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三國,端架子也須適度,諸葛亮的談判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商也好,從政也罷,就是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談判」二字,談判有時需要端起「被人求」得架子,但是端架子也是要適度的,架子端的太大,可能會把自己的路堵死。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已經膾炙人口,老幼皆知。

劉備的這一舉動也成為尊重人才,求賢若渴的典範,諸葛亮也展示了他高超的談判技巧。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乃一代奇才,當然不會輕易出山,他把自己擺在被求者的位置上,一是抬高自己的身價,以獲得既是帝王臣又是帝王師的身份。

二又在考驗劉備是否像世人傳說的那般寬厚仁愛、禮賢下士、勤政愛民。

並且考慮劉備想做什麼,能容得下怎樣的謀士,今後會如何待自己。

最後在劉備的「淚沾袍袖,衣襟盡濕」下結束,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地位。

而不是像春秋時代的平原君、信陵君、孟嘗君等門下謀士食客地位。

雖說在三顧茅廬的過程中,諸葛亮雖然把自己擺在被求著的位置上,但也在始終把握著「度」,並沒有盛氣凌人,也沒有失禮的強硬拒絕。

如果讓劉備認為高不可攀,知難而退,斷了念頭,自己恐怕會失去遇到明主的寶貴機會,所以在掌握主動權的同時,又在不斷的向劉備提出問題,防止劉備知難而退。

這也是道家思想中的陰極必陽,物極必反的道理。

其實細心的品讀三國的讀者會發現,劉備在見到諸葛亮之前遇見的司馬徽、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諸葛均、黃承彥等人都不是巧合。

都是諸葛亮精心安排,用以給劉備傳達信息,比如:石廣元、孟公威在酒肆所歌:「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獨善其身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傳遞了孔明舉棋未定的信息,還有諸葛均的歌聲:「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

樂躬耕於隴廟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更直截了當的傳遞了孔明要選擇什麼樣的明主,以展現宏偉抱負的信息。

如果劉備得不到這些信息,很有可能就斷了念頭。

所以在談判桌上,適當的端端架子,對對方不冷不熱,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都是允許的,而且也是有效的策略。

但是,不可態度過於強硬,架子擺得太離譜,讓人望而生畏,不敢高攀,最後導致被求著變成求人者,或者談判破裂。

中國有句古訓:「適可而止。

」談判中強硬的態度、巧妙的技巧,可奏效於一時,但不可能奏效於一世。

正確的原則是有理、有利、有節。

談判過程中瞬息萬變,有利最後變為不利的事情屢見不鮮,既然是談判雙方必然是均有利可圖,實際上沒有絕對的「被求著」和「求人者」雙方的關係都是相互的,並且相互轉換。

陰陽之道,此消彼長,相互對立又相互融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的「朋友圈」__原創文(一)

諸葛亮,字孔明,(公元181年-234年),三國時期的軍事家。提起諸葛亮,幾乎家喻戶曉,智慧的代名詞。羅貫中一部《三國演義》,更成就了他的美名。今天,我們從神一樣的光環下面,來看看諸葛亮的"朋友...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描寫的技巧性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描寫劉備三顧茅廬之時可謂曲折且耐人尋味,其中不管是諸葛亮的大智還是劉玄德的誠心求賢,乃至整個故事的謀篇布局,其描寫技巧皆十分巧妙,下面主要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時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