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斷燕雲——宋太宗趙光義最大的敗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宋太祖趙匡胤臨終前幾乎統一了南方,就剩下了一直挂念不忘的燕雲十六州,這也成了他的終天遺恨。
那麼收復燕雲的重任自然要落在了大宋王朝的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身上了。
宋太祖的死留下了「斧聲燭影」的千古之謎,自然也與趙光義有著密切的聯繫。
宋太祖到底是不是被弟弟宋太宗殺死的,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
但是我們可以從歷史中看到一些蛛絲馬跡:
宋太祖死於開寶九年(976年)11月14日,太宗趙光義即位不到一個月級12月12日卻要改元,改元就是新皇帝即位後,改變紀年的年號。
一般新皇帝即位為了表示對先皇的尊重,第二年才開始改元。
還有8天開寶九年就過去了,那麼太宗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改元,但宋太宗卻義無反顧地提前改元,實在等不及了,把傳承近千年的慣例於不顧,或許是他太想擺脫宋太祖的影響了,一天也待不住了,只能說明心裡有鬼。
另外改元一般都是兩個字,他居然改成太平興國,實在讓人匪夷所思,種種跡象表面太宗即位一個多月的反常行為背後肯定有什麼重大事件發生。
後來宋太祖的兒子趙德芳、趙德昭也都相繼死去,更加讓人值得懷疑。
至於真相,可能永遠消失在那漆黑的風雪之夜,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宋太宗是懷著一顆惴惴不安的心膽戰心驚地登臨帝位。
當然自從他登上帝位,臣民們都在用懷疑的目光審視著他,讓他渾身不自在。
怎麼打消臣民的顧慮,受到真正的尊敬?很簡單,四個字而已:文治武功。
但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文治可不是朝夕之功,需幾十年乃至上百年。
武功方面,如今天下已經被宋太祖收復的差不多了,太宗即位後,便招降了吳越和閩南政權,隨後用兵北漢,收復太原。
然而這些功勞都不足以和太祖皇帝的豐功偉績相提並論,怎麼說都是建立在太祖皇帝的基礎上得來的,收復太原,宋太祖生前所做的努力也占了一半。
這讓太宗皇帝很不舒服,站在太原城,抬望眼,心情大為喜悅,不錯,燕雲就在眼前,只要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功績便足以超越太祖皇帝,名垂青史!
然而就是太宗皇帝這種急功近利的建功心態讓收復燕雲的夢想徹底破碎。
剛剛收復太原,按說兵疲師乏,應該休整,論功行賞,激勵士氣,養精蓄銳。
而不應該繼續勞師遠征。
而太宗皇帝偏偏以為乘收復太原之軍威,一鼓作氣拿下燕雲。
聽說還要繼續攻打幽州,大宋軍隊中瀰漫著消極、厭戰的情緒。
當然開始的時候進軍還算順利,一些州郡不戰而降,宋遼大軍在幽州城下展開了決戰,戰鬥相當激烈,宋太宗大腿中了兩箭,倉皇逃走,宋軍打敗。
第一次失利並沒有讓太宗失去信心,過了幾年,雍熙三年(986年)宋朝再次出兵收復燕雲,東路主力大軍在岐溝關被遼軍擊潰,戰爭便匆匆結束。
在這裡不得不吐槽一下宋太宗的軍事指揮,宋太宗軍事謀略比不上哥哥宋太祖,可是卻痴迷「以圖示意」,在兩次與遼軍的戰爭中,繪製了多張戰爭行進和進攻路線圖。
雍熙北伐前,繪製了最為得意的「平戎萬全陣圖」。
你或許不知道此圖的布陣,沒有關係,只要知道此陣需兵力十四萬九百三十人,在實戰中能不能實現,諸位發揮想像吧。
靈活性差,實戰性差,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但是太宗卻執迷不悟,用圖陣遙控指揮前方軍事。
出征前,親自製定行軍布陣圖,告誡將領不得更改,否則有功也必罰!戰場上瞬息萬變,在當時情況下,宋太宗在開封並不能及時了解前方敵情,卻要將軍嚴格遵守行軍布陣圖,真是蠢材也想不出的招兒,還不如御駕親征。
但是他害怕了,畢竟受了傷,死裡逃生撿回一條命。
為什麼宋太宗執意這麼做呢?主要是忌諱將帥擁兵自重吧,只是想不到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
但是如果你知道,第一次討伐幽州,太宗受傷逃竄,不知去向,軍隊中有人提議冊立太祖皇帝的長子趙德昭為皇帝的時候,就能明白宋太宗這麼做的目的了。
紙上談兵,按圖索驥歷來就是用兵之大忌,可是宋太宗卻仍舊要這麼做,如果真能收復燕雲,也算是軍事史上的一大奇蹟了,可惜的是歷史沒有成就宋太宗,雍熙北伐宋軍慘敗而歸。
北伐的失敗徹底打擊了宋太宗,他公開對樞密使說:你們有目共睹,看我今後還做這樣的事情不做。
這就等於公開發誓,不再北伐,不再考慮收復燕雲十六州了。
果然在太宗以後的歲月中沒有大規模對契丹用兵。
如此一來,收復燕雲只能成為大宋臣民永遠的夢了,一百多年後,宋徽宗聯金滅遼,終於收復了燕雲,可是隨之而來的便是亡國之禍,不但沒有了燕雲,大宋的都城開封也丟了,只留下了「清明上河園」和東京夢華錄,讓後人來緬懷。
燕雲十六州的輕易丟失,長遠而深刻的影響著整個大宋朝,它直接導致了北宋在壓力下長期不能北吞燕雲,南宋渡江偏安,蒙古勃興而宰制全中國的最重要因素了。
從這個意義上說,石敬瑭當年為了實現自己野心的一個利令智昏的賣國行為貽害歷史上的中國竟長達400年,其罪莫大矣!
開國皇帝被親弟弟砍死 留下千古迷霧
開寶九年十月十日晚上,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剛50歲,在最年富力強的時候突然去世。第二天,他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皇位,即歷史上的宋太宗。這位宋太祖趙匡胤可是了不起的人物,以前是後周的殿前禁軍...
斧聲燭影:歷史暗箱中的千古之謎
斧聲燭影:歷史暗箱中的千古之謎葉超英宋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晚,天氣陡變,雪霰驟降。宋太祖召其弟趙光義入大內,屏退太監、宮女,酌酒對飲。遠遠的只見燭影下,光義時或離席,有所謙讓退避的樣子...
宋朝帝王趙光義,是如何泯滅人性,戲謔小周后?
趙光義小周后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李煜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詞人,在中國詞壇享有十分高的地位。李煜作為皇帝,相傳有兩個天下聞名的美人,分別是大周后和小周后。這兩個人是一對姐妹,都長得傾國傾城,是當時...
扒一扒:宋太祖暴死謎霧,是情殺?還是權利的爭奪而死的真實答案
在歷史中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殘,只為了那無上的皇位。在歷史上有個朝代定了一個兄終弟繼的規矩,這就造成一位偉大的開國皇帝的神秘死亡。
北宋禁軍想要給趙匡胤之子黃袍加身,沒想到他竟然直接拔劍自殺
五代十國時,兒皇帝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給契丹,從此,中原王朝便失去了北部險要的屏障。北方少數民族的騎兵隨時都可以南下入侵中原。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後一心想要收復此地,怎奈天妒英才,趙匡胤英年早逝...
宋太祖打壓嫡長子背後的政治意圖
18歲時,趙匡胤成婚,結髮妻子是父親同僚之女賀氏。新婚之後,趙匡胤繼續過了三年遊手好閒的家居生活,21歲離家闖蕩天下,22歲加入郭威的討伐軍。從此,賀氏與丈夫聚少離多。四年後,郭威稱帝,趙匡胤正...
作為大宋朝的第二任皇帝,他究竟幹了什麼事被後人瞧不起
他是大宋第二任皇帝,即位以後,就面臨各種非議,今天我們簡單來介紹一下此人。宋朝太宗皇帝( 976年—997年在位),原名趙光義,原名趙匡義,因避諱其兄趙匡胤,改名趙光義。是趙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