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之盟」真的存在嗎,宋太宗趙光義得來的皇位名正言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開寶九年(986年)10月20日,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突然在夜間死去了,終年五十歲。

宋太祖在位十七年,在這期間,他通過戰爭消滅了大多數割據政權,基本上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奠定了北宋統一的基礎。

宋太祖趙匡胤突然死亡,當時的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都已成人,皇帝的位置按說在他死後應由其子繼承。

但是,他的弟弟晉王趙光義卻在次日登上了皇帝寶座,這在漢代以後的中原王朝,是開天闢地的頭一次,這種兄死弟及的異常事件自然引發了當時和後世的諸多揣測。

北宋開國元勛趙普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叫「金匱之盟」。

何謂金匱之盟?

據趙普講,趙匡胤的母親杜氏去世前,曾招宋太祖趙匡胤和趙普一起入宮,杜氏問趙匡胤:「你知道你這個天下是這麼得來的嗎?」

太祖答:「都是祖宗和太后的功德。

杜氏說:「不對!這是因為柴氏讓幼兒當皇帝的緣故,如果後周柴家有年長的君主,你哪能得到皇帝位!你百年之後,應當傳位給光義,光義傳光美!光美再傳德昭。

要立年長的君主,這是社稷江山的福氣。

宋太祖趙匡胤當場答應了。

杜氏就讓趙普當場將這場對話寫下來,作為誓書,藏到金匱裡面,再秘密放到宮中某個地方。

宋太宗派人去尋找這個誓書,果然在趙普所說的宮中某個地方找到了,這就是金匱之盟。

趙普是什麼人?他的話有多少份量?事實上趙普這個人可不簡單,北宋立國初期的種種大事都繞不開他。

趙普幫助宋太祖趙匡胤出面籌劃陳橋兵變,使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帝國;制定了「先南後北」戰略,使北宋基本實現了統一;倡導削弱藩鎮勢力,使中央集權空前強大。

可以說在北宋初期,趙普一直都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重臣和寵信。

可惜趙普說的這個金匱之盟經不起推敲。

理由如下:

第一、宋太祖趙匡胤何許人也,五代十國的終結者,文治武功均是一流,怎麼會聽信自己母親臨終前的一番胡話?

第二、母親都快死了,趙光義身在何處?難道做母親的臨終前就沒有什麼話講給小兒子聽嗎?

第三、趙普講金匱之盟這個事是在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六年之後,為什麼宋太祖剛死之時不說?偏偏六年之後才說出來,這誰相信。

第四、宋太宗趙光義既然相信了金匱之盟,為什麼不傳位給弟弟趙光美,甚至冷血無情,將趙光美害死,甚至將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逼死,他都可以不聽這個金匱之盟,宋太祖趙匡胤就一定會聽嗎?

第五、最重要的原因是,趙普不可信。

趙普在宋太祖趙匡胤去世前,已經失去了信任,被罷免了官職。

不排除趙普討好新主子宋太宗趙光義的可能。

何況趙普這個人滿嘴跑火車,當初趙匡胤黃袍加身,就是趙普導演的一齣好戲,此人滿嘴謊言,圓滑狡詐,不值得相信。

從趙普說出金匱之盟後的後續發展來看,這個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趙光義聽了金匱之盟這個說法後,大為高興。

因為趙普作為宋太祖趙匡胤的親信和開國元勛,由他出面來講這個金匱之盟的故事,就給宋太宗趙光義越過趙德昭、趙德芳,繼承皇位,提供了一個站得住腳的憑藉。

趙普因而重新得到了重用,盡享榮華富貴。

結論:「金匱之盟」根本就是趙普為了巴結新主子、重新得到重用、討得榮華富貴而捏造出來的謊言。

宋太宗趙光義得到皇位的依據是站不住腳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或許這就是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翻查各種史料查找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證據,但...

宋太祖去世究竟和誰有關?

一提到宋太祖趙匡胤,總是不禁然想起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等名詞,這些名詞被演繹了千年,每一個都富有傳奇色彩。他出身軍人家庭,從小喜愛武藝,成年後加入軍隊屢立戰功,後來做過禁軍的最高將領。...

燭影斧聲:趙匡胤的皇位為何傳弟不傳子

自古以來帝國政治的實質其實就是權斗,而權斗的核心則是國家最高統治權的歸屬。中國封建時期,統治權歸於皇帝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皇帝是人,也有生老病死,一旦死亡,選擇繼任者就會非常棘手,雖然也有嫡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