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想拚死替曹魏打壓司馬懿的人,自己先死,便宜了司馬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休是曹魏天子曹叡用來打壓司馬懿的主要軍界人物。

曹休接到東吳周魴的詐降書 ,躊躇滿志出發了。



這一次,曹休滿以為可以力壓司馬懿而獲得大捷,沒想到慘敗,而且他自己也因此而死。

他空出來的位子,被司馬懿占了。

陳瓷所著《懿統三國》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說,下文為相關內容。


朝廷已經鞭長莫及的曹休,興高采烈地向東吳快速推進,來到一個狹隘的山口。

山口,滾滾江水無聲流淌。

曹休打開地圖,找到了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皖城。

皖城,因其地當皖河入江之首而稱之皖口,又因其鎮處柏子山麓之間而稱之山口,水路要津,兵家必爭之地。

收起地圖,曹休暗暗地攥起拳頭,在心裡對自己說:什麼司馬懿,什麼曹真,看我一逞千里駒之千里志!

 曹休本來是要把拳頭舉起來的,可是,他的拳頭最終沒有舉起—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

這個消息讓他的拳頭鬆開了,他的手甚至有一絲顫抖。

孤軍深入的曹休得報:先鋒部隊沒見到周舫,卻見到了孫吳軍營。

本來,周舫在信里約定與曹休在皖口會師。

可是,曹休卻等來了枕戈相待的孫吳五萬大軍。

孫吳軍隊的統帥是陸遜,就是那個在夷陵之戰大敗劉備,最終氣得劉備病逝白帝城的傢伙。

四周的柏子山,山上滿是陰森森的松林,山下是嗚咽的皖河。

曹休突然發覺皖口就像是一個墓坑。

曹休終於明白過來,周舫原來是詐降,他讓自己來皖口,原來是讓自己來送死。

孫權當時的計劃,是對壽春—合肥一帶的魏軍加以沉重打擊後再尋機北上。

因此他密令周魴詐降,目標就是曹休。

孫權專揀軟柿子捏。

孫權的論證工作搞得很好,他看準了曹休想出風頭,看準了曹休一門心思要壓過司馬懿和曹真,就把誘餌送給了曹休。

曹休是激動了。

他鬱悶了太久,以為有了機會,就興奮過了頭。

這時,東吳兵還未整合在一起,曹休如果及時回撤,還能落個全身而退;

偏偏他當初對曹叡誇下海口,說什麼破吳第一功在他身上,偏偏他擔心自己無功而返後,東方戰區的軍權會落到司馬懿手裡。

這時,他的敵人不是陸遜,而是司馬懿。

遺憾的是,他既不是陸遜的對手,也不是司馬懿的對手。

曹休一門心思想要出風頭壓過司馬懿,自殺式地與陸遜決戰。

而陸遜舉重若輕,指揮大軍攻至曹休的中軍大營:石亭。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之外,三國歷史上的又一次大戰在石亭展開。

結果,疲於奔命的魏軍毫無懸念地大敗。

曹軍潰散,人仰馬翻,士兵驚惶亂竄,曹休失去對大軍的控制。

曹休只好拋棄所有軍資,帶領殘兵敗將逃生。

可是,東吳人早就算準了曹休的撤退路線,提前在夾石設好精銳伏兵,扼守要路。

幸虧賈逵軍晝夜兼程,趕到夾石,多設旌旗鼓號,製造旗多鼓多號多人馬多的假象,嚇退了吳軍。

曹休這才避免了休命於疆場的悲劇。

大司馬的儀仗在逃命時都扔了,現在曹休以大司馬的身份,命令賈逵給他撿回儀仗。

賈逵毫不猶豫地抗命:「我本來是為國家做豫州刺史,不是來撿被棄儀仗的!」

曹休一臉通紅,喘不過氣來,可是也不能發作——敗軍之將,有什麼發言權呢?

賈逵的公然抗命表明,石亭之戰使得曹休在軍界的聲望一落千丈。

司馬懿得到來自石亭的戰報,泡了一壺茶,優哉游哉地端起一杯。

曹休卻只能品嘗失敗的苦酒,抑鬱成疾,背上突然長出一個大癰瘡。

劉備敗給陸遜之後九個月病死,而同樣敗給陸遜的曹休,九月底兵敗班師,十月十四日就暴病而亡。

大司馬的位子空出來了。

一年半以後,大將軍曹真接任大司馬,成為軍界頭號人物,而驃騎將軍司馬懿則順次升任大將軍,成為軍界二號人物。

要是曹真再死就好了,司馬懿突發奇想。

(請看明日《懿統三國》連載:曹休之死。


本文節選自《懿統三國》:看隱忍的司馬懿及其後代,如何耐心等待機會,逐步掌控曹魏軍政大權,最終讓三國的歷史終結在司馬氏之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影響曹魏政權變化的石亭之戰

公元228年孫權派遣潘陽太守周魴秘密求助已為北方所知名的山越宗帥,想讓他們去誑誘魏揚州牧曹休。周魴說:「山民宗帥地位低賤,不足以依賴信任,事情如有匯漏,不能使曹上鉤。請派親信帶著我的書信去引誘...

被忽視的三國戰爭:石亭之戰和它改變的六個人

談到三國的戰爭,大多數人脫口而出的是「三大戰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三國演義》將這三場戰爭渲染地太精彩了,尤其是赤壁之戰,前後用了十多回的章節,「草船借箭」「群英會」「連環計」...

再次定義三國局勢的戰役:石亭之戰

「石亭之戰」在三國歷史上的確是一場非常重要的戰爭,作用不亞於赤壁之戰。如果說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那麼石亭之戰則重新定義了三國局勢。通過此戰,司馬懿得到了上位的機會 ,而孫權看清了天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