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已埋下一個伏筆,註定蜀國第一個滅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導讀:想要成為三國亂世中的一方諸侯,不但要有能征善戰的軍隊和武將,還要有一個至少三五人的智囊團,運籌帷幄。
在亂世之爭中,人才是最難得的一種資源,無論是武將還是謀士,都是各個諸侯爭奪天下最重要的資本。
在三國之中,曹操是最重視人才的領袖之一,當他聽說袁紹的謀士許攸前來投奔之後,甚至來不及穿鞋就前去迎接,可見曹操對人才的重視。
所以在他的麾下早早就聚集了大量的謀士和武將。
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朝廷正常的選官制度早已形同虛設,要想組建一個智囊團,離不開隱士高人的相互舉薦。
所以說,諸侯要想擁有一套自己的智囊團,關鍵就在於前期投奔自己的名仕。
因為這些名仕都有自己的人脈網,可以繼續向主公介紹賢才,如此一來,一而再,再而三,一個智囊團就這樣形成了。
了解三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曹操的智囊團是三國中最完善最強大的,那麼曹操是靠什麼建立的如此龐大的一個智囊團呢?
第一個投奔曹操的著名謀士是荀彧,當年荀彧為了躲避戰亂逃到冀州,本想投奔在袁紹手下,但他見袁紹優柔寡斷,不能成大事,於是前往投奔曹操。
曹操見荀彧來投,大悅,說:「這是我的子房啊!」於是任荀彧為別部司馬。
荀彧見曹操是一位明主,有抱負有謀略,就將拉攏侄子荀攸加入了曹操陣營。
之後叔侄二人又推薦了程昱,程昱再薦出郭嘉,郭嘉繼續舉薦劉曄,劉曄又薦二人……就是這樣,曹操帳下立刻變得謀士如雲,除了後來的一位謀士賈詡,曹操智囊團里的主要謀士,都在此時出山了。
再來看看東吳方面的智囊團,最大的功臣就是周瑜了。
當時東吳的張昭和張紘二位兄弟,是當地最著名的名仕,與周瑜的關係非常融洽。
孫策平定江東之後,立刻親自登門拜訪,經過周瑜介紹兩人仕為官。
孫策死後,周瑜繼續輔佐新君孫權,並且推薦了三國時期東吳最著名的謀士魯肅,隨後魯肅又向孫權舉薦諸葛瑾,通過這樣層層舉薦,迅速形成了東吳的智囊團。
看過了曹操、孫權,再來說說劉備,劉備的前半生基本上對謀士沒有任何概念,在他身邊的只有兩員虎將關羽、張飛。
直到後來投奔了荊州劉表,駐紮在新野的劉備才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謀士徐庶,可惜不久之後還被曹操騙走,在臨走的時候徐庶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之後,身邊的謀士基本上也就只有一個諸葛亮了,而劉備似乎也十分滿足,等到龐統前來投奔的時候,劉備竟然只是讓他去處理縣務,而不是作為軍師謀士,直到入主四川之後,才有了法正等人。
劉備集團沒有像曹操、孫權那樣形成有規模的智囊團,除了與劉備有一定的關係外,諸葛亮是有很大責任的,這也是諸葛亮的一項致命缺陷。
他沒有向荀彧、周瑜那樣,出山之後立刻向主公舉薦人才。
有人說龐統是啊,其實龐統是劉備在水鏡先生那裡聽說的,並不是諸葛亮舉薦的。
其實諸葛亮是有很多好友可以舉薦的,而且都是當時著名的隱士。
史書中有記載,「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
」除了徐庶之外,其他三人才華同樣非常出眾,諸葛亮也曾說過他們三人都可以輔佐刺史、郡守。
「此四人務於精純,而指四人曰:「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
」
但就是這樣三位足可以輔佐劉備的可用之才,在諸葛亮投奔劉備之後,居然沒向劉備舉薦。
也許這就是諸葛亮的短處,有些盲目自大,認為自己一人足可以輔佐劉備一統天下,奈何到頭來一場空,蜀國在諸葛亮死後,早早的被魏國所滅,成了三國之後第一個滅亡的國家。
如果三顧茅廬之後,有這樣一個畫面:諸葛亮誠心對劉備說:「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然亮一人之力,恐難成大事,願薦三人以佐將軍,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此三人為吾之密友,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將軍何不聘之?」備大喜,親自登門禮聘。
也許三國的走向就會是另一種局面……
他比諸葛亮更聰明、更有遠見,卻至死也不出山,最後平凡度過一生
自古至今,大部分人都嚮往學優登仕、攝職從政的的道路,但不羨金堂玉馬、玉馬風華的人也不少,三國時期的崔州平就是其中一位。崔州平是三國時期的清河人,文才很高,在當時很有名望,和諸葛亮、石廣元、孟公威...
此人與諸葛亮齊名,本事在周瑜之上卻屈尊為下,投奔劉備更是鬧心
陳老師趣說三國第二十一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讀者朋友們,因為今天家裡沒有什麼事,陳老師第一次在這個時間給大家講述三國故事。在上一講中,陳老師說到武將張遼的故事,大家對於張遼這個人物...
蜀失龐統,魏失郭嘉,吳失周瑜,那個影響最大!
三位都是不到四十早逝的一代奇才,他們中誰的過世對國家影響最大?請以《三國志》(史書)為基礎來答。希望三國問題的回答者可以區分演義和歷史的區別。歷史人物去世後對各自勢力影響的問題,很難進行定量比較...
在三國最該跟誰混?袁紹和老孫權都跟不得 文官也最好離曹操遠點
諸葛亮曾經慨嘆:為什麼曹操曹操那裡人才那麼多呢?連孟建和石韜都當不上高級幹部!諸葛亮說的孟建和石韜,大家熟悉的名字是孟公威石廣元,也就是《三國演義》中忽悠劉備說自己不想做官的那兩個「高人」,後來...
盤點一下三國演義中英年早逝的人物
人們對三國的理解大多數是來源於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成就不在於歷史的傳承,更多的在於軍事政治描寫和人物塑造上,三十六計在三國演義運用到了極致,人們在看過三國演義之後,往往會後很多...
三國謀士排行榜,第一實至名歸,這一個你可能沒聽過卻非常厲害
昨天我們說了三國時期武將排名,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三國時期有名的謀士有哪些。畢竟羽扇綸巾,風華絕倫的人物在三國時期是存在很多的,誰強誰弱,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十位:徐庶徐庶的出生年月因史書無載而無法...
如果這5個人沒有英年早逝,三國的歷史可能變得不一樣
每次讀完三國,我們都會覺得三國的歷史進程,就是一個個英雄的歷史,而三國的精彩,正是由一個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武將、謀士所描繪的。而在這些武將、謀士中,有一些人牽動著歷史進程,可惜卻英年早逝,最終壯志...
三國中的六大謀士,諸葛亮並不是第一,第一名叫人意想不到
三國時代謀士輩出,憑藉自己的智慧和謀略輔佐主公爭奪天下。也正因為這些謀士的奇謀妙計,才讓三國歷史更加的精彩紛呈。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三國中六個頂級謀士的排名。諸葛亮並不是第一,第一名叫人意想不到。
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三國爭雄,英雄輩出。對於各路英雄來說,擁有高明的謀士至關重要。眾所周知,諸葛亮一出山,劉備就時來運轉,從寄人籬下的狼狽狀態開始走向成功,最終建立了一方基業。與之相反,曹操集團卻因為一個人的早逝而...
蜀國後期為什麼人才凋零?根本原因竟在諸葛亮身上!
[導讀]想在亂世中稱霸一方,不光要有物力財力,還要有勇猛的武將和睿智的謀士,不都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嗎,這就說明了謀士的重要性,在亂世中,人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個睿智的謀士能頂的上一個...
三國薈萃輩出,諸葛缺迫力,周瑜少氣量,誰才是你心中完美的謀士
三國歷史,波瀾壯闊,三國人才,薈萃輩出。而最讓人感慨的無非是三國那些高智商的謀士,諸如周瑜,諸葛,龐統,徐庶,郭嘉,司馬,等等,而這些頂級謀士卻各自有著自己的缺點,那麼三國里的謀士你最喜歡誰,你...
魏失郭嘉,蜀失龐統,吳失周瑜,誰的損失最大?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英年早逝的豪傑,往往讓後人嘆息不已。就三國這一歷史時期,大小戰爭不斷,促使各大諸侯非常重視武將和謀士。不過,不管是曹操一方,還是孫權、劉備一方,都有不少英年早逝的人物。其中,具...
此人比肩周瑜,令諸葛亮佩服,若非此人,東吳至少提前50年滅亡
亂世三國時期,曹操以絕對的優勢占領了北方地區,孫權則靠著哥哥孫策打下的基業,立足於江東之地,劉備則擁有川蜀之地。論人才方面,曹操先後有郭嘉、荀彧及司馬懿(未被重用)等人出謀劃策,劉備帳下有諸葛亮...
對不起老闆,你不像三國這些老闆一樣用人,我要辭職了
會不會用人,只能說是領導階層了。這麼說來的話,三國領導階層基本就有:董卓,袁紹,曹操,劉表,劉備,孫堅,孫策,孫權等有代表性的人了。各方勢力都人才濟濟,想要得到天下,知人善任更為重要。袁紹坐擁天...
漫談三國:龐統離吳投蜀,道不同不相為謀
水鏡先生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是龐統,由此可以看出龐統是與諸葛亮齊名的人物。龐統最初是周瑜手下的謀士,周瑜死後,龐統沒有選擇繼續留在江東輔佐孫權,而是投向了劉備,...
如果不是這個人早死了10年,曹操肯定就一統天下了
一部三國,讓多少男子漢熱血沸騰。一部三國,讓多少女嬌娥心馳神往。那個風起雲湧的大時代直到今天依舊令人心生敬仰,那些奇謀妙計之中閃爍的智慧光芒,穿越時空依舊在啟迪後人。忠義、權謀、熱血、冷酷、狡詐...
這三個謀士如果沒有英年早逝,三國將更加精彩
原標題:這三個謀士如果沒有英年早逝,三國將更加精彩三國時期正逢亂世,但是也人才輩出,各個勢力都有自己的謀士武將,可以說為了爭奪地盤而鬥智鬥勇。像曹操就有五大謀士,吳國雖然不及曹操但是也有魯肅、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