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馬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馬謖(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

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

馬謖是蜀漢侍中馬良的弟弟。

馬謖一共兄弟五人,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

馬謖兄弟都有才華和名氣,並稱為「馬氏五常」。

馬謖

馬謖最初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進入蜀地,先後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和越嶲太守。

馬謖才氣器量超過常人,喜好議論軍事謀略,丞相諸葛亮對他深為器重。

劉備臨終之時對諸葛亮說:「馬謖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對他多加考察。

」諸葛亮還認為不是這樣,讓馬謖擔任參軍,時常接見一起談論軍事謀略,從白天直到黑夜。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率軍討伐雍闓,馬謖送行數十里。

諸葛亮說:「雖然我們一起謀劃此事多年,今天請你再一次提出好計劃。

」馬謖說:「南中依恃地形險要和路途遙遠,叛亂不服已經很久。

即使我們今天將其擊潰,明天他們還要反叛。

目前您正準備集中全國的力量北伐,以對付強賊,叛匪知道國家內部空虛,就會加速反叛。

如果將他們全部殺光以除後患,既不是仁厚者所為,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辦到。

用兵作戰的原則,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以心理戰為上,以短兵相接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歸服。

」諸葛亮便採納了馬謖的建議。

不久,諸葛亮斬殺雍闓,並依照馬謖之言赦免孟獲,以使南中人心歸服,因而諸葛亮在世之日,南方不敢再次反叛。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國。

諸葛亮命令趙雲、鄧芝作為疑軍,占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北),自己親自率領十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在甘肅境內)。

當時有久經戰場的老將魏延、吳壹等,議論者都說應該以這些人為先鋒,而諸葛亮違背眾人意見提拔馬謖,任命馬謖為先鋒,統領各軍前行。

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漢來伐後,派大將張郃總督各路軍馬在街亭(今甘肅秦安東北)阻擋馬謖。

由於馬謖違背諸葛亮的作戰部署,放棄水源將部隊駐紮在南山上,部隊分置調度混亂,馬謖的先鋒王平連續多次勸諫馬謖,馬謖不採納他的計謀。

而且馬謖仗恃南山的地勢,不在山下據守城邑。

張郃斷絕馬謖取水的道路,發動進攻並大敗馬謖,馬謖的士兵敗逃四散。

諸葛亮進軍沒有落腳據點,只得攻取西縣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漢中。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對於馬謖的結局,《三國志》中卻有三種截然不同的記載。

《三國志·蜀書·向朗傳》的記載是「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

此段意思十分明顯,就是街亭之戰後,馬謖並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潛逃,而向朗知情不報,被諸葛亮免去官職。

基於此種說法,民間產生了很多相關的傳說,比如在姜維傳的設定中,馬謖潛逃後改名寧隨,並在諸葛亮病逝後重新為蜀漢效力。

《三國志·蜀書·馬良傳》則記載,「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

即馬謖在獄中病故。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記載則和《三國演義》中的說法相同:「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

即諸葛亮下令處斬了馬謖。

三種說法都出自原作者陳壽。

同一個作者、同一部史書中對同一個人的記載出現三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史書中確實為之罕見。

據《三國志·蜀書·馬良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中的記載,馬謖臨死前曾寫信給諸葛亮,說「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

」後諸葛亮待其遺孤如同己出。

如果此記載屬實,可證明馬謖死前未曾有機會再與諸葛亮謀面,否則也無必要寫這麼一封信。

而據《三國志·蜀書·王平傳》中的記載,「丞相亮即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可見諸葛亮確實曾下達處死馬謖的命令。

基於以上證據,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馬謖在街亭舉動違規,不遵諸葛亮的指示,以致最後慘敗而歸,無奈之下大軍退回漢中。

馬謖是深知自己失敗後果的嚴重性的,因此便畏罪潛逃,而身為丞相長史的向朗礙於情面或出於愛才之心,知情不報,事泄後導致他也在家賦閒達二十年之久。

馬謖最終被緝拿歸案,並被諸葛亮處以極刑,然而還未及行刑,馬謖便於獄中病故了。

這種觀點可以將三種不同的說法統一起來。

馬謖死後,諸葛亮親自前往弔喪,為他痛哭流涕,安撫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樣恩待他們。

馬謖死時年僅三十九歲。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馬謖是蜀漢安遠將軍、中參軍。

兄弟五人,並有才名。

隨兄馬良仕劉備入蜀。

劉備臨終對丞相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您要謹慎!」諸葛亮並未聽取,以馬謖為心腹。

建興三年,諸葛亮征南中,馬謖定攻心之計,諸葛亮深以為然。

後為安遠將軍。

建興六年,隨諸葛亮北伐,以馬謖為中參軍。

諸葛亮出軍祁山,馬謖自告為先鋒往守街亭,但不從副將王平之言,犯了兵家大忌,導致軍敗。

馬謖曾下軍令狀,諸葛亮將他斬首以正軍法,時年三十九歲。

後以線縫首於屍,諸葛亮親寫祭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真相 諸葛亮到底有沒有「揮淚斬馬謖」?

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是三國時期蜀漢大臣,侍中馬良之弟。最初,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取蜀入川,之後曾經先後擔任綿竹、成都令、越嶲太守等職務。因為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

探究|失街亭馬謖之死!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個故事恐怕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詳,然而事實上馬謖的死因卻並非如此!馬謖,字幼常,襄樊宜城人,生於190年,死於228年。馬謖在歷史上算不上是大人物,可是知名度卻很高,劉備臨終前...

三國疑案:街亭斬馬謖,馬謖竟未死

(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馬良之弟,三國時期蜀漢官員、將領。初以荊州從事身份跟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蜀漢丞相諸葛亮任用他為參軍。馬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