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發現8:司馬光為何力挺「金匱之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歷史是一部殘缺但又真實的紀錄片,我們試圖從歷史本身抽離出來,用多維的視角去發現一個個我們未知的已知。
【歷史大發現第08期】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臨死前曾召丞相趙普入宮,交給了趙普一份自己的遺詔。
這份遺詔成了為宋太宗,也就是宋朝第二位皇帝趙光義洗刷弒兄罪名的一份強有力的證據。
宋朝的皇室成員似乎都有很強的借鑑能力。
他們從趙家之所以能獲得江山這個問題上借鑑了很多東西,並且基本上都做到了行知合一。
譬如趙匡胤是通過陳橋兵變登上皇位的,而他自己就是一名武將,那麼這就意味著武將專權會給皇室的統治權力帶來極大的隱患。
所以終宋一朝重文輕武,為防止武將權力過大可以說絞盡腦汁,用盡方法。
「金匱之盟」也是杜太后吸取後周滅亡的教訓想到的一個穩固趙家江山千年萬年的一個法子。
因為後周的滅亡的原因是因為後周世宗傳位給了年輕的幼子,而幼子無力約束武將,才導致的斷送了大周江山。
於是杜太后決定,趙匡胤死後,由他的弟弟趙光義即位。
趙光義之後傳位給趙光美。
等趙匡胤的皇子趙德芳徹底長大有了行政能力以後,才把皇位傳給他。
杜太后把這份命令寫成遺詔,交給丞相趙普保管,告訴他等趙匡胤死後才公布出來。
據《宋史·杜太后傳》記載:「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服侍不離左右。
太后自知命已不長,召宰相趙普入宮......」然後太后當著趙普的面語重心長地對趙匡胤說道:「兒啊,咋老趙家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正是由於那周世宗的繼承人年紀太小啊,假如柴氏江山國有長君,這天下豈會是我們的?你一定要吸取這個教訓,不可傳位於幼子。
等你死後,可一定要傳位給你的弟弟啊。
國有長君,才是國家的福分啊。
」趙匡胤聽後,連連磕頭,淚汪汪地回答到:「兒子記下了。
我死後一定傳位給弟弟。
」太后見趙匡胤答應,轉身對趙普說道:「丞相啊,你可是老身最信任的人了。
這件事你來作證,將來我這個兒子要是背信棄義,你大可以廢了他。
」說罷,命令趙普寫下誓書,對天發誓要拱衛太祖之弟即位。
太后也寫下了遺詔。
這份遺詔被司馬遷詳細記錄在《涑水記聞》中。
這也是他力挺「金匱之盟」的重要原因。
然而這份遺詔是何人得知的呢?司馬光為何對此偏信不疑呢?趙匡胤的死到底什麼原因呢?
1、燭影斧聲,趙光義弒兄之說由何而來
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歷史。
那份「金匱之盟」記載的遺詔,根據後世記載的資料來看並沒有得到公布。
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為趙匡胤暴死,趙光義順利的登上了皇位的緣故。
也就是說公不公布已經沒有必要了。
也有人說是因為趙普當時已經被趙光義貶出了朝廷,不在京城。
所以就算他持有遺詔,也並無法趕來公布遺詔。
但不管是什麼原因,總之事情是按照杜太后的遺願進行的,趙匡胤死後即位的不是年幼的皇子趙德芳,而是他的弟弟趙光義。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來了。
就算是太后留有遺詔,趙匡胤死後傳位於趙光義,但並不是朝中大臣都知道有這份遺詔啊,知道的不過是趙普,太祖等寥寥數人而已。
所以按照中國曆朝歷代的傳統思想,「父死子繼」才是合乎禮儀的。
而「兄終弟及」確實不合乎常理的。
況且太祖不是沒有後代。
既然如此,那麼趙光義即位便是名不正言不順了。
於是關於趙光義弒兄篡位的陰謀論說法就蕩漾開了。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的記載。
據《宋史·太祖本紀》記載,趙匡胤的死亡過程,只有這麼短短的一句話:「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
」這似乎太過簡略了。
或者說太不負責了。
根據《續湘山野錄》的說法,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病重,宋皇后派親信王繼恩召第四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
宋太祖二弟趙光義早已窺伺帝位,收買王繼恩為心腹。
當他得知太祖病重,即與親信程德玄在晉王府通宵等待消息。
王繼恩奉詔後並未去召太祖的第四子趙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趙光義。
光義立即進宮,入宮後不等通報逕自進入太祖的寢殿。
王繼恩回宮,宋皇后既問:「德芳來耶?」王繼恩卻說:「晉王至矣。
」宋皇后見趙光義已到,大吃一驚!知道事有變故,而且已經無法挽回,只得以對皇帝稱呼之一的「官家」稱呼趙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
」趙光義答道:「共保富貴,勿憂也!」
史載,趙光義進入宋太祖寢殿後,遙見燭影綽綽,以及「柱斧戳地」之聲,趙匡胤隨後去世。
二十一日晨,趙光義就在靈柩前即位,改元太平興國。
這個事件由於沒有第三人在場,因此一直以來都認為是趙光義弒兄篡位。
由於沒有證據,所以根本無法證實。
2、趙光義即位過程,暗含真相
《續湘山野錄》還記載了趙匡胤死前的最後活動:當天晚上,星光燦爛,小風溫柔地吹著,太祖在太清閣修道練氣。
突然覺得天氣這麼好,想喝上幾杯,於是就讓內侍叫來了當時還是開封府尹的趙光義。
倆人在星光下喝著小酒聊著小天,一副兄弟和睦的氣象。
後來有點涼了,趙光義扶著趙匡胤進了屋,不久趙匡胤就睡下了。
由於宦官宮妾都在寢宮之外,所以只能憑藉燭火隔著屏風隱隱約約看見趙匡胤的身影,當時已經禁漏三鼓了,宮人隱隱聽見斧鑿之聲,到了五鼓的時候,趙匡胤已然駕崩。
趙光義接受遺詔,於柩前即位。
第二天,才在滿朝大臣面前宣讀遺詔,並通知太祖死訊。
其實這段記載還是有前後矛盾之處。
首先,這份記載里說明了那份「金匱之盟」遺詔的存在,既然這份遺詔存在,那麼趙光義為何還要弒兄呢?反正皇位遲早都是他的。
難道是趙光義等不及了想當黃帝?那麼可以解釋為這份遺詔趙光義應該是不知到其存在的,畢竟當時杜太后身邊只有趙普和趙匡胤。
如果趙普沒有給他遺詔,那麼趙光義為了其登基的合法性必然要偽造遺詔。
那這就好辦了。
太后本就留有真遺詔在世,如果趙普拿出真遺詔和趙光義偽造的假遺詔進行對比,那麼事實結果不就出來了嗎?且不說趙光義是否弒兄,光是偽造遺詔這一條罪名就夠他千刀萬剮了。
司馬光在《涑水紀聞》中的記載,極力為趙光義辯解。
據《涑水紀聞》記載:「太祖初晏駕,時已四鼓,孝章宋後使內侍都知王繼隆(王繼恩之誤)召秦王德芳。
繼隆以太祖傳位晉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徑趨開封府召晉王」。
也就是說當時趙匡胤死的時候,趙光義是不在皇宮裡面的,而是在自己的家裡。
那麼「燭影斧聲」的故事就不攻自破了。
趙光義是不可能在皇宮外面殺死趙匡胤的。
司馬光上距太祖太宗不到百年,其人又是謹嚴的歷史學家,所以人們普遍還是比較信任司馬光的說法。
但是,也還是有人指出,時值太宗子孫當朝為君,司馬光出於「為尊者諱」的考慮,難逃對太宗有辯護開脫的嫌疑。
還有一種說法,雖沒有肯定宋太宗就是弒兄的兇手,但認為他無法開脫搶先奪位的嫌疑。
即據《涑水紀聞》所載,趙匡胤死後,宋後召的是趙匡胤之子秦王趙德芳,而趙光義卻搶先進宮,靈前即位。
宋後女流之輩,見無回天之力,只得向他口呼「官家」了。
3、「金匱之盟」,到底存不存在呢
其實,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破解這樁議案的關鍵還是在於這份「金匱之盟」遺詔。
如果依據《宋史》,那便是趙光義沒有遺詔直接即位。
這份遺詔不管有沒有,反正就是沒有公布於眾。
而司馬光又是從何處得知這份遺詔的存在的呢?
首先,遺詔之說很難找到見證之人了。
司馬光卻有著他的一番史家推理過程。
首先,趙匡胤很是愛護他的弟弟,不但給予他重職,還給予他兵權。
宋朝之初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我們都知道。
趙匡胤為防止武將擁有兵權坐大威脅朝廷,把隨他一起打天下的大將統統剝奪了兵權。
但他為何要給趙光義兵權呢?這不得不令人深思。
而且趙匡胤處處維護趙光義,趙光義生病了,趙匡胤親自去看並且為他抓藥。
種種跡象表明,趙匡胤對這個弟弟沒有任何防備的心裡,似乎早就準備把皇位傳給他。
這是為什麼呢?於是杜太后遺詔之說就成了對這種情況最好的理解了。
畢竟自己的母親有遺言,要自己傳位給弟弟以確保大宋江山的安全。
於是這份遺詔就成了司馬光堅持認定的東西了。
歡迎各位網友留言,我們會選擇有代表性的觀點與您共同探討。
轉載還請註明作者信息「今日頭條興替鏡」。
斧聲燭影和金匱之盟!
今天準備來講一講宋太宗趙光義,為什麼想到講趙光義呢?簡單介紹一下他,大家就明白了。這宋太宗啊,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原名趙匡義,後來由於避諱改名為趙光義,所以問題就來了,在父死子繼的封建社會,為...
趙匡胤為何傳位弟弟不傳兒子,所有史料和疑點都列出來,自己看吧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但最終由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太祖的兒子都已經成年了,而且沒有失德的舉動,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傳位給兒子卻給了弟弟,歷史上非常少有。
燭影斧聲、金匱之盟,晉王趙光義怎樣一步步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公元976年冬天的一個早上,宮人們發現一向早起的皇帝陛下今日沒有起床,宮人們小聲呼喊也沒有回應,走進之後才發現他們的已經停止了呼吸,這個人就是大宋王朝的開國皇帝、一代雄主趙匡胤。趙匡胤駕崩以後,...
驚天大發現,趙匡胤原來是這樣死的!
我想說的是,趙匡胤死的時候,知道他是被誰謀害,他完全有時間、有機會、有能力報復那個謀害他的人,但是結果他只是安靜地死去,把痛苦留給自己,把秘密留給歷史,把猜測留給後人,把煌煌文化大典留給大宋王朝……
他開啟了宋朝時代,為什麼只做了16年皇帝後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呢?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人(今河北省涿州市)趙匡胤於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
歷史上傳聞此人殺了哥哥篡位當皇帝,其實真相比傳聞還恐怖!
想必很多人都聽說過「斧聲燭影」的傳聞,說的是宋太祖之死的歷史謎團,宋太宗趙光義身陷殺兄篡位嫌疑,至今已有一千餘年。「斧聲燭影」這個傳聞究竟又是怎麼產生的呢?最早提起這個說法的是北宋中期的和尚文瑩...
或許這就是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的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開創了宋朝,有了中國歷史上文化經濟燦爛的兩百多年,但是在宋初發生的燭影斧聲,金匱之盟等案件卻始終未有最終的結果,這讓很多人為太祖趙匡胤鳴不平,翻查各種史料查找趙光義弒君奪位的證據,但...
小議燭影斧聲 金匱之盟(趙二上位)
宋太祖趙匡胤共有兄弟5人,他本人行2,大哥趙匡濟和小弟趙匡贊都早死,三弟是趙匡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四弟是趙匡美。趙匡胤稱帝後,為了避諱幾個弟兄紛紛改名,宋太宗的改成了我們熟悉的趙光義,老四趙...
史上讓人質疑的「燭影斧聲」,趙匡胤的帝位是如何被弟弟奪走的
歷史上的皇位繼承一般都是「父死子承」,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獲得皇位的例子卻很少。宋太宗趙匡義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登基方式相比他人而言比較特殊,後世才對他如何獲得皇位充滿了猜測。
他舉起屠刀,朝著自家兄弟和他們的家族瘋狂砍殺
公元976年隆冬時節,大宋京城開封籠罩在漫天大雪中。50歲的宋太祖趙匡胤今天興致頗高,處理完一天的政事,伸伸筋骨,想喝兩杯放鬆一下,於是他把三弟趙光義留在皇宮內。兄弟倆把左右清退,開心的吃著喝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