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揭秘:趙雲說了什麼話讓劉備非常惱怒 劉備如此欣賞趙雲?為什麼沒給趙雲高官厚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蜀常山真定人,字子龍。

初從公孫瓚,後歸劉備。

曹操取荊州,備敗走,雲力戰護衛甘夫人及劉禪,遷牙門將軍。

備攻劉璋,雲從諸葛亮溯江西上,平定郡縣。

蜀定,為翊軍將軍。

劉備伐吳,嘗諫而不聽。

劉禪立,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

從諸葛亮攻祁山,失利,貶為鎮軍將軍。

卒諡順平。

三國時期趙雲想方設法離開公孫瓚:史書記載:「雲以兄喪,辭瓚暫歸,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別,雲辭曰:「終不背德也。

」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

先主與雲同床眠臥,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

遂隨先主至荊州。

」 也就是說,趙雲因為兄長去世,前往奔喪從而離開了公孫瓚部隊,劉備與趙雲都知道,公孫瓚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而趙雲肯定也不會為了一個懷疑自己是敵方探子的人而死,所以不必糾結於他為何不為公孫瓚死戰到底。

之後的趙雲沉寂了一陣子,可能真的是回鄉奔喪,亦或是審時度勢希望找個明主,但可以知道,他沒有離開河北,他眼睜睜看著舊主公孫瓚兵敗自焚,他自然無法在袁紹的帳下謀個位置,直到劉備被曹操打敗投靠袁紹,才前去投靠了以前就相當賞識自己的劉備,從而保護左右,死不旋踵。

趙雲是劉備的大將,也是劉備身邊最為忠心耿耿的保鏢。

劉備想提拔趙雲,可惜趙云為人太過於耿直,有時目光看的太遠,說話直來直去不拐彎,得罪了劉備,這讓劉備很不爽。

其中在劉備東征時,趙雲說的最讓劉備不受用的話就是:「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

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

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

願陛下察之。

劉備當然不服氣,以自己和關羽張飛情深意切來比喻:「孫權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馬忠皆有切齒之仇:啖其肉而滅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趙雲繼續說:「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

願以天下為重。

」先主答曰:「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

這便是趙雲,儘管對劉備中心無二,甚至長坂坡差一點為劉備的兒子劉禪死去,但劉備內心對趙雲很是不滿:

其一,對東吳的嚴重低盼。

劉備決定滅吳,而不僅僅是索荊州(何況荊州本來就是人家的)這也就是吳主將殺死張飛的兩人頭顱送還劉備請求議和的時候劉備不從的原因,關羽僅僅是個藉口,由滅吳而實現二分天下才是劉備的根本目的,真正的軍事鬥爭是沒有情感的,只有利益。

劉備看不起東吳,當年兵力衰微的時候,孫權就把妹妹嫁過來,何況自己如今做了蜀漢的皇帝。

其二,不理解趙雲對自己和關羽張飛的感情。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天下聞名,即使僅僅是流於形式,但是事實上大家都知道三個人的關係非同一般,劉備鬧革命多虧了這兩個人。

關羽被東吳人殺害後,魏文帝曹丕詔問群臣:「劉備是否會出兵伐吳,為關羽報仇?」侍中劉曄回答說:劉備和關羽「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關羽被殺害,如果劉備不能為他報仇,對關羽的恩義就不算是全始全終了」。

可見趙雲的眼光此時並沒有劉曄高明,或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

其三,不理解自己為何要出兵。

劉備出兵東吳,也是為了收復失地。

當日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說過:占有荊州益州,然後可以取天下。

關羽擅自攻打襄樊,罪有應得。

當時劉備軍勢力膨脹,眼看就可以對曹操勢力形成鉗形攻勢,可荊州失了,劉備能不急嗎?

其四,為兒子劉禪打天下做準備。

劉禪是什麼樣的人,劉備一清二楚,指望著他一統天下門都沒有。

為子孫當牛做馬,劉備也不例外。

整個中國古代史,基本上就是人才的鬥爭史。

得人才、用人才,就能取天下。

劉備恰好是個會用人的主,而且得了西川之後,兵強馬壯,猛將如雲。

但是這時候的劉備,大家都知道,年紀不小了,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以劉備知人善任的特點看,劉備一定知道:自己的兒子劉禪是個什麼鳥人,能不能和天下爭衡。

因此,劉備伐吳,其實是他在臨死前,為了統一天下做的最後一搏。

是他深思熟慮的戰略決策,為關羽報仇只是個很好的藉口。

屁股決定位置,趙雲在劉備大戰前夕,對劉備進行了非常正確的規勸,惹得劉備很不高興,因此被邊緣化,留在成都。

而張飛此時大吼大叫,明顯地帶有情緒,可職務卻是一升再升。

用時下的那副對聯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是不服不行。

通過查閱史料,我們發現《三國志》等史書所記載的趙雲並沒有像《三國演義》那樣身居高位。

據載,劉備在成都稱漢中王后,封了級別最高的四位將軍,即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而趙雲只是個翊軍將軍,還沒入高級武官之列。

當時趙雲的地位連魏延都不如,劉備封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漢中為成都的門戶,這個漢中太守的職位相當於首都衛戍區的司令員,是個要職。

劉備這樣的封賜既合常理又不合常理。

說它合常理,是因為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從資歷和聲望確實可入大將之列,魏延的才幹也可擔當拱衛京師的要職。

之所以這樣說,因為關羽、張飛最早跟隨劉備起兵,南征北戰,戰功顯赫,時人都稱關張為「萬人敵」的虎將,更何況當年關羽暫時依附曹操,在其麾下打工時,於萬軍之中取袁紹帳下第一名將顏良的首級,對於一個武將而言,那是很榮耀的事。

劉備集團進駐荊州後,建立的黃牌兵種——水軍,是由關羽負責的,當年曹操的特種部隊五千「虎豹騎」窮追劉備於當陽長坂,危急關頭是靠關羽水軍救駕的;劉備入川後又將荊州重地託付給關羽,可見對其之信任和肯定。

因而關羽列四大將軍之首是情理之中的事。

《三國志》稱張飛勇武僅次於關羽,其資歷、名望入大將之列也是無可厚非的。

再看馬超,馬超是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其家世代公侯,就當時而言,門第仍然是影響仕途的重要因素,況且此前馬超與曹操數度交戰,其勇武為世人所稱道。

更何況馬超剛歸順劉備時,便為劉備奪下成都立下頭功,因而,無論從家世、聲望、勇武而言,馬超入大將之列是很正常的事。

又看黃忠,黃忠雖然是劉表的舊將,歸順劉備較晚,但在劉備一生引以為傲的漢中戰役中,黃忠陣斬曹魏名將夏侯淵,為漢中戰役的勝利立下了頭功。

要知道,當時年近六旬的劉備所指揮的漢中戰役,與夏侯淵相持一年多難越雷池一步,固守要塞的夏侯淵滴水不漏,幾乎沒給劉備留下可乘的破綻。

後來是法正出謀,搶占居高臨下的定軍山,逼迫夏侯淵移出關隘防守,黃忠抓住這一難得的戰機,擂鼓猛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斬下夏侯淵的首級,為攻下漢中這塊軍事要地撕下了第一道口子。

正如諸葛亮所言,張飛、馬超是親身參加了漢中戰役的,親眼所見黃忠所立的首功,對於封賜其為後將軍是無任何異議的。

最後來看魏延,歷史上的魏延並不像《演義》中「腦後長了反骨,常憤憤不平」的魏延,而是一位處事穩重、英勇善戰的武將。

劉備將其賜封為漢中太守是識人之明、知人善任之舉。

且不說魏延在此之前做過什麼,但憑其擔任漢中太守十餘年,強敵不敢輕犯,漢中從未有失,足以說明魏延的才幹。

說它不合常理,是指趙雲所得的封賜與其戰功、知名度、資歷確係有些不對等。

趙雲最初跟隨公孫瓚,見公孫瓚並非愛民之主,後來投效劉備,比黃忠、魏延還早一些歸附劉備,親身參加了博望坡戰役,生擒夏侯蘭;在長坂坡戰役,曹操最精銳的特種部隊五千「虎豹騎」追來,是這位常山趙子龍「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虎豹騎」是由曹操軍中百里挑一的士兵組成,曾經打敗過名將馬超,在漢中戰役再次打敗馬超、張飛兩位虎將,可見戰鬥力之強悍。

《三國志》雖然沒有記述趙雲在長坂坡救後主及甘夫人的戰鬥場面,但其戰鬥之激烈、趙雲武藝之絕倫是可想而知的。

劉備的孫夫人頗具其兄孫策之風,本人及上百名內侍女護衛常帶甲持劍。

諸葛亮因此說劉備「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

如此之局面,趙雲在擔當護衛劉備安全的同時,還負責管理內務,與強橫的孫夫人及內侍周旋。

這也充分說明劉備對趙雲的信任。

漢中戰役,趙云為接應黃忠,忠過期不還,趙雲獨擋曹軍,忽而偃旗息鼓,忽而擂鼓震天,虛虛實實,使曹軍大亂,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前來視察戰況的劉備情不自禁地讚揚「子龍一身是膽」……

如上所述,從趙雲之資望,卻沒入大將之列,確實令人匪夷所思。

那麼劉備到底為什麼沒有「重用」趙雲呢?趙雲的才幹及對主子的忠誠都是毋庸置疑的。

難道劉備是不能識人之明的昏庸之主?單從趙雲個人封賜這件事也講不通。

劉備「三顧茅廬」於諸葛亮,關羽、張飛誓死相隨,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千古美談。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筆者認為,這是藏在劉備心底的一個權謀,他是為兒子劉禪作的政治安排。

劉備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與他共事的將軍們像關羽、張飛、黃忠等皆年事已高,這些人很可能要先他而去,劉備不得不考慮後事,希望有信得過的、才德兼備的賢能之士輔助劉禪。

文臣裡面有諸葛亮、李嚴、蔣琬等,那麼武將裡面趙雲則是最佳人選。

趙雲的人品、忠誠及勇武劉備早已瞭然於胸,且年齡相對年輕,劉備暫時不提拔趙雲,是留下這個巨大的人情讓兒子來做。

如果好事都由父輩來做,將功臣都封上重位,則這些人會常以前輩功臣自居,動不動擺老資格,後來者是難以駕馭的,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事例。

由劉禪來提拔趙雲,趙雲會更感後主之恩。

果然,後主劉禪繼位後,接連提拔了趙雲二級,趙雲也很自然地成為護衛後主的忠勇之將。

歷史也曾有相似的一幕,李世民臨終時,考慮到大將李勣(傳說中的徐茂公)文韜武略,如果將來對兒子有二心,李治根本不是對手,因此,李世民突然將李勣貶出京師,如果李勣心生怨恨,李世民會斷然將其拿下。

李勣是很有政治頭腦的人,懷著顆平常之心離開了京師,李治登基後,又立即將其召回給予重用,這是李世民父子唱的雙簧戲,為父的做「惡人」進行試探,為子的恩威並施使其感恩戴德。

不同的是,李世民貶李勣之權謀有文字記載,劉備不「重用」趙雲卻只能讓人們去設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盤點三國時期蜀漢大將們的巔峰之戰!

三國中的猛將,很多都是通過一場場戰役中磨鍊出來的。所以幾乎每一位留名的大將都會有自己的代表作。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劉備陣營得到了巨大的優惠,也讓我們更了解了蜀漢大將們的成名之作。今天我們就拋...

關羽不死,後主劉禪能指揮動他嗎?

關羽是漢末三國名將,與劉備、張飛恩若兄弟,親如手足,關羽和張飛都是劉備建立蜀漢的功臣,戰功赫赫,關羽一生高傲,在劉備集團,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除了劉備和張飛,關羽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就連諸葛亮,...

三國真相:趙雲其實不算是蜀國的五虎上將!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縣西北)人。先從公孫瓚,時劉備亦在,與趙雲深自結納。公孫瓚為田楷擊袁紹,派劉備出征,趙云為騎將,後因對公孫瓚失望託詞兄喪,離去前與劉備曰:「終不背德也。」

子龍一身都是膽,英風猛氣足懾敵

趙雲,是三國時期劉備集團的重要人物之一。現如今,趙雲也是大家在三國時期中最喜愛的人物之一。各地方曲藝的戲詞都有借用趙雲的生平事跡,而蓬勃發展的影視藝術也不乏趙子龍的身影。在三國演義中,趙雲的事跡...

劉備手下6大武將排名,除了五虎將還有誰?

讀一本《三國演義》,要去評說魏、蜀、吳三家的武將哪些人最出色,無疑是劉備家的最好選擇了。關、張、趙、馬、黃、五武虎上將再加上一個魏延,這個名單幾乎是不存在爭議的。而劉備從無到有,一點一滴的拼下江...

劉備為什麼沒給趙雲高位

通過查閱史料,我們發現《三國志》等史書所記載的趙雲並沒有像《三國演義》那樣身居高位。據載,劉備在成都稱漢中王后,封了級別最高的四位將軍,即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而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