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為何把弟弟孫權託付給這個男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少年好學,是三國時期響噹噹的人物。

漢末大亂,孫策親自請出當時在江東避亂的張昭擔任長史、撫軍中郎將,管理大小政事。

而且孫策在臨終時將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張昭穩定江東民心並全心全意的輔佐孫權。

由於張昭生性剛直屢次直言勸諫孫權,赤壁之戰前張昭主和,不和孫權之意,故而一直尚未拜張昭為相。

儘管經常會違抗孫權的意願但是張昭依然持直言進諫,致使雙方常常僵持不下。

後來張昭在孫權稱帝後告老還鄉,潛心著作《春秋左氏傳解》和《論語注》。

張昭於嘉禾四年去世,終年八十一歲。

孫權素服主持喪禮,贈諡號「文侯」。

張昭自幼好學,擅長隸書,更是博覽群書並精通《左氏春秋》,是著名的才子。

他素有學問好、文章好、書法好的三好之稱,是秘書的最佳人選。

很早張昭的才名就傳了出去,與琅琊趙昱、東海王朗、廣陵陳琳齊名。

張昭頗具傲氣,還有一種獨有的獨立精神。

在十六歲時被推舉為孝廉、徐州的長官陶謙請他做官,他都不肯去,陶謙認為張昭是瞧不起他,便派人把他關起來。

幸得趙昱多方奔走才將他營救出來。

黃巾之亂,張昭渡江南下避亂。

孫策當時正在江東創業,早就聽說張昭的才能便親自登門到張家升堂拜母,認張昭的母親作乾媽,於是張昭出仕做了孫策的長史,管理江東的內政軍務。

張昭不負所托把江東治理得井井有條,此後名望就更大了,甚至當時北方的政要只知道江東有張昭卻不知有孫策,每次寫信都稱讚不停,把江東的成就都歸功於張昭,而張昭為此感到糾結緊張,如果把這些信給孫策看是不是有些在炫耀自己,瞞著不給孫策看這些書信也不對,讓張昭是進退兩難。

後來孫策知道後高興地說:前有齊桓公把所有事情都交於管仲,朝野上下有什麼事情就找仲父,大家不也都是把功勞歸了管仲?

但後來齊桓公稱霸天下,讓後世也羨慕的不得了。

今天這麼賢德得張昭就好比管仲,而我有了張昭不是就如齊桓公了嗎?其實小霸王孫策是個非常大度的聰明人,要比霸王項羽精明得多。

其實做下屬最擔心的被上司認為功高蓋主,而孫策的這些話消除了大家的顧慮。

張昭為報答孫策的知遇之恩,更加盡心盡力。

後來不幸孫策被刺,臨死前將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

孫權整天號哭不理政事,張昭作為群臣的表率告誡孫權說:「你作為孫策胞弟要擔負起兄長未完成的江東霸業,天下現在亂成一團,你不可整天哭個沒完沒了!然後將孫權扶到馬上巡視軍營,讓江東軍民知道孫權是現在的江東之主,避免了因孫策的暴卒而出現江東局勢混亂的局面,順利的幫助孫權地度過了權力交接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權的哥哥,開創江東基業,卻死於刺客之手

我們知道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最終脫穎而出的是曹操,劉備和孫權。曹操和劉備的基業都是靠自己打拚出來的,孫權相對來說就要容易得多,他是繼承了自己父兄的基業。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孫權的哥哥孫策。

三國時期東吳重臣張昭

三國時期吳國的張昭,相信大家都知道,同時我相信知道有這個人的朋友很多,但對他了解的人很少。畢竟三國演義裡面對他的描述不多。為什麼孫策臨終時會說出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的話呢?作為東吳第一...

三國時期的吳國政權

吳王孫權這個集團我們也稱之為江東集團,長江基本上是由西往東流的,但是在蕪湖和南京之間這一段長江偏北流,這一段江段的東西兩岸古人就稱之為江東和江西,而把現在咱們的湖南省稱為江南,也就是說三國時代的...

我看《三國演義》中的「張昭」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可見三國時期張昭在吳國的份量。《三國志·吳書·張昭傳》記載:「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這段話不難理解,也...

盤點三國:張昭 有意思的倔老頭

《三國志》為東吳人物作傳,除孫氏宗室外,寫到的第一個大臣就是張昭。張昭曾被孫策比喻為管仲,作為治國的文臣,才幹無疑是第一流的。張昭字子布,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少年好學,是當時的著名人物。漢末大...

三國第一秘書:張昭

張昭作為治國的文臣,是個著名才子,還曾被孫策比喻為管仲。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今江蘇徐州),自幼好學,博覽群書,不僅學問好,文章寫的也好,書法更絕妙。當年張昭的才學,與琅琊趙昱、東海王朗、廣陵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