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辦事難於上青天,99個厚黑小藥丸,既知病情又知藥方:(73)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求人辦事之難,難於上青天。

要想成功求人,很有可能「磨破嘴、跑斷腿」,甚至即便你說得再多,做得再多,也很難達到最終的目的。

可是我們身邊也有這樣一群人:無論是求誰辦事,只有他想不到的,沒有他辦不到的。

也就是說,他們的求人辦事,是有訣竅的。

只要掌握了這些訣竅,就能輕易獲得成功。

——社群營銷專家 白山

世間學說,每每誤人。

唯有李宗吾所著《厚黑學》不會誤人,其求人辦事之道更為精闢,既知病情,又知藥方。

———國學大師林語堂

第73顆小藥丸:欲擒故縱,伺機而動

在求人辦事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太大的要求,對方很難答應。

孫子兵法中講:「先知迂直之計者勝。

」曲中有直,直中有曲,這是辯證法的真諦。

因此,在求人辦事時,也必須懂得「引而不發」和「欲擒故縱」的道理。

我們都知道,人都有一定的防備之心。

如果在交際的過程當中,我們激起了他們的這種防備之心,就等於在我們和他們之間樹立起來一堵厚厚的牆,很難真正和對方接近。

這樣一來,我們所有的目的、願望就很容易落空。

或許很多人會說,為什麼我們不把這堵牆給拆了呢?卻是,牆可以拆,這就需要我們贏取對方的信任,而要想贏得對方的信任,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如願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一開始就不要激起對方的防備之心,不讓這堵牆給立起來呢?該如何做呢?最好的辦法就是欲擒故縱,迂迴前進。

明明目標是對方的幫忙,卻裝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

【求人辦事案例】

奪取西川是劉備的既定方針和基本戰略目標,但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欲取西川,必須先獲取西川地理圖本,以便詳細了解西川的複雜地形。

正當劉備準備進兵西川時,益州別駕張松來了。

張松是奉劉璋之命攜帶金珠錦綺為進獻之物前往許都的,任務是聯結曹操,共治張魯。

行前,張松還有一個打算,隨身暗藏畫好的西川地理圖本,到許都視機而行,「獻西川州郡與曹操」。

張松的行跡,諸葛亮早使人隨時打聽著。

沒想到他到許昌之後,曹操表現出一副驕橫傲慢的樣子,對他的遊說反應十分冷淡,一氣之下,他挾圖離開了許昌。

可是他離開益州時在劉璋面前誇過海口。

這次倘若無功而返,空手而歸,又怕被人取笑。

他突然一想,早就聽說荊州的劉備仁高義厚,美名遠播,我何不繞道走一趟荊州,看看劉備究竟是何等人物,然後再作定奪,於是改道來到荊州。

張松人是主動來了,但他也並非等閒之輩,要想讓他心甘情願獻出這張圖絕非易事。

劉備和諸葛亮為了得到這張地圖,可謂是煞費苦心。

張松乘馬引僕從望荊州界上而來。

前至郢州界口,忽見一隊軍馬,約有五百餘騎,為首一員大將,輕妝軟扮,勒馬前問曰:「來者莫非張別駕乎?」松曰:「然也。

」那將慌忙下馬,曰:「趙雲等候多時。

」松下馬答禮曰:「莫非常山趙子龍乎?」雲曰:「然也。

某奉主公劉玄德之命,為大夫遠涉路途,勒馬驅馳,特命趙雲聊奉酒食。

」言罷,軍士跪奉酒食,雲敬進之。

松自思曰:「人言劉玄德寬仁愛客,今果如此。

遂與趙雲飲了數杯,上馬同行。

來到荊州界首,是日天晚,前到館驛,見驛門外百餘人侍立,擊鼓相接。

一將於馬前施禮曰:「奉兄長將令,為大夫遠涉風塵,令關某洒掃驛庭,以待歇宿。

」松下馬,與雲長、趙雲同入館舍,講禮敘坐。

須臾,排上酒筵,二人殷勤相勸。

飲至更闌,方始罷席,宿了一宵。

次日早膳畢,上馬行不到三五里,只見一簇人馬到。

乃是玄德引著伏龍、鳳雛,親自來接。

遙見張松,早先下馬等候,松亦慌忙下馬相見。

玄德曰:「久聞大夫高名,如雷貫耳。

恨雲山迢遠,不得聽教。

倘蒙不棄,到荒州暫歇片時,以敘渴仰之思,實為萬幸。

松遂上馬並臀入城。

至府堂上各各敘禮,分賓主依次而坐,設宴款待。

飲酒問,玄德只說閒話,並不提起西川之事。

松以言挑之曰:「今皇叔守荊州,還有幾郡?」孔明答曰:「荊州乃暫借東吳的,每每使人取討。

今我主因是東吳女婿,故權且在此安身。

」松曰:「東吳據六郡八十一州,民強國富,猶且不足耶?」龐統曰:「吾主漢朝皇叔,反不能占據州郡。

其他皆漢之蟊賊,卻都恃強侵占地土。

惟智者不平焉。

」玄德曰:「二公休言。

吾有何德,敢多望乎?」松曰:「不然。

明公乃漢室宗親,仁義充塞乎四海。

休道占據州郡,便代正統而居帝位,亦非分外。

」玄德拱手謝曰:「公百太過,備何敢當!」

自此一連留張松飲宴三日,從不提起川中之事。

張松告辭準備返回益州,劉備又在十里長亭設宴送行。

劉備舉酒壺親自為張松斟酒,嘴裡說道:「承蒙張大夫不見外,故能留住三天,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方得賜教。

」說完不覺潸然落淚。

張松暗地尋思:「劉備如此寬仁愛士,實在難得,我也有些不忍舍他而去,不如勸他取兵攻打西川。

」於是說道:「我也朝思暮想在你鞍前馬後侍候,只是未得其便。

據我看來,你現在雖據有荊州,但南面孫權虎視眈眈,北面的曹操又常有鯨吞之意,恐怕不是久居之地呀?」劉備說:「我也知道嚴峻的形勢,但苦於再無別的安身之所啊!」張松又說:「益州地域,地理險塞,沃野千里,乃天府之國。

凡有才幹的智士仁人,很早就仰慕皇叔你的功德,倘若你願意率荊州之眾,直指西川,則肯定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劉備一聽此言,故作震驚,慌忙答道:「我哪敢有如此妄想。

據守益州的劉璋也是帝室宗親,又長久恩澤西川黎民,別人豈能輕易動搖他的統治?」

此時的張松已完全落人劉備和諸葛亮的圈套,而且步步走向圈套的核心還不覺察,一聽劉備這番話,更敬佩他的寬仁厚道,於是把心裡話掏出來了:「我勸劉皇叔進取西川,並不是賣主求榮,而是今天遇到了明主,不得不一吐肺腑。

劉璋雖據有西川之地,但他本性懦弱,且是非難分,又不能任賢用能。

況且北面的張魯時有進犯之意。

現在西川人心渙散,有志之人都希望擇主而事。

我這次本來受命去結交曹操,沒想到他傲賢慢士,冷淡於我,一氣之下我棄他而來見你。

你若是先取西川為基礎,然後向北發展圖得漢中,最後收取守原,匡扶漢朝,將有名垂青史的大功。

你要是願意進取西川,張松我願意效犬馬之勞,以作內應,不知你的意見如何?」

此時的劉備,見時機成熟,開始收緊套環,進入正題,但仍不露聲色,只是無可奈何地說道:「我對你的厚愛,表示深深的感謝,無奈劉璋與我同宗,同宗相拼,恐怕落得天下人笑話呀!」

此時的張松已是不能自已了,生怕這筆「交易」作不成,錯過機會,反過來還去做劉備的動員工作,只見他急切地說道:「大丈夫處世,理當建功立業,哪能如此瞻前顧後,婆婆媽媽的。

今天你若不取西川,他日為別人所取,那就悔之恨晚了。

直到這時,劉備的談話才涉及與地圖有關的事。

他說道:「我聽說西川之地,道路崎嶇,千山萬水,雙輪車無法通過,連匹馬並行的路都沒有,就算想進軍,也苦無良策啊!」

張松終於和盤托出了。

他忙從袖中取出一張圖,遞給劉備說:「我深感皇叔盛德,才獻出此圖給你,一看此圖,便對西川的地形地貌一目了然了。

」劉備略為展開一看,只見上面盡寫著地理行程,遠近闊狹,山川險要,府庫錢糧一一俱載明白。

劉備看到地圖到手,自然高興不已。

可張松還嫌不夠,進而說道:「我在西川還有兩個摯友,名叫法正、孟達,皇叔你欲進西川,他二人也肯定願意相助。

下次他二人若到荊州,你完全可以心腹事相商。

直到這時,劉備和諸葛亮共同導演的而又由劉備主演的這場「索圖戲」方可以謝幕。

【厚黑小藥方】

劉備見張松後,絕口不提如何取西川,最後,反而是張松忍不住說出了劉備和諸葛亮想說而又不能說的「掏心窩子」話,甚至他們還表現出一副「震驚狀」:哪敢有此妄想!並一步一步將張松納入他們的軌道。

劉備的欲擒故縱之計可謂妙矣!試想,如果張松一來,劉備就提出「看圖」的要求,張松能能滿足他的要求嗎?劉備能獲得最終的目的嗎?自然是不能。

那麼從劉備和張松的故事當中,我們是否能獲得一些啟示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1.欲擒故縱一定要掩飾好痕跡。

既然你是欲擒故縱,那麼你的最終目的是「擒」,而「故縱」只不過是手段而已,因此,在你做這些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把「故縱」的痕跡掩飾到最好,即不要讓對方看出來你是在演戲欺騙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就像劉備一樣,雖然目的是為了獲得張松的「地圖」,但是卻裝出一副什麼都不在乎的樣子,每天好吃好喝地伺候著張松,給他留下了一個「劉備賢明」的印象。

很顯然,劉備是在演戲,但是卻一點演戲的痕跡都沒有,也難怪聰明的張松會上當受騙了。

2.選擇好機會,伺機而動。

既然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要擒住對方,讓對方為自己所用。

那麼我們在迷惑完了之後,接下來就應該選擇一個有利於自己的機會,伺機而動,從而達成自己的最終目的。

就像劉備在張松把話挑明了之後,故意說出一些「同宗同族」、「地勢險要」的話,無非就是告訴張松,現在你應該把「西川圖」拿出來了,不然也就枉費了我的一番心血。

自然而然,劉備的這些話一說,張松不僅主動獻出了地圖,還把自己的兩位好友一同獻給了劉備。

這一次的欲擒故縱,劉備真可謂是滿載而歸。

在求人辦事時,如果我們目的性太明顯的話,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和戒備。

相反,如果我們懂得迂迴前進,欲擒故縱,一開始給了無欲無求的印象,反而能降低對方的戒備心,從而更加快速、有效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第三百八十章 剛柔並濟

被劉備一頓訓斥,甘信哪裡還敢多說什麼,只能是抓了抓後腦勺,一臉尷尬的傻笑。而劉備也懶得理會自己這個小舅子兼義弟,哼了一聲,說道:「不管怎麼樣,孔文舉被青兒打傷這是事實,你最好還是想想怎麼平息孔文...

藤枝投稿 三國群雄的步步驚心《下篇》

「黃偉斌」投稿:這是一篇關於三國荊州故事的趣味小傳,既有赤壁大戰,也有三家暗戰,連貫可讀,並不枯燥,希望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如能引起人們深究,幸之又幸。作為袁sir的忠實讀者,能給您投稿,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