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國級的徐庶身在曹營真的一言不發、一計不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徐庶在歷史上、三國演義中的疑點及釋義,三國演義中羅先生這樣寫的原因會是什麼。

那麼我們首先來看歷史上的徐庶是怎樣的一個人:目前比較公認的能夠客觀介紹三國人物和事件的書是《三國志》,其中在《魏略》中將徐庶以其本名徐福的名字與嚴干、李義、張既、游楚、梁習、趙儼、裴潛、韓宣、黃朗等共十人為一卷,寫到徐庶的內容是:「(徐)庶先名福,本單家子。

少好任俠、擊劍。

中平未嘗為人報仇,白堊塗面,披髮而走,為吏所得。

問其姓名,閉口不言。

吏乃於車上立柱以羞之,擊鼓以令於市,莫敢識者。

而其黨伍使之得脫。

於是感激,棄其戟更疏巾單衣,折節學問,始詣精舍。

諸生聞其前做賊,不肯與共止。

福乃卑躬早起,常獨掃除,動靜先意,聽習經業,義理精熟。

遂與同郡石韜相親愛。

初平中,中州兵起,乃與韜南客荊州,到又與諸葛亮特相善。

乃荊州內附,孔明與劉備相隨去,福與韜俱來北。

至黃初中,韜仕歷郡守、典農校尉;福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逮太和中,諸葛亮出隴右,聞元直、廣元仕才如此,嘆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見用乎?」庶後數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獲存焉。

」翻譯成現代文為:徐庶幼年愛擊劍,行俠仗義,常以仁俠自居。

中平末年(188年),他替人鳴不平,將人殺死後逃跑,後被官兵捕獲,但他閉口不說姓名,後多方營救脫險,改名單褔(三國演義)外逃。

從此棄刀劍,遍尋名師,經過刻苦學習,學業大進,終於成為一代名士。

當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徐庶與崔州平經常與諸葛亮暢談天下形勢,以後司馬徽也因避亂寓居荊州,二人在龐德公家見面,暢談天下時勢,徐庶受司馬徽勸,投奔劉備,備以上賓禮待徐庶,並命為軍師,共謀天下大業。

劉備稱讚徐庶有王佐之才。

徐庶稱臥龍先生諸葛孔明才是天下奇才。

「後引見,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感他知遇之恩,出山輔佐劉備」。

後迫於曹操將其老母脅於曹營,而不得不離開劉備。

但從不為曹操設謀。

故後世有「徐庶進曹營—— 一言不發」的諺俗。

魏文帝黃初年間(公元220-226),徐庶事魏國,官至中郎將、御史中丞。

後數年,病卒。

他的墓碑在彭城,現在可能墓碑還在那裡。

徐庶投靠了曹操之後,職位一直做到了中郎將和御史中丞,我們來看看究竟是兩個什麼級別的官呢。

中郎將,系由中郎演變而來。

秦代設置中郎一職,到了西漢時期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將以統領皇帝的侍衛,隸屬光祿勛。

平帝時又設置虎賁中郎將,統武賁郎。

東漢以後,統兵將領亦多用此名,其上再加稱號。

如前期之使匈奴中郎將,後期之北中郎將等。

又建安中,曹丕為五官中郎將,其職相當於副丞相,算是個高級官僚了。

御史中丞,其官起於漢代。

漢代以御史中丞為御史大夫之佐,亦稱中執法。

在殿中蘭台,掌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監察君國行政;內領侍御史,考察四方文書計簿,劾按公卿章奏。

西漢末期,御史大夫改名為大司空,御史中丞遂成為御史台長官。

自東漢至南北朝,中丞之權極重。

那麼問題來了,首先曹操為啥會用一個毫無價值的徐庶到如此顯赫的位置呢,我們都知道曹操手下謀臣眾多,不管前期還是後期,從來都沒有缺過有本事的高級參謀,而曹操用人向來都是唯才是舉的,沒有真本事的人曹操從來都不會正眼看待的,那麼不發一言、不獻一計的徐庶何以能夠進入到曹操的核心智囊團中,曹操不怕是劉備派來的臥底余則成嗎?以曹操如此精明之人,顯然是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的,而且這裡面一個重要的線索就是徐庶是因為曹操挾持了他的老母親,徐庶又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所以不得不轉投曹操的。

這個線索的疑點就更多了。

先來說曹操,收了那麼多的謀士,從來沒聽說你不來我抓你家親人當人質,看你來不來的。

這樣子成功一次了,以後誰還敢來曹操這裡呢,曹操背靠朝廷顯然是不敢也不會採取如此下三濫的手段去招聘人才吧。

轉過來再說徐庶,三國裡面除了徐庶,貌似沒有哪個精明的謀士,自己求職成功了,而家裡父母居然落到敵人手裡的,諸葛亮、龐統、法正、郭嘉、許攸、賈詡、荀攸、荀彧、魯肅等等都沒有吧,因為謀士都知道先把自己的家人保護好,再出山的基本道理。

徐庶不應該也不可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吧。

那個我們可以推想一下,是否能夠對這件事情有一個合理的解釋呢、不妨大膽的推測一下,徐庶開始投奔劉備,發現劉備的種種性格缺點,(劉備的很多缺點是由於其早年做織席販履這些營生的時候所養成的,這個在後面我們會有專門的回目來深刻剖析劉備其人),知道了自己在劉備這裡很難施展才華,動了投靠曹操的念頭,畢竟青春年華苦短,尋個明君也是人之常情。

之所以敢去投靠曹操,徐庶也是做了分析的,曹操用人唯才是舉,並且敢於重用投降的謀士和將領,這一點是最吸引徐庶的地方。

而徐庶如果就這樣離劉投曹,世人將會怎麼評價議論他呢。

於是乎,徐庶自己炮製了一封家書,老母造曹操劫持,自己只能去曹操那邊。

都知道忠孝不能兩全的道理,徐庶這個大孝子盡孝為先,劉備沒有理由阻攔,況且徐庶臨走之前已經推薦了繼任者諸葛亮,並且經過一番包裝之後的諸葛亮,已經讓劉備相信才能遠勝過徐庶,那麼劉備自然可以放走徐庶,留一個好的名聲。

否則,以劉備識人之本領,應該是可以識破徐庶的伎倆,看破而不說破,讓自己的口碑傳播價值在危機公關過程中實現最大化,才是劉備真正的高明之處。

如果徐庶沒有給劉備提供繼任者的話,也許劉備會找到合適的藉口或者偶然事件,讓徐庶先生從此消失,因為一個知己知彼的參謀長投靠了地方,將會給自己帶來毀滅性的打擊,除非徐庶還能夠帶來一個更好的人來替代,在這種期許之下,徐庶安然的離開了劉備轉投曹操。

劉備、徐庶、諸葛亮都因此事件得益,曹操卻成了中槍的那個人。

可是曹操真正的得到了一個好的謀士,特別是之前徐庶通過幾場漂亮的偷襲戰,已經讓曹操領略了其「 真功夫」,曹操即便背負罵名,也覺得自己是獲得真實惠的那個最大受益者,曹操同樣看破而不說破。

為了成全徐庶最後對於劉備的承諾; 不發一言、不獻一計,曹操在對劉備作戰時還真的沒怎麼讓徐庶參與,而徐庶在內政治理上的才能同樣出眾,所以官升至能夠「統領皇帝的侍衛」以及「監察郡國行政,考察四方文書計簿,劾按公卿章奏」這樣的中郎將和御史中丞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副總理級別的人物。

說到這裡,一個更大的疑問隨之而來,羅貫中為什麼這樣子寫徐庶呢?在《三國演義》中留下如此大的破綻隱喻,待我們這些後人會拆穿?還是回到羅先生所處的那個年代吧,上回說到羅先生當時投靠的是張士誠,而最後做皇帝的是朱元璋,如果羅先生當時更加明確的寫出來徐庶的玩法的話,那麼寫成於明王朝的《三國演義》,就會造來當時從其他勢力投靠到朱元璋門下打下江山的那些謀士的對號入座,羅先生將要面對的可能是滅門之災,我們也就不可能看到流傳至今的《三國演義》。

處於此種考慮,羅先生採取了帶破綻的隱喻方式,來抨擊類似徐庶一樣不能從一而終的當代謀士們。

羅先生這樣做是否正確,是否過於狹隘,我們不去評說,只是希望我的這些文字,能夠暗合上羅先生當年下筆寫三國時候的一絲想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歷史解密:徐庶投降曹操後鮮為人知的結局

三國軍師徐庶雖然在正史里並不是個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國志里也沒有為其立傳,但經過三國演義的藝術塑造後,徐庶在中國幾乎成了一個家諭戶曉的人物。而圍繞在徐庶身邊除了救母,還有一言不發,以及那亂了方寸的...

他曾是蜀漢第一功臣,竟終老曹魏

採訪了下母上大人,問了問「您知道徐庶是誰嗎」,得到回覆「知道呀,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嘛」,這個歇後語確實深入人心,就像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說法一樣,廣為流傳。但是想提出一個異議,徐庶,真的進了曹營...

三國中徐庶投曹營實為能力有限

徐庶,字元直,潁川(治今河南禹州)人。漢末三國時期人物,本名福,後因為友殺人而逃難,改名徐庶,自此遍訪名師,與司馬徽、諸葛亮等人為友。先曾仕官於新野的劉備,後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棄備投操,臨行...

三國中他官至御史中丞,夢三國中他位置尷尬。

又到了一天一扯的時間了,慘澹的成績讓我各種鬱悶。不過,就算是鬱悶也要寫下去不是嗎?今天要寫的這個哥們先跟劉備,後跟曹操。看到這裡很多人估計已經知道我接下來要寫的人是誰了,他就是劉備最早期的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