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的第一位首席輔佐官——張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昭,是東吳的第一位首席輔佐官,是個很有骨氣的人,演義中為了突出諸葛亮而把他寫得不成人樣,實在是太過份了。

早年的張昭聲名就已遠播,彭城國的國相,以及陶謙都曾擾絡過他,均被他拒絕,陶謙為此差點殺了他,是趙昱將他救了出來。

孫策敬佩他,對他行"升堂拜母"之禮,使張昭不得不出山,做了孫策的「長史」兼「撫軍中郎將」。

孫策很信任他,將一切行政事務都交給他,並對他以「管仲」相比。

臨死前還將孫權托給他,並說:「若孫權不足以擔當大任,則你自己擔當。

萬一事不順利,由'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所以說張昭日後主張降曹,與孫策的遺言有著很大的關係。

圖片來源網絡 僅供參考

  張昭的骨氣,表現在他對孫權的犯顏直諫上。

正所謂文死諫,武死戰,張昭不論是公私,對孫權的不當之處都能直言諫勸。

也因此時常與孫權發生衝突。

衝突最大的一次當屬給公孫淵封燕王一事。

孫權當時氣得要拔出劍來刺死張昭,張昭卻絲毫沒有退縮,回到家中以託病不上朝向孫權抗議。

孫權派人用泥封了張昭家的門,張昭也在門的內側用泥加封了一道。

後來公孫淵果然殺了封賞他的吳國特使張彌與許晏,孫權這才悔悟,向張昭道歉。

但是張昭卻給孫權一個閉門羹,孫權氣得放火燒了張昭家的門,也沒能讓張昭服軟。

後來孫權滅了火,一再道歉,再加上張昭幾個兒子的相勸,張昭才出門與孫權相見。

張昭死於喜禾五年,作了孫權幾十年不是丞相的丞相。

不封他丞相,是因為孫權對他的愛護。

孤豈為子布有愛乎?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

這就是孫權對不封張昭丞相的解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盤點三國:張昭 有意思的倔老頭

《三國志》為東吳人物作傳,除孫氏宗室外,寫到的第一個大臣就是張昭。張昭曾被孫策比喻為管仲,作為治國的文臣,才幹無疑是第一流的。張昭字子布,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少年好學,是當時的著名人物。漢末大...

三國-吳國-張昭

張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臣。 東漢末年,張昭為避戰亂而南渡至揚州。 孫策創業時,任命其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將文武之事都委任於張昭。孫策臨死前,...

三國第一秘書:張昭

張昭作為治國的文臣,是個著名才子,還曾被孫策比喻為管仲。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今江蘇徐州),自幼好學,博覽群書,不僅學問好,文章寫的也好,書法更絕妙。當年張昭的才學,與琅琊趙昱、東海王朗、廣陵陳琳...

張昭為什麼不能當丞相,原因值得深思!

公元200年,孫策終於平定了江東,為東吳立國奠定了基業。正當他躊躇滿志地鞏固和拓展勝利成果時,卻不幸遭遇刺客重創。臨終前,他把弟弟孫權託付給長史張昭輔佐。張昭不負重託,「率群僚立而輔之。上表漢室...

孫策為何把弟弟孫權託付給這個男人?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少年好學,是三國時期響噹噹的人物。漢末大亂,孫策親自請出當時在江東避亂的張昭擔任長史、撫軍中郎將,管理大小政事。而且孫策在臨終時將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張昭穩定江東民心並全心全...

我看《三國演義》中的「張昭」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可見三國時期張昭在吳國的份量。《三國志·吳書·張昭傳》記載:「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這段話不難理解,也...

做不了丞相的張昭

目前是先發三國,後面各朝正史都會發,前段為原文,後段為翻譯。原創文章也就是自己讀史的一些見解,正在寫,但很難寫,一是詞窮,吹吹牛逼還行,真要寫篇長文章還真有點難,二是正史資料自己還沒看全,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