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孫權叛盟偷襲荊州殺死關羽?從蒙元滅南宋的戰爭就可以看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對於孫權背棄盟約偷襲荊州殺死關羽一事,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唾罵孫權不守信義,小時候麼麼也罵過,但是現在麼麼倒是理解孫權為何偷襲荊州了,看看蒙元滅南宋的戰爭就知道了。
就孫權偷襲荊州之前的形勢來看,自劉備在漢中擊敗曹操之後,關羽更是威震中原,劉備勢力兵鋒直指曹操,令曹操非常惶恐,劉備勢力一舉比肩曹操,三國形勢從曹、吳、劉,一下子變成曹、劉、吳。
相比較曹操,這個時候的劉備對於孫吳的潛在威脅最大,因為曹操的水軍垃圾,水軍垃圾就打不過長江,更談不上滅吳,而劉備卻擁有完備的益州水軍和荊州水軍,更有精銳的陸戰步騎。
對於孫權來說,一旦關羽成功占有襄陽,劉備勢力就可以憑藉著漢中天險、襄陽防禦扛住曹操北方進攻,水軍順江直下,一舉滅吳,雖說諸葛亮「隆中對」的目標是結盟孫吳,二路直取中原,但是諸葛亮的戰略忽視了一點,那就是占有益州和荊州的劉備,對於孫吳的威脅遠遠超過曹操對孫吳的威脅。
由此,什麼樣子的蜀漢才是孫吳的最好盟友?當然是失去荊州只能向北戰爭的蜀漢!孫權偷襲荊州的時間把握的非常準,占據荊州後在劉備東征大軍到來前就使得荊州形勢安穩下來,自劉備東征失敗諸葛亮掌權後近四十年,孫吳勢力再也沒有窺視巴蜀,兩國成為最好的盟友!
劉備能成霸業,多虧此人的高明戰略,諸葛亮的方案根本不行
熟知三國歷史的朋友都會知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獻上《隆中對》戰略的故事。很多人都會認為劉備後來的霸業,就是用了諸葛亮隆中對的方略。諸葛亮給劉備規劃的宏圖大業是:
劉備舉兵征討東吳,為什麼不帶上諸葛亮?
摘要: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東征孫吳,但是劉備沒有帶上諸葛亮,這是為什麼呢?公元221年,劉備舉全國之力,率十萬大軍,發動了三國最後一場大戰役——夷陵之戰,東征孫吳的口號是為...
劉備臨死前良心大發現!解決諸葛亮執政後最大難題,令人佩服!
什麼才是諸葛亮執政後的最大難題?不是託孤的合法性,因為諸葛亮是劉備託孤的最好人選,這一點,劉備在自知命不久矣之時,就做出了決定,而諸葛亮執政後的最大難題到底是什麼?劉備臨死前如何良心大發現,從而...
寒硯三國:季漢北伐與隆中對戰略的放棄
犯了左傾機會主義錯誤的關羽北伐,試圖在本應戰略防禦的時期將西線的勝利拓展到整個漢水流域,莽撞地衝破了曹孫劉三方在漢水、湘水地區形成的短暫戰略平衡態勢。關羽北伐,在招致以關羽為首的劉系荊州方面軍全...
如果關羽死後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蜀漢最終可以奪得天下嗎?
憑心而論,個人觀點覺得,劉備即便不發動夷陵之戰,依然奪取不了天下。在這裡本人依據個人觀點來談下原因。在關羽死後蜀漢內部出現兩種不同觀點:一,以劉備張飛為代表的伐吳復仇派;二、以諸葛亮趙雲黃權為代...
如果關羽沒有敗走麥城身死,劉備能統一三國嗎?
從《三國演義》和民間對關羽的信仰來看,他勇冠三國堪稱當時第一名將。後世的史學家們也頗認同這個看法,儘管《三國演義》是一本文人書寫的通俗小說,是藝術作品。但關羽的形象大致符合真實的歷史,演繹的成分...
是誰謀殺了關羽?誰該為關羽之死負責?真相卻出人意料!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出兵襄樊,曹操派于禁、龐德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一度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採用了司馬懿、蔣濟的意見,派使者聯繫東吳從後面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