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關羽會私放曹操,諸葛亮為何讓他守華容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明知關羽會私放曹操,諸葛亮為何讓他守華容道?背後真相令人嘆服

文/小八

三國時期,諸葛亮足智多謀、算無遺策著實令人欽佩。

然而他在赤壁之戰後的一個決定,令後人百思不得其解,諸葛亮算準了曹操戰敗後必從華容道逃跑,偏偏選了義薄雲天的關羽去把守此處,雖然成就了關二爺義釋曹操的美名,但是卻錯失了誅殺曹賊的千載良機。

既然諸葛亮知道關羽會放曹操一馬,為何還執意讓他去把守此處呢?

三國演義中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天不亡曹。

後來翻拍的電視劇中也對此事閃爍其詞,表述的並不是很清楚。

其實諸葛亮之所派和曹操有過深層關係的關羽把守華容道,而不選擇張飛、趙雲把守此處,其背後是有深層含義的,總之一句話概括就是:要曹操活,不要曹操死。

既然劉備和曹操兩人已經勢同水火了,為何諸葛亮還要放過曹操呢?其實這是由當時的局勢所決定的。

當時情況是曹操雄踞北方四州,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父兄三代創下基業,占據江東在當地頗有影響;劉備空有一身抱負,流落多年,連個正兒八經的根據地都沒有,過著今天投靠這個,明天依附那個的生活。

赤壁之戰後,曹魏一方實力必有損傷,估計數年內難以再次發動這般規模的大戰;孫權方面收益最大,收編了不少曹魏的物資補給;劉備方面雖有斬獲,但也僅僅是看著別人吃肉自己喝湯。

站在孫權的方面講,固然是希望曹操死,假如曹操死於華容道,那麼北方各部必然群龍無首、陷入混亂,再次陷入分裂割據的局面之中。

如此一來,孫權再無北方的壓力,大可以集中兵力對付西邊,拿下荊襄、直取西川一統南方,之後再北伐中原,到時候天下可定。

站在劉備的方面講,曹操不能死。

假如曹操死了,自己最大的敵人就由曹操變成了孫權。

以劉備的軍力,還不具備和孫權直接抗衡的能力。

既然不能和東吳硬碰硬,那麼劉備集團只能選擇給孫權留下一個制衡東吳的利器,那就是讓曹操活著回去,讓孫權不敢輕舉妄動。

赤壁之戰曹操雖然戰敗,但是還不至於傷及筋骨。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曹操兵力本就數倍於孫、劉,只要曹操這個統治者活著,便會有捲土重來的時候。

孫權方面也深喑唇齒寒亡的道理,自然也不會輕易地對劉備發動進攻,依舊貌合神離的保持著雙方的盟友關係。

孫權想讓曹操死,劉備卻想讓曹操活,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一面既保住曹操,一方面又讓孫權挑不出毛病呢?諸葛亮選擇讓關羽來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

接下來的大家都知道,關羽講義氣,是一個性情中人,華容道上經不住曹操的一哭二鬧三上吊,最終把曹操放了。

如此一來,面對東吳方面的斥責,諸葛亮一股腦的把責任都推給了關羽:不是我們不想殺曹操,而是關羽重情重義,作戰期間無組織無紀律,私自放了曹操,我們日後一定對他嚴加管教!就這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把事兒給辦了。

當然諸葛亮派關羽守華容道,除了堵住東吳的嘴之外,還暗藏了自己的小心思。

當時諸葛亮初到劉備身邊,寸功為立、難以服眾,關羽、張飛等人對諸葛亮根本不放在眼裡。

張飛大老粗一個,對付他不難,關羽則不同,他可是一個油鹽不進的主,所以諸葛亮算準了關羽必會私放曹操,於是在這方面大做文章,設計抓住了關羽的小辮子,既打消了關羽牛哄哄的囂張氣焰,又讓其愧疚難當、心存感激。

諸葛亮的一收一放,既堵住了東吳的嘴,又收服關羽等人的心,正所謂是一箭雙鵰,果然機智如斯,領導用人的藝術不足為外人道也。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諸葛亮傳》

喜歡三國的友友歡迎點擊關注,我們堅持每天更新,力求帶給你不一樣的三國趣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風云:諸葛亮刻意安排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在一個弱者、次強者、強者的三方對決中,如果次強者者水平較高,則弱者最好是挑起次強者和強者之間的爭鬥,而自己就袖手旁觀坐收漁翁之利;如果次強者水平也較低,那麼弱者為了爭取更大的生存機會,就應當先幫...

諸葛亮為什麼要派關羽守華容道?

諸葛亮派關羽守華容道僅是三國演義里的事,歷史上沒記載。所以僅就三國演義,談論此事的原因。當時曹操最強,孫權次之,劉備最弱。面對曹操的強勢進攻,孫權才聯合劉備,打了赤壁之戰共抗曹操。戰後周瑜對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