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宋朝的第二任皇帝,他究竟幹了什麼事被後人瞧不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他是大宋第二任皇帝,即位以後,就面臨各種非議,今天我們簡單來介紹一下此人。

宋朝太宗皇帝( 976年—997年在位),原名趙光義,原名趙匡義,因避諱其兄趙匡胤,改名趙光義。

是趙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三個兒子,太祖趙匡胤之弟。

宋太祖和宋太宗兄弟畫像

後晉天福四年己亥年十月七日甲辰(939年11月20日)生於 開封府浚儀縣崇德北坊護聖營官舍。

關於趙光義的出生,照例經過統治者的神化渲染,趙光義之母夢見神仙捧著太陽授予她,從而有娠懷孕,直到趙光義出生的當天夜晚,紅光升騰似火,街巷充滿異香。

我們今天暫且不談他的出生,關於趙光義,史學界對其普遍評價不高,後人甚至認為其「所為甚為卑劣,無異於小人爾」。

究其一生,他做了那些不光彩亦或是卑鄙的事情那,我們下面一一道來。

第一、燭光斧影,謀殺親兄,篡奪皇位之嫌

這一事件,堪稱千古之謎,太祖去世時,趙光義已是晉王、知開封府,已經是標準的儲君,太祖是將其作為政府接班人培養的,國家大事均決於晉王。

北宋禁軍

我們看一下《宋史紀事本末》對宋太祖去世一事的記載,宋太祖開寶九年冬十月,帝有疾。

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晉王光義,囑以後事。

左右皆不得聞,但遙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若有遜避之狀。

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聲謂晉王曰:好為之,俄爾帝崩時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見晉王愕然。

連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

」晉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

」甲寅,晉王光義既皇帝位,改名炅。

另文瑩《續湘山野錄》,對太祖駕崩前事件又做了更詳細的描述,但是後人對其所記存疑,關於宋太祖的死,後來一直存在很大疑點,史學界也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我們今天看到的史料很多都是經過當朝統治者篡改過的,並不能解開歷史謎團。

個人認為,宋太祖春秋鼎盛,正常情況下應該不會死的這麼快,只能說是猝死,用我們今天的話說,由於喝多了,導致心梗或是腦梗。

還有一種可能是喝酒時被趙光義下毒,導致中毒而死,從太祖那句好為之,可以看出飲酒時兄弟二人發生了爭執。

趙匡胤影視作品截圖

如果真如《宋史紀事本末》所述,太祖召趙光義進宮,囑以後事,為何沒有別的大臣,我想作為雄才大略的趙匡胤,為了自己死後帝國的穩定,後代子孫的安全,不可能不叫相關人員到場,自己的嫡系大臣為何無一人到場,趙匡胤不可能犯如此腦殘的錯誤。

因此這是一個很大的疑點,趙光義經過多年的經營,多有眼線,宮中太監王繼恩和自己的親信程德玄時刻關心著事態的進展。

事先應該封鎖了消息,自己直接進入皇宮,即皇帝位。

鑒於此種原因,宋太宗一直給人以弒兄篡位之嫌,遭受後人詬病。

第二、奪取幽雲十六州失敗,改變了宋遼之間攻守之勢。

公元976年,北宋攻滅北漢後,宋太宗為了建立不世之功,給剛剛即位的自己樹立權威,不顧前線將士的辛苦,不加修整,依據疲勞之師,試圖馬不停蹄,一舉依據擊敗契丹人,奪取幽雲十六州,但是他沒有太祖皇帝的雄才大略,由於太宗皇帝的好大喜功,指揮不力,遇到遼國名將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在高粱河一戰中,宋軍慘敗,精銳盡失,所占州縣丟失殆盡,宋太祖起家的老本讓他丟完了,至此,北宋和遼國在後續的對抗中,一直處於下風,直至遼國滅亡。

高粱河之戰

第三、逼死太祖之子,毒死降宋的南唐後主和吳越王。

公元979年,趙德昭跟隨宋太宗御駕親征,參與奪取幽雲十六州之戰。

高梁河之戰時,宋軍慘敗,有人認為太宗皇帝已死於亂軍之中,謀議立趙德昭為皇帝,宋太宗得知此事後很不高興。

回到京師後,宋太宗因為北伐不利,很長時間沒有給太原之戰的功臣行賞。

趙德昭跟宋太宗論說此事,宋太宗大怒說:「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賞也不遲。

」趙德昭退朝後又驚又怕,既羞憤,又無奈,自刎而死,雖然宋太宗即位有所謂的 按「 金匱之盟 」的約定,註定要將帝位傳於德昭。

但是德昭的自殺,與他有脫不去的干係,此事不論在當時還是後世,宋太宗都遭到了很多人的譴責。

另外一件事就是宋滅南唐後,宋太宗經常詔命李煜的小周后侍寢,作為一個男人,肯定對此事很有意見,何況是昔日的君王那。

虞美人

據《默記》載,李煜入宋後,宋太宗曾派南唐舊臣徐鉉拜見李煜,李煜對亡國頗有恨意,以至「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太宗聞言不悅。

978年七夕,後主42歲生日,便在住所聚會后妃,作《 虞美人 》追思往事、懷念故國,並命南唐故妓詠唱,宋太宗聽到後非常憤怒,諸罪並罰,遂賜牽機藥鴆殺李煜。

988年南越國王錢俶猝死。

由此看來宋太宗還是用毒高手,這也是他一生的污點之一,古代哪有帝王公開用毒鳩殺投降之君的,這是一種下三濫的手段,為世人所不齒。

綜上所述,宋太宗所作所為難保不留給後人詬病了。

此文僅代表私人觀點,歡迎關注留言,大家多多支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斧聲燭影:歷史暗箱中的千古之謎

斧聲燭影:歷史暗箱中的千古之謎葉超英宋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晚,天氣陡變,雪霰驟降。宋太祖召其弟趙光義入大內,屏退太監、宮女,酌酒對飲。遠遠的只見燭影下,光義時或離席,有所謙讓退避的樣子...

斧聲燭影之迷:宋太祖是被宋太宗害死的嗎?

對於北宋初年,留給我們的記憶,除了黃袍加身和杯酒釋兵權之外,還有一幕斧聲燭影的大戲;這齣戲的主角,是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和他的弟弟——宋太宗趙匡義。北宋開寶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大宋王朝...

趙匡胤攤上事了:死得不明不白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6)宋太祖平定南唐後,遣吳越國王錢俶歸國,開始籌劃攻戰北漢的軍事部署。當時趙匡胤年僅五十,盛壯之年,心情又好,武人出身,此前也沒有任何身體不適的現象。但是,開寶九年(公...

夢斷燕雲——宋太宗趙光義最大的敗筆

宋太祖趙匡胤臨終前幾乎統一了南方,就剩下了一直挂念不忘的燕雲十六州,這也成了他的終天遺恨。那麼收復燕雲的重任自然要落在了大宋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身上了。宋太祖的死留下了「斧聲燭影」的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