」於是說道:「我也是朝思暮想在你鞍前馬後侍候,現在卻不能這樣。

據我看來,你現在雖居有荊州,但南面孫權虎視眈眈,北面的曹操又常有鯨吞之意,恐怕不是久居之地呀!」

劉備說:「我也知道形勢嚴峻,但苦於再無別的安身之所啊!」

張松這時又說:「益州地域,地理險塞,沃野千里,是個很好的去處。

」凡是有才幹的人士,都早已仰慕皇叔你的功德,假如你願意率荊州之眾,直指西川,那肯定藥業可成,漢室可興!」劉備一聽此言,故作吃驚的樣子,慌忙答道:「我哪敢有如此妄想。

把守益州的劉璋也是帝室宗親,而且善待於西川黎民,別人豈能輕易動搖他的統治?」

這時的張松已完全落人劉備和諸葛亮的圈套,而且已經步步走向圈套的核心還不覺察,一聽劉備這番話,更加敬佩他的寬仁厚道,於是他把心裡話掏出來了:」我勸您進取西川並不是賣主求榮,而是我今天遇到了一位明主,不得不肝膽相照,吐肺腑之言。

劉璋雖處佳地,但他無才無能。

而且北面的張魯隨時有可能進犯。

現在西川人心已散,有志之人都希望擇主而事。

我這次本來受命去結交曹操,沒想到他傲賢慢士,冷淡於我,一氣之下我棄他而來見你。

你若是先取西川為基礎,然後向北發展圖得漢中,最後收取中原,匡扶漢朝,將有名垂青史的大功。

假如你要是願意進取西川,張松我願效犬馬之勞,以作內應,不知你的意見如何?」

這時的劉備,見時機已成熟,開始收緊套環,進人正題了,但仍不露聲色,還是無可奈何地說道:「你對我的厚愛,我表示深深的感謝,無奈劉章與我同宗,同宗相拼,就怕讓天下人笑話我!」

此時的張松已經不能左右自己了,生怕作不成這筆「交易」,錯過這次機會,他倒反過來去做劉備的動員工作,但見他急切地說道:「大丈夫括於世,理當建功立業,哪能如此瞻前顧後,拖泥帶水的。

今天你若不取西川,他日為別人所取,那就悔之恨晚了!」

直到這時,劉備才開始談這次的目的,他說道:「據我聽說西川之地,道路崎嶇,千山萬水,雙輪車都無法通過,連兩匹馬並行的路都沒有,就算想進軍取西川,也苦無良策啊!」

這時張松終於和盤托出了。

他連忙從袖中取出那張地圖來,遞給劉備說:「我深感皇叔盛德,才獻出此圖給你,一看此圖便就了解該怎麼做了。

劉備稍微展開一看,只見上面盡寫著地理行程,遠近闊狹,山川險要,府庫錢糧,一俱載明白,張松繼續說道:「我在西川還有兩個摯友,名叫祛正、孟達,皇權你欲進取西川,他二人也肯定願意前來幫助。

下次他二人若到荊州,你完全可以和他們協商。

張松獻戰圖

劉備和諸葛亮共同導演的這場「索圖戲」直到這裡方可謝幕。

劉備等人真是喜出望外,劉備一再謝。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他日成事後,乃必當厚報。

」孔明還命關雲長等護送張松數十里路才分手。

今天就解說到這裡,喜歡我就點個關注吧,我們下期再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白話《三國志》劉 備 傳

孫權對先主漸漸感到畏懼,將妹妹嫁給先主以鞏固雙方關係,先主前往京口拜見孫權,兩人相處頗為禮敬和好。孫權派人告知先主意欲聯兵攻取蜀地,其下屬有人建議不妨先答應孫權,因為東吳畢竟難以跨越荊州來占據...

閒侃三國之二:諸葛亮的機心

諸葛亮自我標榜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後世把他當作千秋萬載的表率。《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推崇備至,不吝溢美之詞,但是書中有幾處疑問,不知是作者的敗筆還是伏筆。1、徐母之死徐庶被曹操騙到許昌,見了母親...

智力超常的張松很有才名聲卻很不好被叫叛徒

在《三國演義》里的張松原本也算個人物。他要具有博聞強記,智力超常的特點。就連《孟德書》一書就被他隨意一翻即成誦如流,讓人實在是佩服。但是張松這一人物也引來很多人的厭惡,倒不是因為他「人物猥瑣」,...

漫談三國:曹操拒絕張松的真實原因

漢中的張魯計劃攻打益州的劉璋,劉璋惶惶不安,這時張松自告奮勇,願意前往許昌遊說曹操攻打張魯,以解益州之危。但令張松意想不到的是,曹操對其傲慢無禮,張松於是悻悻而回。後來張松獻西川地圖給劉備,助劉...

只緣識人偏頗 英雄夢斷「三國」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是古代明君必備的領導素質,也是一種領導藝術,如果不識人、不用人,那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不要說打天下、守天下,恐怕最終連性命都難保。三國亂世,豪強並起,群雄逐鹿,誰有識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