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三國演義》格局的八個人裡面都有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豪傑。
」在《三國演義》的「煮酒論豪傑」一節里,曹操曾說過一句話:「世界豪傑,唯使君與操耳。
」這演義固然是文學,但羅貫中替曹操說的這句話並沒有毛病。
他和劉備兩人確切是影響三國局勢的兩小我。
不過作為豪傑輩出的時代,僅僅有曹操和劉備兩個表演是遠遠不夠的。
一起跟小編去看看都有哪些人夠得上資格去影響三國局勢。
首先第一位是曹操,這個險些是沒有爭議的。
曹操集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於一身,群雄割據以來,曹操一向是爭霸的主角,最終同一了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戎馬平生。
曹操生前諡武王,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武天子,史稱魏武帝。
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感化;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
以是說三分世界這實力最強的曹魏一方是由曹操一手開創的,他第一沒有人會覺得不妥。
第二人應該是周瑜
汗青上的周瑜比演義里厲害多了。
作為直接導致了世界三分的赤壁主帥同,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於袁術麾下初崛起時曾隨之掃蕩江東。
後來回去鎮守丹陽。
袁術心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
其後設法投奔孫策,為中郎將,後娶小喬與孫策連襟。
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配合輔佐孫權,為中護軍,執掌軍政大事。
赤壁大戰期間,力主拒曹,而批示全軍在烏林迎擊曹軍取得成功。
周瑜性情開朗,氣度寬宏,深得維恩顯著。
精通樂律,即使在醉酒時也能聽出音律的錯誤。
第三人劉備
白手起家的劉備,固然沒有像曹操,周瑜那樣對當時格式帶來決定性的改變,但畢竟建了蜀漢,成為第三也是說得過去的。
劉備少年喪父,與母親販鞋織草蓆為生。
黃巾起義時,劉備組織義兵,隨政府軍剿除黃巾,有功,任安喜縣尉,不久因鞭打督郵棄官。
後諸侯割據,劉備勢力弱小,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幾經波折,卻仍無本身的地盤。
赤壁之戰之際,劉備聯吳抗曹,取得成功,從東吳處「借」到荊州,迅速發展起來,吞併益州,占領漢中,建立蜀漢政權。
後關羽戰死,荊州被孫權奪取,劉備於稱帝後伐吳,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擊敗,病逝於白帝城,臨終託孤於諸葛亮。
第四人孫權
固然汗青上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但實際上孫權確切是三國領袖中能力比較差的,而且晚年還險些成了昏君一個。
他平生最大的成就便是聯劉抗曹,然後又聯魏拒劉,把三國格式的天平架起來後又給推倒了。
孫權先是擊敗了黃祖,後聯合劉備,於赤壁擊潰了曹操軍。
並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殺死關羽、大破劉備的伐罪軍。
曹丕稱帝後孫權先向北方稱臣,後本身建吳稱帝,遷都建業。
第五人諸葛亮
諸葛亮是劉備死後蜀漢的實際統治者,固然《三國演義》把他吹成了神讓人覺得反感,但他在內政軍事等方面的實力確切屬於一流水平。
汗青上諸葛亮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
父母早亡,跟了劉備以後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動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蜀漢建立,拜為丞相。
劉備伐吳失敗,受託孤於永安,輔佐幼主,外聯東吳,內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強魏。
為完成同一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先後五次進攻魏國,在治國、治軍等方面發揮了非凡的才能,更為可貴的是其「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來一向為人們所敬仰和懷念。
第六人司馬懿
司馬懿對三國其實沒有什麼進獻,他最大的感化便是控制了曹魏政權,讓他的子孫最後奪位當上天子。
當然,司馬懿還有一個進獻便是拖死了諸葛亮。
曹操稱魏王后,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與陳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團的主要人物。
曹丕代漢後,司馬懿節節高升,開始控制重權。
曹叡繼位後,司馬懿坐鎮宛城,督荊、豫二州軍事,主持荊州對吳攻戰,後接替曹真總管對蜀漢的防禦任務,數次成功防禦諸葛亮北伐。
在淮南和上邽的屯田成效顯著,為魏軍屯的創辦人。
後出兵平公孫淵。
曹芳繼位後,司馬懿、曹爽配合輔政。
司馬懿受曹爽排擠,後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曹爽一族,自此控制魏國大權。
第七人孫策
孫權固然當了東吳的第一個天子,但是大夥都知道,東吳的根據地是他哥哥孫策打下來的,以是孫策對汗青格式是有進獻的。
195年孫策徵得袁術許可,準備東渡長江,橫江進攻樊能、於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
孫策來到曲阿並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曲阿之戰,大敗劉繇。
196年孫策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
197年袁術僭越稱帝後,孫策與袁術決裂。
197年夏天,曹操下詔書給孫策,要孫策伐罪袁術,錄用他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曹操奏許朝廷錄用策為討逆將軍,並封為吳侯,後孫策同一江東。
第八人陸遜
一代梟雄劉備就敗亡於他手,他批示的夷陵之戰可以說是使三國進入後期的關鍵,也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
公元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
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
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成功。
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
深謀遠慮,忠誠耿直。
平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影響三國格局的8個人,除了曹操劉備還有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三國演義》的「煮酒論英雄」一節里,曹操曾說過一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演義雖然是文學,但羅貫中替曹操說的這句話並沒有毛病。他和劉備兩人確實是影響...
三國中的「賭神」是誰?不是諸葛亮,更不是司馬懿,而是此人
一般所說的賭神,指的就是那些在賭場上叱吒風雲的高手,曾經發哥所演的賭神,更是深入人心。但在歷史上的三國時期,也曾有一位賭神,在兩次面臨國破家亡時,都運用了他那爐火純青的「賭技」,實現了逆轉,進而...
三國十大頂級統帥前期看曹操周瑜,中期陸遜諸葛亮,後期鄧艾陸抗
三國十大頂級統帥,總體來看主要有曹操、周瑜、孫策、諸葛亮、司馬懿、呂蒙、陸遜、鄧艾、姜維、陸抗十位,排名不分先後。其中若論對時局的影響力而言,大概有六位有著全局性的影響,是對三國大局的形成、發展...
滾滾長江東逝水,數不盡的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烽火連天,百姓生靈塗炭,漢帝國起起伏伏最終走向衰亡,各地起義不斷,群雄割據,大軍閥曹操在混戰中,實力不斷增強,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憑藉雄厚的軍事實力逐漸統一北...
三國時期十大名將,有兩位名將比諸葛亮厲害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及孫吳三個政權。開始的時間廣義是從公元184年黃巾之亂開始。公元220年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立國號為魏,史稱曹魏。隔年劉備...
呂蒙魯肅周瑜陸遜——哪位是東吳最強大都督?
老羅的《三國演義》中孫吳沒有武藝特別驚世駭俗的武將。只有孫策、太史慈、甘寧能勉強稱上武藝一流。若論統兵,孫吳中當屬四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四位大都督中,哪位最強?
孫權一生最重要的兩人,都是文武雙全,他們死後東吳只能偏安一隅
東漢末年,由於外戚宦官輪流專權,朝廷腐敗無能,廣大老百姓民不聊生。加之自然災害頻發,各地農民起義揭竿而起,聲勢最大的當屬黃巾起義,而這場農民起義幾乎成為了壓死東漢王朝最後的一根稻草。之後的東漢王...
孫權稱帝比劉備晚了8年,卻恰恰體現了人生大智慧!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而稱帝;公元221年,劉備作為漢室宗親,效仿光武帝劉秀的例子而稱帝。孫權雖然統治地域、麾下軍力都強於劉備,但他想要稱帝,卻完全不合法統,名不正言不順。江東孫氏出身...
以通鑑編年體方式看司馬懿一生大事件,司馬代曹天命昭昭
風雲動盪人才濟濟的三國時代,司馬懿無疑是笑到最後的大贏家。都知道司馬懿活的時間很長,但你真的知道司馬懿究竟有多能活嗎?本文以通鑑編年體方式總覽司馬懿一生時代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從中你是否能發現一些...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孫權為什麼是英雄?
三國時期有奸雄曹操、梟雄劉備、英雄孫權,前兩者還好說,但孫權是繼承父兄基業的,對外作戰有周瑜、陸遜,對內理政有張昭、顧雍。好象就是個甩手掌柜,啥事不干。憑什麼當得起這「英雄」的稱號,令當時的曹操...
三國蜀國國主劉備識人能力如何
劉備識人能力如何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身為一個君主或許自己不需要太高的軍事政治才能,但是一定要有識人用人只能,而劉備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劉備相比起很多豪傑最大的優勢不在於他的仁義,而是在於他能識人,...
夢三國中功高震主之人的不同下場!
任何人處任何事中,都要明白自己處的地位。是主,還是賓(次)?比如在老闆面前,職員永遠是賓的地位,千萬不要在老闆面前顯示你的才能,尤其是在有他人存在時。三國時的楊修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他見老闆...
三國最讓人惋惜的五件事,如果歷史可以重來,你想改變哪一件?
在我們玩三國的遊戲中,我們決策失誤的時候,往往可以有重新來過的機會。但是在真實的三國歷史,我們還能這樣嗎?三國中有很多讓我們覺得遺憾和惋惜的事情,如果真的可以像遊戲一樣重來一次,你會選擇改變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