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考寶典」新聞史重要考點:中國古代重要報紙匯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440對於新聞史的考察一般出現在名詞解釋、簡答題,當然也不排除會有論述題。

對於名詞解釋和簡答題,基本上可以通過背誦得分,強化記憶很關鍵。

在這個基礎上,要對新聞史有一個框架概念,在做論述題時,一個好的框架可能讓你想出很多知識點。

●邸報

·中國古代報紙的統稱。

始於唐宋,明清有所發展,不同時期表現形式不同。

·是封建王朝傳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內容多為皇帝旨諭、大臣奏章、官吏獎懲、軍事戰報等。

●朝報(算是中央級別)

·唐代孫樵《讀「開元雜報」》文中,記載的開元時期一種每天條布於宮門外的朝政簡訊的的載體。

作為中央政府公開發布宮廷新聞的工具,直接向民眾宣布,時效迅速。

·開始沒有固定名稱,到後唐和宋代被通稱為「朝報」。

該傳播工具延續時間較長,宋朝朝報和明清的宮門抄,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唐代朝政簡報的繼續。

●進奏院狀 (地方級別)

·唐代,進奏院狀是進奏官提供給節度使的匯報資料,包括中央政府公開發布的官方新聞,以及進奏院採集的新聞信息。

因為只送節度使(觀察使)本人閱讀,無複本,只是一種半官方性質的情報。

·宋代進奏院狀的性質有了很大變化。

改由中央政府控制,擴大了傳播範圍,不再是單線的情報資料;內容也基本定型,包括朝政簡報+明發上諭+大臣奏章。

●小報

·中國古代民間私自發行的傳播媒介,是宋代新聞傳播活動的全新現象。

·始於北宋末,盛行於南宋。

隨著朝報得以公開出售,部份膽大的官吏等便收集人們迫切想了解的新聞信息,以朝報的形式叫賣於街市。

·宋代朝報的商品化,是其產生的內在因素。

同時,宋朝社會動盪不安、內憂外患,人們迫切需要相關信息,這也是小報流傳的重要因素。

作為非法信息載體,一直受到政府壓制打擊,卻始終未能根絕。

●京報

·中國古代報紙的完備形式,與近代報刊最接近的古代新聞傳播工具。

始於乾隆,清中葉後日趨盛行。

·內容上,仍局限於宮門抄、明發諭旨和大臣奏章;製作上,沒有記者編輯,不准采寫新聞、發表評論,只有抄錄、印刷人員。

因此,京報不能算作近代報刊。

·但由民營報房定期印刷、公開銷售於民間,與以前邸報只在官員各衙門中傳閱全然不同,因此已不屬於政府公報性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古代的官府是如何管理「小道消息」

在唐代,有「邸報」和「進奏院狀報」兩種不同的載體,前者是朝廷辦的,後者則由地方州府駐京辦私下裡采編的。也就是說,後者具有了樸素的信息取捨和窺評的特點。宋代對此進行整合,將各路(省)駐京辦(進奏院...

沒有智慧型手機,古人怎樣看新聞?

早在一千多前的中國古代,已經開始出現了以文字作傳播媒介的報紙,還是一門有價有市的生意。常言道︰「山高皇帝遠」,怎樣把中央政府的決定準確地傳送到各地方政府無疑是相當重要的一項任務,但也正因如此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