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謎案:宋太祖趙匡胤離奇暴崩傳位給弟弟竟不傳給親兒子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太祖趙匡胤原是後周的殿前都點檢,只能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官兒。

建隆元年(960),趙匡胤率兵出征時,於陳橋驛(今河南開封東北陳橋鎮)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奪取後周政權,並在開封自己稱帝,建立了宋朝,史稱北宋。

隨後他採取各個擊破的戰略,縱橫天下,先後攻滅荊南、後蜀、南漢、南唐等割據政權,除北漢之外,基本統一了十國,並鞏固了中央集權統治。

開寶九年(976)十月二十日夜裡,趙匡胤突然暴崩於萬歲殿,次日天亮,其弟趙光義繼皇帝位,是為宋太宗。

關於趙匡胤的死,《宋史》的記載語焉不詳,只有寥寥幾筆,結果留下一個「燭光斧影」的謎案。

而野史《湘山野錄》則較為詳細地描述了趙匡胤臨死時的情形。

十九日晚,忽然平地起風雷,陰霾密布,雷雹驟降,宋太祖趙匡胤心中頓感不祥。

他從太清閣上下來,傳今守宮的太監速召晉王趙光義人宮,當時已是深夜,晉王入宮後即被延入寢殿。

太祖將所有人都屏之門外,與晉王斟酒對飲。

侍者聽不見他們密議的內容,只能透過寢殿的窗欞,看到兩人的身影。

只見燭光之下,晉王時不時離席起身,似乎在辭讓什麼。

大約禁漏三鼓時分,太祖飲下一杯酒後,拿起柱斧,揮了一下,像是朝什麼東西戳擊,然後回身對晉王大聲說道:「好做!好做!」說罷,便解帶就寢,很快寢殿中就傳出如雷的鼾聲。

到了五鼓時,寢殿內忽然變得寂然無聲了,此時人們才發現太祖已經崩逝,他的頭上、身體上大汗淋漓,像剛剛洗了澡似的,好像有中毒的跡象。

天亮後,晉王趙光義即位登上了皇帝寶座。

根據這段描述,趙匡胤似乎是死於其弟趙光義之手。

然而,《續資治通鑑》的記載卻是這樣的:開寶九年十月十九日,晉王應太祖召見入宮議事。

直到晚上才退出。

二十日深夜,太祖闔然去世,而在此之前,太祖已經患病頗重。

太祖去世後,不知是皇后自己作主張還是太祖生前的遺命,皇后命內侍王繼恩召皇次子德芳進宮,言下之意就是要讓德芳在皇帝靈前繼位。

但是王繼恩並沒有遵照皇后命令去召德芳,而是徑直來到了晉王府,因為他知道太祖生前就決定傳位於晉王趙光義。

趙光義聞知皇帝駕崩,猶豫不定,沒有進宮的意思。

王繼恩催促道「延誤太久,會被人奪去天下的!」趙光義這才動身進宮。

來到值班房門口,王繼恩對趙光義說:「王爺且在此稍候片刻,待我進去稟報。

「一同前來的衛官程德元卻道:「還等什麼,直接進去!」於是一行人直奔寢殿。

皇后見王繼恩回到宮裡,急問:「德芳來了嗎?」回答卻是「晉王來了。

」皇后見此情形,先是驚愕,隨即什麼都明白了,她對趙光義哀求道:「我們母子的性命都托給你了。

」趙光義含著眼淚回答:「共保富貴,不必擔心。

」等天一亮,趙光義便繼承了皇位。

從以上的記載中,看不到趙光義加害趙匡胤的直接「罪證」。

兩相對照,使人如墜雲里霧中,弄不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情,正如俗語所說:天道玄遠。

許多事情是說不清楚的。

另據《宋史》說,趙匡胤有兩個兄弟在世,一個是晉王趙光義,另一個是後來任開封府尹的趙光美,兄弟之間手足情深,趙匡胤尤其對光義關愛至極。

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非常精明,她鑒於前朝的歷史教訓,病逝前囑咐趙匡胤:世宗(柴榮)因為立年幼之子為皇帝,才使得趙家奪得後周的天下,如果世宗立一個年長的皇帝,天下哪會到你手裡?你百歲以後就傳位給弟弟,不要傳給年幼的兒子!趙匡胤品性孝友,不敢違背母命,他頓首道:一定遵命。

老臣趙普在場,按照杜太后之囑,在榻前寫下誓約書。

內容是趙匡胤死後傳位給光義、光義死後傳位給光美,光美死後再傳給趙匡胤的長子德昭。

趙匡胤忠實地遵循太后的既定方針,封光義為晉王,並且不時向身邊的近臣們灌輸「晉王龍行虎步,乃太平天子,福德我所不及也。

」趙匡胤自己的兩個兒子卻沒有封任何王爵、明顯是逐步樹立趙光義的地位和威信,扶掖其繼位的做法,對此
趙光義自己也心知肚明。

如此卻讓後人不得不疑雲叢生:假如趙國胤確實到臨死前一直有心傳位給趙光義的話,為什麼不按照正規的儀式立光義為皇太弟,以便無論何時自己發生意外,趙光義都能順理成章地繼承皇位?既然趙光義遲早要繼位當呈帝,怎麼會忍心加害親哥哥,迫不及待地篡位呢?真的是他害死了趙匡胤?又是如何害死的?因為《湘山野錄》中也沒有說明趙匡胤到底是怎麼死的,按照《宋史》的說法,如果是太祖臨終時囑咐皇后召晉王人宮繼位,而皇后私自篡改太祖遺命,意圖讓自己的兒子繼位的話,為什麼不召自己的親生兒子德昭,而要召非親生的德芳呢?這於理說不通呀。

莫非這是趙匡胤臨終前的意思?還有,假如說趙光義沒有謀害太祖,那麼接下來的一連串事情又該如何解釋:宋太宗即位後,將年號改為「太平興國」,這應是開國皇帝而非守成皇帝的年號,難道太宗真有篡位篡國之意?在他即位之後不久,太祖的皇長子德昭即自殺,皇次子德芳天亡,太宗之弟光美因試圖謀害太宗而被拘,後惶惶不可終日,以至憂悸而死。

直到今天,這些都是解不開的謎。

說到趙匡胤之死,歷史上還有一個奇妙的傳說。

趙匡胤滅後蜀之後,生擒了後蜀皇帝孟昶及其夫人花蕊夫人。

趙匡胤早就仰慕花蕊夫人的「冰肌玉骨」和才華,便將她納為自己的貴妃。

花蕊夫人曾請人畫了一幅畫掛在房內,畫中一男子挽弓射箭。

當時有人告發畫中男子極像孟昶,表明花蕊夫人心懷二想。

念念不忘前夫,而她則辯解說這是張送子神仙的畫像。

後來有一次,花蕊夫人隨趙匡胤狩獰獵時,被人從身後一箭射死,這個人就是太祖的弟弟趙光義。

於是,後人就在這畫上做起了文章,說花蕊夫人其實是在暗示趙匡胤,自己將會被人用弓箭射死,而這個人有朝一日將會弒君。

然而,這樣的「暗示」不要說趙匡胤不懂,就是我們也百思不得其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為何不立太子?有意傳位弟弟趙光義

趙匡胤生前他的兩個兒子也成年了,為什麼當時就沒立兒子為太子,甚至沒封王。而他的弟弟趙光義被封晉王,開封府尹。重用弟弟而忽視自己的兒子,以致讓趙光義奪了權。造成了他的後幾代子孫脫離政治核心,這是為...

趙匡胤傳位親弟弟是兄弟情深還是手足相殘?

元976年,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一夜之間猝然離世,正史中沒有他患病的記載,野史中的記載又說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歷史上一宗離奇的懸案。而趙匡胤竟然沒有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弟弟。這...

歷史上趙光義究竟是弒兄篡位還是奉召即位

文章來源:宸邦帶你看歷史在中國古代皇帝們一般在臨終前,身邊僅有幾個貼身大臣,有的皇帝更是暴斃,而身邊無一人,所以有些皇帝的臨終遺詔不知是真是假!無從考證!更是撲朔迷離!尤其是僅有的幾個託孤大臣一...

趙匡胤為何願破世襲,不由皇子而由皇弟繼位?

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傳承著父子相傳的皇帝世襲制,太子繼位天經地義。否則不是篡位便是禪讓。然而宋朝皇帝趙匡胤始終不立太子。卻兄終弟及,讓本該與大宋皇朝帝位無緣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自己的皇位。這...

宋太祖之死,誰是真正的兇手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涿郡。年輕時喜愛騎馬射箭,膽量過人。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

驚天大發現,趙匡胤原來是這樣死的!

我想說的是,趙匡胤死的時候,知道他是被誰謀害,他完全有時間、有機會、有能力報復那個謀害他的人,但是結果他只是安靜地死去,把痛苦留給自己,把秘密留給歷史,把猜測留給後人,把煌煌文化大典留給大宋王朝……

斧聲燭影和金匱之盟!

今天準備來講一講宋太宗趙光義,為什麼想到講趙光義呢?簡單介紹一下他,大家就明白了。這宋太宗啊,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原名趙匡義,後來由於避諱改名為趙光義,所以問題就來了,在父死子繼的封建社會,為...

揭秘:宋太祖趙匡胤的繼位者為什麼不是兒子?

宋太祖怕史官:宋太祖嘗彈雀於後苑,有臣稱有急事請見,太祖亟見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詰其故。對曰:「臣以為尚急於彈雀。」上愈怒,舉柱斧柄撞其口,墮兩齒。其人徐俯拾齒置懷中。上罵曰:「汝懷齒,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