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歷史上真實的關羽:竟是逞小勇而不顧大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歷史上的關羽是個咋樣的人呢?是人們心中永遠的武聖?還是錚錚傲骨永不背叛的二哥?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忠臣名將?今天,我們就看看真實的那個他吧。
且不說曹操,只說關羽。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給人的快感,遠遠不能抵補大意失荊州給人的痛感。
由於降曹,桃園兄弟之義令人生疑;而由於辱吳,他成了孫劉聯盟的一個分裂因素,則可以肯定。
有人說,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馬懿,而是關羽。
作為本集團的中堅力量,反而比敵對集團的中堅力量,比自己的死對頭更可怕,這很耐人尋味。
網絡配圖
諸葛亮怕關羽什麼?是怕他身他深知關羽其人,識小義而未必明大義,盡小忠而可能害大忠,逞小勇而未能奮大勇。
關羽濃厚桃園之義,卻淡薄天下大義。
否則,他不會再三阻撓劉備三顧茅廬,也不會刁難諸葛亮初行軍令。
他只知道諸葛避見乃兄,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乃兄如果見不到諸葛,會失去爭奪天下的機會,會在瓜分國土的軍事競賽中被淘汰出局,連最後一勺殘山剩水也得不到。
馬超不懂規矩,口稱玄德,而不稱陛下。
關羽和張飛都很惱怒。
但兩人要出的招數卻不相同。
關羽要處死馬超,張飛則要作個樣子給馬超看。
第二天上朝,馬超不見關張二人在班,正自納罕,一抬頭,看見二公正站在蜀帝身後,垂手而立,甚是恭敬。
馬超深自慚愧,從此對玄德再不敢失禮。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可見,張飛識大體而關羽執小義。
張飛比關公更懂得,得人和,是劉備與曹操、孫權分庭抗禮的最大資本。
如果因失禮而失人,劉備就會失去這個資本。
況且蜀國偏居一隅,人才凋零,得失一員身經百戰的虎將,關係軍國大計。
依張飛,劉備得義得計得人和;如果依關羽,劉備則可能失義失計失人和。
關羽降曹,曹操善待於他,此「義」(其實是計)不忘,故有華容放曹之舉。
聯吳抗曹,對關羽來說,似乎是聯疏(吳)抗親(曹),此義(國家大義)不記,故有拒親辱吳之舉。
這正是諸葛亮最怕的。
怕關公守荊州,荊州與孫劉聯盟不可兼得,卻可能俱失。
既如此,換個人守荊州行不行?不行。
荊州重地,非至親之人,非文武雙全之臣不能守。
劉備至親之人唯關張,關張之中,文武兼備是關公。
為了讓關公心悅誠服地執行他親手制訂的聯吳抗曹之基本路線,諸葛亮可謂煞費苦心。
他智算華容,陽算曹操,陰算關公。
他料定關公的「曹操情結」不解,不能真心聯吳抗曹。
所以,故意給關公一個放走曹操的機會,同時又要他立下軍令狀。
此目的有四:一是剎剎他的傲氣,贏了他的腦袋,又還給他,是要折服他的心;二是抓抓他的把柄,提醒他注意,他有歷史問題,他的歷史不清白,正因為這個原因,才不讓他執行重要軍事任務,如果放走曹操,則又有了現行問題;三是解除他的「曹操情結」,放曹操一條生路,足以報答曹操所給他的一切,此後抗曹不會背不義的名聲;四是小以大義,讓他體會守小義(報曹)而損大義(誤國)的真實後果。
儘管諸葛費盡心機,但關公有他自己的行為邏輯。
邏輯的結果是腹背受敵:腹受國家之敵曹軍,背受自己創造的敵人吳軍。
結局是喪師失地,敗走麥城,窮途末路,軍沒身死。
這就造成了劉備的大不幸,逼著他面對自己一生最困難的選擇:要顧孫劉聯盟的大局,就不能為關羽報仇,不報仇,結義誓言(不能同日生,但願同日死)便不能遵守,便會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人和;要報仇,就要傷害自己的立國之本——孫劉聯盟。
也許比較好的選擇是做做樣子的報仇。
劉備一生,也是個好演員,而且是個相當本色的演員,其主要演技是哭。
痛哭了幾場,便決定為義弟報仇。
也許開始是演戲,但開場的精彩誤了他。
連勝過幾戰之後,真的進入了角色,以為甩掉軍師這根拐杖,也能順水推舟地滅了吳國。
可惜了,關羽和蜀國!有時候性格決定了國運。
為什麼有人說三國終於關羽?
自古以來,關二爺忠肝義膽、義字當頭、英勇無雙的完美形象便深入人心。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五關斬六將,放水淹七軍,無不驚天地泣鬼神。那麼,為什麼有人說三國止於這一近乎完美的形象呢?
關雲長真的有民間傳的呢麼神嗎?
關羽(?-220年),字雲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
說三國話權謀:關羽何以造成劉備「兩困」與諸葛亮的「兩難」
我國歷史上三國名將關羽,後被世人尊為武聖,千百年來忠義千古,為世人所重,然而在我看來,關羽分別給劉備和諸葛亮留下了「兩困」與「兩難」。這要從頭說起,從諸葛亮內心的恐懼分析 。 有人說,諸葛亮最...
揭秘:三國中諸葛亮最怕的一個人是誰
《三國演義》我讀過兩遍。上初中時讀過第一遍。最近,我看了第二遍。讀第一遍時,書中人物只給我留下了似懂非懂的漫畫式印象。書中只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忠臣與奸臣。關羽是好人與忠臣的完美典型,而曹操則...
揭秘:三國中諸葛亮最怕的一個人是誰
《三國演義》我讀過兩遍。上初中時讀過第一遍。最近,我看了第二遍。讀第一遍時,書中人物只給我留下了似懂非懂的漫畫式印象。書中只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忠臣與奸臣。關羽是好人與忠臣的完美典型,而曹操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