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成語出自諸葛亮之口,看似改變歷史進程,其實並無多大作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為諸葛亮。

原文如下:

亮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

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

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諸葛亮對孫權說:「如今天下大亂,將軍擁兵占據江東,劉豫州則在漢水以南地區屯集兵馬,與曹操爭奪天下。

現在曹操已經消滅各路諸侯,基本平定了北方地區,如今又趁勢占領了荊州,威震四海,致使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劉豫州才逃到了這裡。

請將軍根據自己的力量也權衡當前的局勢。

如果能用江東的人馬對曹軍抗衡,不如早點與曹操斷絕關係。

如果無力抵抗,何不放下兵器盔甲,向曹操俯首稱臣呢?現在將軍表面上服從曹操,內心卻猶豫不決,形勢危急卻不能當機立斷,災禍馬上就會降臨!」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諸葛亮口中的「禍至無日」,意為災禍馬上就要降臨。

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為《左傳》中的「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於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

這個成語故事發生的時間,正值赤壁之戰爆發前。

曹操占領荊州,劉備倉皇逃竄,諸葛亮奉命來到江東聯合孫權一起抗曹。

有不少人覺得是諸葛亮的激將法改變了孫權的決定,其實這個看法是錯誤的。

從孫權掌權開始,江東採用的策略就非常實用。

當年曹操要孫權提供質子,孫權去沒有答應,結果雙方也是相安無事,這就說明孫權對付曹操還是會很有一套的,能夠根據當時的形勢作為正確的判斷。

而在荊州之戰爆發時,孫權就已經派魯肅來到荊州,了解戰局進展,這也說明孫權心中已經有了打算,否則的話,魯肅也不可能貿然將諸葛亮帶到江東。

一句話,孫權早就打定了與曹操對抗的想法,他所需要的僅僅是在東吳集團內部統一思想。

至於諸葛亮那一番豪言壯語,其實並沒發揮什麼作用。

參考書籍:《三國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吳諸將,魯肅為首,夢三國老好人魯肅

說起東吳諸將,大家想起最多的無出江東四英。其中,周瑜「長壯有姿貌」。其人「雄烈,且膽略兼人」。助孫策奪取江東,破曹操與赤壁,攜威猛之師下南郡等地。呂蒙,「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陸遜...

舌戰群儒: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合抗曹?

赤壁之戰被稱為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對於曹操來說,這是一場統一全國的戰爭,而對於孫權和劉備來說,則是一場生死存亡的戰爭。大戰之前,曹操平定了北方,六月剛剛當上了丞相,七月就發兵南征劉表。八月,劉...

諸葛亮舌戰群儒是孫權高超智慧的結晶!

舌戰群儒是《三國演義》中最著名的章節之一。諸葛亮為說服孫權共同抗擊曹軍,在孫權大殿之上,先後回擊了張昭、虞翻、步騭、薛綜、陸績、嚴酸、程秉等人人身攻擊,進而批駁了張昭等人懦弱和不負責任的主和思想...

赤壁之戰中到底是誰說服孫權決心抵抗曹操的

赤壁之戰被稱為是三國三大戰鬥之一,對付曹操來講,這是一場同一天下的戰鬥,而對付孫權和劉備來講,則是一場存亡存亡的戰鬥。大戰以前,曹操平定了南方,六月方才當上了丞相,七月就興師南征劉表。八月,劉...

此成語是諸葛亮說的,言辭犀利,結果出人意料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諸葛亮的運氣不是太好,剛剛投靠劉備,還沒來得及一展身手,曹操就殺過來了。貌似強大的荊州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勢單力孤的劉備只有逃跑的份兒。這時,江東的使者魯肅出現了。經...

諸葛亮是怎樣對周瑜用激將法的?周瑜上當了嗎

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達江東勸說孫權共同抗曹,魯肅帶他前去會見孫權。諸葛亮見孫權碧眼紫髯,一表人材,自知難以用言語說動,便打定主意要用言語激他。寒喧之後,孫權問道:「曹兵共有多少?」諸葛亮答:「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