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此文的人都由衷的敬佩劉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不僅是較早的一部歷史小說,而且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

說明有些歷史是不真實的,但是根據真實的歷史改變的,演義中有著重大落差的劉備,真實的劉備真像演義中寫的那樣嗎?其實並不是。

出身貧苦,鎮關張收保費

劉備的出身還是不錯的,最起碼人家的爺爺做過縣長。

因為老爸死得早,因此劉備沒有依靠,就跟著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

15歲的時候,劉同學和公孫瓚等人拜盧植為師學習文化課,可他對學習根本就沒什麼興趣,卻喜歡鬥狗、賽馬、聽音樂、穿潮裝。

特別是孔武有力,愛好打架鬥毆,於是便成立了自己的黑社會組織,許多亡命徒都爭著拜劉備為大哥。

當時的土豪張世平、蘇雙等人帶著千兩黃金,拜見劉備,請求得到劉備的保護。

關羽、張飛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拜的大哥,如果劉備只會哭哭啼啼,怎麼能夠鎮得住這兩位呢?

另外,劉備喜怒不形於色,不太愛說話,對自己的手下很仗義,這幾點真是像極了電視劇《征服》里的劉華強,可見劉備也是個狠角色!

個性威猛,打督郵嚇劉琮

《三國演義》里寫到張飛鞭打督郵,其實是張冠李戴了。

歷史上,真正發飆打督郵的乃是劉備!

黃巾造反,天下大亂。

劉備就帶領打手關羽、張飛從軍,累有戰功,於是便被任命為安西縣的縣尉。

有一天,中山郡的督郵來到安喜縣視察工作,劉備前去拜訪(還不是督郵故意找茬)。

這時候督郵不願接見,可能是生病了,又或者是有難言之隱,就沒見劉備。

劉縣尉勃然大怒,你在我面前擺什麼譜!他逕自跑到督郵下榻的賓館,把督郵綁到樹上,拿起板子就抽,抽了兩百下,揚長而去。

而當曹操打荊州的時候,外表同樣仁義的劉表已經死了,劉備當時在樊城駐守。

劉表的小兒子劉琮不戰而降,而且直到曹操軍隊進逼樊城才派信使通知劉備。

老劉生氣了,後果很嚴重!

他操了一把刀,指著信使的鼻子破口大罵:「你們這些人怎麼搞的,現在大禍臨頭才告訴我,太過分了!如今砍了你都不解氣!」於是率部向南撤退。

路過荊州的時候,只見劉琮站在城樓上正在看風景,劉備在馬上大聲呼叫劉琮的名字。

劉同學被這個「劉華強」一聲吼嚇呆了,癱在椅子上竟然站不起來。

多年征戰,吊打劉璋曹操

赤壁之戰前,劉備老兄的戰鬥力一直處於被曹孟德的壓制下,總是屢戰屢敗。

赤壁之戰後,多年沙場積累的經驗值突然開始發揮作用,軍力能力爆棚,出現了許多耀眼的戰績。

公元211年,劉備搞定了荊州南部,第二年就帶著精銳部隊攻打巴蜀。

劉璋有個謀士說:「左將軍縣軍襲我,兵不滿萬,士眾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輜重。

」大意是,劉備這貨不值一提,他們那幫士兵都不夠一萬,來到咱們這裡人生地不熟,更重要的是軍隊缺乏糧草。

咱們只要固守城池,肯定能夠取勝。

劉璋聽了,非要和這位本家拉出來練練:「這是咱的地盤,守城像什麼話,直接干他娘的!」他先後派出四路大軍和劉備決戰,都被劉備率領的幾千孤軍打敗、收編。

公元215年,劉備親自率領大軍與老相識曹操決戰,爭奪漢中。

戰鬥剛開始,情況並沒有像之前預料的那麼順利。

萬人敵張飛、錦馬超率領的左翼被曹休率軍擊潰,劉備不得已,只能正面攻打夏侯淵的軍隊,終於尋找到戰機,劉備親自帶領大將黃忠進逼定軍山。

定軍山一戰,黃忠戰斬夏侯淵。

要知道那時候,諸葛亮還在成都籌措糧草,而法正雖然隨駕親征,也只不過說了三個字——可擊之,因此此役確是劉備正確領導下取得的輝煌戰績。

妙才被殺,曹操痛不欲生。

他親率大軍與劉備決戰,劉備得知後,指著北方對手下的將領們說:「我估計曹操來這裡,沒鳥用!」(吾料曹公此來,無能為也。

)劉備占儘先機,占領了各個險要之處,並派黃忠、趙雲等截擊曹操的糧草,曹軍逃跑的人越來越多。

在無法改變戰局的情況下,曹操下了撤軍的命令——雞肋!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絕對勝利,並派乾兒子劉封占領上庸,同年進位漢中王!

人們對劉備的真實形象產生了很大的誤會。

我們透過陳壽的《三國志》來看,歷史上真實的劉備是一個很有人格魅力和血性並富於軍事韜略的英雄人物。

由於《三國演義》在民間的廣泛流傳及其巨大影響,一些歷史人物真實形象被文學作品顛覆了,劉備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三國演義》的作者將歷史上頗能體現劉備血性及神勇的幾件事移花接木給了張飛、關羽,並將劉備親自指揮的兩次全勝曹操集團的漂亮戰役記在了諸葛亮名下,劉備被塑造成一個愛哭、大小事依附於人、性格仁柔有餘而陽剛不足的忠厚長者的形象。

人們對劉備的真實形象產生了很大的誤會。

我們透過陳壽的《三國志》來看,歷史上真實的劉備是一個很有人格魅力和血性並富於軍事韜略的英雄人物。

少年時代

便有過人之處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劉備雖有皇家的血脈,但卻經歷了家道中落、幼年喪父的人生悲劇,兒時為生活所迫便隨母「販履織席為業」,始嘗人生的艱辛。

這段為生活所迫的人生逆境磨礪了劉備的心志,也鑄就了他與人為善的品格。

劉備母親是一個很有見識的人,儘管窮,也要送劉備讀書。

在劉備十五歲時,他與公孫瓚、劉德然師從著名學者九江太守盧植,少年劉備在為人處事及社會見識方面的不同凡響,令他的同宗劉德然的父親大為讚賞,當時劉德然的父親每次給兒子學習費用時都要給劉備一份,倆人待遇相同,以至於德然之母少不了有些怨言,德然之父卻說「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看來這位蜀漢先主在少年時代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氣質便有過人之處。

盧植是一位文武雙全很有學問的儒學學者,劉備投在他的門下自然長了不少見識。

師從盧植讀完書後,劉備有過一段失業的時光,他的家鄉河北涿郡是一個四通八達、流動人口很多的地方,在這段時光里,青年劉備喜歡交遊。

由於劉備得到過著名學者盧植的親傳親授,獲得了不少知識包括對當時天下形勢的把握,加之他喜歡結交天下豪傑、平易近人的精神氣質,使得他的人緣極佳,許多青年人常圍繞在他的周圍,這些青年人當中有怒誅地方惡霸而逃亡在外的關羽,有為人豪爽、以屠宰為業而頗有資財的張飛,有為人幽默滑稽、善於辯論、性格耿直的簡雍……「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

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記載了當時的情景。

中山的兩位大商人張世平、蘇雙,常年做販馬的營生,資財已達千金,常往來於涿郡。

二人初見劉備便覺得他有些與眾不同,手很長,雙手下垂能過膝蓋,耳朵很大,言語不多,說話時語氣平緩,並不容置疑地說出自己是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再一深談,更感覺他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二人「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

由此可見,劉備的內在精神氣質和人格力量讓飽見世面的兩位富商折服,所以毫不吝惜地給了劉備很多錢,以資助其圖大事。

從一些史料看,劉備就是用這兩位富商的贊助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支私人武裝,這支部隊後來討黃巾、南征北伐,成了劉備事業做大做強的原始力量。

深得民心

武功不乏神勇

平易近人,處世仁義,使劉備深得民心。

劉備在事業發展的早期,征討過黃巾軍,因戰功做過安喜、高唐縣尉,後來投奔他少年時好友公孫瓚,任別部司馬,後擔任平原縣令。

在任平原令期間,劉備主抓了兩件大事,一件是加強武備建設,維護百姓平安。

東漢末年,戰亂、匪患使底層百姓苦不堪言。

劉備主政後任命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積極訓練軍隊加強戰備,外敵不敢貿然來犯,百姓過上了少有的安寧日子;另一件是主抓民生建設。

劉備出身於草根,來自於底層百姓,深知人民的疾苦,他採取的措施很能對症下藥,如抑制豪強對百姓的侵吞,迅速恢復因戰亂而破壞的地方經濟,使百姓儘快地安居樂業。

由於劉備善待百姓並頗有政績,在民眾中贏得了很好的口碑,卻也得罪了一些人,比如平原縣的土豪——劉平。

劉平收買了一個刺客,讓他去刺殺劉備。

當這位刺客潛入劉備的府邸準備動手時,劉備誤將其當作普通的來訪群眾並非常友善地接待了他。

一番交談之後,劉備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刺客,刺客認定劉備是個好官,因此不但放棄了原來的行動計劃,還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劉備,然後離去。

「客不忍刺,語之而去。

其得人心如此」,《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用這寥寥數語描述了當時的情境,劉備的「其得人心如此」及人格力量的確很耐人尋味。

劉備帶領眾兄弟征討黃巾軍,東拼西殺,好不容易因戰功得了個安喜縣尉,怎奈漢末十常侍亂政,奸賊當道,朝廷賣官買爵之風盛行,沒有行賄上司也沒有政治背景的劉備自然在「裁員」之列,當時朝廷派到安喜縣的督郵就是專門行使「裁員」工作的。

東漢末年,為鎮壓黃巾軍,朝廷發告示到處招兵買馬,黃巾軍被剿滅了,一些軍隊自然在裁減之列。

主持這項工作的督郵一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作風,劉備幾次要求拜見,都被督郵的隨行人員硬生生地擋在門外,這時的劉備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前途,更要考慮跟隨自己要吃要喝的兄弟們,自己被裁了,兄弟們怎麼辦?朝廷起碼也要給這幫在刀尖上舔過血賣過命的兄弟們一個說法吧,可督郵連面都不讓見,申訴無門。

一想到這,劉備氣不打一處來,憤怒不已的他「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棄官亡命」。

這精彩的一節,被羅貫中寫成了「張冀德怒鞭督郵」了。

在《三國演義》里,劉備是一個仁厚長者,沒有特別情況是不會殺人的,武功也只能「比劃」幾下,其實不然。

當年為對付呂布,劉備與曹操結成了暫時的同盟,滅了呂布後,劉備還有一段棲身於曹操陣營的時光,後國舅董承奉漢獻帝衣帶詔密謀曹操,謀還沒成,劉備覺得許都乃虎狼之地,不宜久留,抽個空當帶領自己的眾兄弟離開了曹操直奔原來經營過的徐州,曹操的部下徐州刺史車胄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便死在了劉備的刀下。

劉備也在袁紹手下討過飯,當時袁紹與曹操相對峙,袁紹派劉備到汝南,曹軍將領蔡陽帶兵追殺,劉備奮起神威,蔡陽為「先主所殺」。

車胄、蔡陽都是曹操手下的高級武官,卻都被劉備所殺,可見歷史上真實的劉備武功也不差,真的動起手來,不乏神勇之概。

只可惜羅貫中為凸顯關公之神勇,把斬殺車胄、蔡陽這筆帳記在了關羽的名下,讓人徒生感慨。

軍事才能

可圈可點不容小覷

人們對劉備最大的誤會是他的軍事指揮才能。

這個誤會也是來自《三國演義》,羅貫中向人們展現了這樣的情境——諸葛亮出山後,劉備如魚得水,只是放權給諸葛亮就行了,大小事特別是軍事指揮權全由諸葛亮裁定,軍事上以諸葛亮為主,劉備只是一個開明會用人且捨得放權的老大。

這其實是對歷史的誤讀。

真實的情況是,就軍事韜略而言,劉備的機謀權變雖不如曹操,但不至於像《三國演義》所寫的那樣「劉備是個逃跑將軍」「臨危哭泣將軍」。

《三國志》表明,劉備集團的軍事指揮權一直是劉備負總責,諸葛亮主要負責行政後勤及外交工作,直到劉備去世後,軍事上才以諸葛亮為主。

那一時期的幾次重要戰役比如「火燒博望」「攜民渡江走江陵」「漢中戰役」等,劉備都是親臨前線的最高指揮者。

據考證,「火燒博望」戰役發生時,諸葛亮還沒有出山呢。

當時劉備依附於荊州牧劉表,劉表也是有心計的人,特別是見荊襄之士多歸附劉備,他心中便很不痛快,暗生防範之心,便讓劉備屯兵在轄區的最北邊新野縣,一旦與曹操相衝突,新野處於最前沿地帶。

果不出所料,建安8年,曹操揚言南征劉表,並帶軍駐紮在河南西平一帶。

劉備決定,既要出兵,又要保存實力。

建安8年秋,劉備主動進兵到南陽郡的博望一帶,與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相持。

曹軍主帥夏侯惇英勇善戰,號稱曹軍「第一勇將」,兩軍相對,劉備深知夏侯惇其人雖然悍勇但為人驕橫,為了保存實力,深溝高壘,不主動出擊。

夏侯惇見劉備膽小怯懦,驕氣日盛。

雙方相持了一段時間,一天劉備突然自燒營房跑得無影無蹤,夏侯惇認為劉備是典型的落荒而逃,便率大軍追窮寇。

劉備率眾像獵人一樣靜靜等候獵物的到來,等到追兵進入伏擊圈,突然喊殺聲起,劉軍從四面八方群毆曹軍,夏侯惇等被打得狼狽不堪。

《三國志》對博望戰役作了簡潔而清晰的描述,劉備「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

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雖然文字不多,但清晰再現了劉備成功地使用了示弱誘敵之計,大敗夏侯惇、于禁於博望的情境。

「漢中戰役」是蜀漢鼎盛時期的標誌,劉備是這場可圈可點戰役的直接指揮者。

建安二十三年(218)春,劉備率軍大舉進攻軍事重地——漢中。

漢中的軍事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是益州的門戶和咽喉,若漢中為曹操所據,則益州時時面臨被敵偷襲的危險;若漢中為劉備所據,它可以作為益州的一道重要屏障,使其有一個緩衝地帶,進則可出隴西直接威脅長安,震懾曹魏。

漢中如此重要,劉備進攻漢中的一二萬軍隊是最精銳的主力,除關羽鎮守荊州不能脫身外,劉備集團的名將都派上了,還有第一謀士法正隨行,諸葛亮在成都主持行政後勤工作。

而劉備的對手鎮守漢中的主帥是令人生畏的曹魏大將夏侯淵,他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戰功顯赫,深得曹操的器重,因功封護軍將軍,博昌亭侯。

夏侯淵異常悍勇,擅長奔襲,經常帶領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插敵人的心臟,讓敵人還沒反應過來便命歸黃泉。

此外,鎮守漢中的還有曹魏五子良將裡面的二位——張郃、徐晃,以及曹魏名將曹洪帶領曹休、曹真及曹操麾下最精銳的虎豹騎駐守在漢中咽喉陽平關之西的下辯,與駐守陽平關一帶的夏侯淵、張郃、徐晃相策應。

劉備兵分兩路,自己親率大軍直取漢中的咽喉要地陽平關,另一路由張飛牽頭,領馬超、吳蘭、雷銅等直插下辯,以切斷夏侯淵的退路。

張飛命吳蘭、雷銅引軍擔任正面進攻,自己帶軍切斷敵人的退路,相互策應。

卻不料西路軍很快嘗到了虎豹騎的厲害,正面進攻的軍隊,被曹洪、曹休、曹真帶領的虎豹騎一下子沖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吳蘭、雷銅在這次戰鬥中丟了性命。

還沒集結好軍隊的張飛、馬超也不得不敗退下來。

主攻陽平關的劉備也吃盡了夏侯淵、張郃、徐晃的苦頭。

夏侯淵果然名不虛傳,指揮若定,與劉備相持一年,沒露出半點破綻。

這時,曹操親率大軍正往漢中的路上兼程,劉備心急如焚,親臨最前線,不顧年近六旬,親冒矢石率軍猛攻,雙方處於膠著狀態。

劉備最後冷靜下來,與法正一合計,將軍隊渡過漢水引上陽平關的後側定軍山,形成居高臨下之勢,閉關死守的夏侯淵、張郃等不得不出關安營紮寨,被動防守。

劉備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連夜決定對敵發動總攻擊。

先用連弩、飛箭射擊敵人營寨,再用火攻燒毀曹營周圍的柵欄與鹿角。

老將黃忠更是一馬當先,直撲夏侯淵,已有些神慌意亂的夏侯淵稍不留意,被老將黃忠斬於馬下。

夏侯淵陣亡,張郃大驚,曹營頓時人心惶惶,張郃率軍退回關內死守待援。

等曹操率大軍來到漢中時,戰爭形勢發生了逆轉,劉備占據漢中顯要地勢,不與曹軍發生正面衝突。

劉備採取避而不戰的策略是對的,因為曹操率軍跋涉幾千里而來,軍需補給困難,求速戰速決;而劉備相反,漢中離益州較近,且諸葛亮在成都的後勤工作搞得有聲有色,軍需補給非常充足。

這樣一耗,曹操確實心中發虛了。

這時劉備採納了老將黃忠的建議,命黃忠領軍偷襲曹軍糧草成功,曹軍人心恐慌,曹操不得不率軍退出漢中。

漢中戰役,因劉備指揮得當,以黃忠為首的將士們頑強拼搏,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將蜀漢集團推向了事業的頂峰

古代人計身高都是說幾尺 比較粗略 劉備身高大約1米74 關羽2米1 張飛1米9 歷史事實上的劉備性格非常堅強 一次次失敗 一次次有爬起來 而且人望特別好 經常讀史書 劉備一生一直是在打仗 久經沙場的老將了 下面是他具體他的一生 和三國演義里的卻別很大 你看看吧: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

由於「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所以以下也稱他「大耳」,呵呵...

好了,直入主題。

大耳從小家境貧寒,成年後織織草鞋度日,要錢沒錢,要名沒名,要人沒人,卻有一顆創業的心。

不容易的,想想現在哪位能在啥都沒有的情況下創出一番自己的事業?於是乎,大耳為了能有些資本,死活扯上了「皇叔」的關係,不管真假,這「皇叔」的稱謂也算聊勝於無,當時也沒啥人當回事情,這才有了後來孔融說聽說過平原劉備,把個大耳激動得不行...... 說了這麼些,無外乎一點:劉備起家不容易,他沒有另一位梟雄-曹操所擁有的家族勢力和官宦背景,起點完全不一樣的。

但請看扁劉備力挺曹操者,客觀點看具體環境。

先說說劉備的御人識人上。

大耳起家時就得到了三國時代一些最優秀的人才,他的兩個義弟(歷史上沒有結義的說法):關羽張飛。

尤其是關羽,其統兵能力在三國時代是位居最前列的之一。

看了演義以及後來的網絡文章,很多人會覺得大耳是靠哭吸引住人才和哭出天下來的,或美其名曰「偽君子」。

真的如此?關羽張飛在劉備最最顛沛流離的日子裡,不離不棄,忠心耿耿。

此外還包括才能不那麼出眾的糜竺簡雍等,靠哭能哭得他們死心塌地啊?笑話了。

演義的功勞,和李世民一樣,被演義描寫為只知道哭,有事問軍師。

都知道小李是軍事才能最好的皇帝吧?其實劉備也一樣委屈的。

劉備為何一開始那麼落魄?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實力使然。

他沒有自己的地盤,缺乏成功的物質基礎,結果被打得到處流竄。

在那樣的日子裡,沒有發生屬下叛變,實在是不容易的。

其御下能力和魅力可見一番。

而後來的傑出人才臥龍鳳雛,乃至黃忠魏延等,無不甘效死命,且其大部分人才的獲得,是來自三國中期(中後期可鮮見優秀人才加入曹營的哦)。

後來對諸葛亮說的:「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證明他比諸葛亮識人能力更高一層。

而白帝託孤,更是劉備用人識人的光輝一筆。

現在竟然有人說這是劉備設局束縛諸葛亮,還什麼「帳後刀斧手...」云云,真是寫架空小說的好手。

很簡單的,他不死的話,幹嘛說這種話?而他死了,這句話還有效力嗎?諸葛豈非可以用此成為奪位的憑證?對比下曹睿託孤司馬懿吧...... 地球人都知道,司馬家是很「對得起」曹家的......

至於提拔黃忠魏延,籠絡益州士大夫階層,這些就不說了。

其次說說他的政治品格。

劉備的口號是興復漢室,自己以皇叔自居,在那個年代無疑非常有號召力。

雖然實際效果沒有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有效,但在政治上頗得忠於漢室的士大夫階層所接受。

而其人寬厚仁義親民的政治風格,最符合中國傳統的政治思想理念。

說到寬厚仁義親民,可能很多當代人覺得不算什麼。

可要知道,我們現在的物質水平遠遠超過古代,沒有勞役制度,沒有嚴厲的等級制度,沒有嚴酷的刑法,自然對寬厚仁義親民感覺淡薄。

當然無法體會當一位終日勞作的百姓突然看到一個出身貧寒卻寬厚親民,還號稱是皇叔的官府大員出現在面前的感受,而且要注意是在亂世中!So,別太把所謂的「真小人」當回事,那時的寬仁難能可貴!看到很多小網民口口聲聲不把寬仁當回事,卻對曹操屠徐州、坑降卒的行為默然無視,真不知道說什麼好。

也許中國真的進入了純粹的利益時代了......

劉備人望上的巔峰之作發生在曹操南征時。

「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

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里」。

劉表死後,荊州吏民立馬選擇了深浮人望的劉備,而不是劉琮。

諸葛亮勸他攻劉琮,占荊州,他卻說「吾不忍也」,而三國志記載,劉表臨終想將荊州託付給劉備,劉備卻以「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拒絕了。

和十多萬民眾一起走,日行只有十餘里。

眾人勸他先走,他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終於被曹操的虎豹騎追上,劉備大敗,1W多士兵被打散,妻子死,兩個女兒失散亂軍中,那個該死的阿斗卻沒死掉...... 說他作秀?那真是小人之心了。

戰爭無眼,這樣做會掉腦袋的劉備不知道?中國古代史上這樣的行為都很少見。

軍事上劉備大敗,政治上卻贏得了萬世的讚譽。

事實上,當劉備安頓下來後,失散的士卒很快匯聚到他身邊(這才使劉備有資本打赤壁)。

而赤壁之戰後,劉備在江南的公安屯居下來後,每天都有東吳占據的江陵的士族和百姓渡江投劉備。

所謂的人望,就是這樣了。

再說說他的軍事才能。

演義里,諸葛出來前,大耳似乎就是敗仗。

諸葛出來後,那帥印什麼的都給了諸葛,大耳就坐在旁邊聽聽...... 這實在是曲解啊!劉備所有的功勞,都被諸葛代替了,冤枉啊......

實際上,終劉備一生,蜀漢的軍隊都是他親自指揮的。

和曹操一樣,有軍事才能的統帥都會選擇自己統兵。

三雄唯一例外的是孫權,這傢伙幾乎沒啥軍事才能,他統兵打的,輸的多... 而委託手下大將指揮的,都效果好。

比如:周瑜和陸遜...... 在蜀漢集團中,軍事才能是以劉備為首的,或者說,其他將領尚未能有機會體現出高於劉備的才華,這與劉備地盤小,沒法授權給某位大將有關,例外的只有關羽。

諸葛出來前,劉備沒有地盤,軍隊人數很少,打不過曹操很自然。

可有了地盤後,劉備在統兵的情況下沒有輸給過曹操。

赤壁、入蜀、漢中、彝陵都是他自己指揮的。

包括期間和東吳衝突,就是他自己率軍增援關羽與東吳對峙的。

演義里為了突出諸葛,把劉備指揮的都歸功到諸葛亮身上了,這個是不正確的。

劉備的軍事才能遜於曹操是無疑的,但其他將領都不在劉備話下。

法正就是這麼勸的「今策淵、郃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眾往討,則必可克。

」 漢中前期夏侯淵大敗,後來曹操親自上陣也無可奈何,說明了劉備的軍事才能。

畢竟,雙方實力較為接近時對決才有意義,差太多的話,再有才能也不濟事。

後來的彝陵之戰,很多人說為啥不派趙雲出征,不派黃忠出征云云,殊不知,此時馬超黃忠已死,而張飛也遇刺而亡。

蜀國已經沒有超過劉備的統帥了。

且不伐東吳,隆中對的國策無法實施,劉備勢必攻擊東吳的。

沒看人諸葛亮在正史里就沒勸劉備不出兵?彝陵之敗和曹操的漢中之敗差不多(當然後果差多了),都是久攻不下,兵疲而敗,區別在於曹操人多打劉備人少而無功而返,而劉備是人少打陸遜人多大敗。

劉備在指揮上沒犯大的錯誤,分兵連營也很難說錯誤,但不管怎樣,陸遜比劉備更高一籌是無疑的。

說到這裡真奇怪孫權的戰略。

明明關羽攻擊曹仁的時候曹兵大敗,連徐晃、張遼(東吳的苦主啊)都調離了合肥前線,那時坐候蜀魏兩敗俱傷,自己去攻擊合肥,奪取意義重大的江淮一帶更好。

孫碧眼卻死活看不到這個,要背盟偷襲,真奇了怪了......

最後說說其人的堅韌個性。

一生顛沛流離,總是被到處趕,卻從來未曾灰心和放棄,堅韌不拔,意志堅定,實在令人讚嘆。

屢次的打擊,妻離子散,部屬失散,每次都能在失敗時收攏住部下對自己的懷疑,離散的心,用MBA的話說,領導力不可謂不強啊!放到當代社會,這種個性也很值得推崇,奈何演義的緣故,這個個性從來沒有得到正面宣揚。

當代也少有人對這個品性看重,悲哀啊......

總結下:曹操有家族和官宦的先發優勢,孫權直接拿了父兄的基業,唯劉備白手起家,鼎立於三雄之間。

還是曹操的評價最貼切了:「論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看完這些你對劉備的看法是不是有所改變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那些你不曾注意過的三國細節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蜀漢有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前三個人都有極高的人氣,也不是我今天要說的——我想說的是後兩個,因為看三國越多,就越是喜歡他們。如果看書足夠仔細,會發現在《...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不同的劉備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蜀國的政治領袖——劉備(字玄德)。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被塑造成一個愛哭哭啼啼,性格優柔寡斷的老實人。其實他是個有遠見,有雄略的君主,也是有韜略武功的人物。在三國志中,曾對劉備有過這...

諸葛亮上任的第一把火,博望坡之戰

  博望坡之戰,發生於漢獻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博望坡位於今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博望鎮。為抵禦劉備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於博望與劉備交戰,劉備在殺傷一定曹軍後退兵。  日後曹...

三國成語故事:初出茅廬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發生在博望坡之戰期間,主人公是諸葛亮。原文如下:

常山趙子龍是否真的被神化?

可以說趙雲是《三國演義》里頗受讀者青睞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武藝超群,英勇過人,在戰場上表現出了鐵血漢子的大無畏英雄氣概;他又深明大義,目光長遠,不僅在軍事戰略上書寫了許多傳奇,更在政見上表現出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