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人物思想的火花遠比情節有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有著很高的文學價值,七分真三分假更是增添了本書的趣味。
在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登上螢屏之後,我再次翻開了這本書,突然發現角度不同對歷史事件的態度差異是很大的。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105年的歷史,大多描述的是群雄逐鹿,爭霸天下,披堅執銳的男子豪氣,也少有如貂蟬這般的巾幗英雄。
全書的英雄主義色彩濃厚,有著強烈的擁劉反曹的正統思想。
從黃巾起義劉關張初次登場到三國歸晉司馬炎一統,105年得歷史只用了120回,這需要極高的文學素養。
羅貫中在講述這段歷史的過程中很好的做到了詳略分明,詳寫蜀漢與曹魏的政治鬥爭,而東吳在全書中只是一個配角,這樣的安排也是突出了當時的主要社會矛盾的——擁漢派與篡漢派。
多少英雄謀士在這105年中咤詫風雲,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從整本三國中我們應該學到的不是英雄氣概,不是所謂的權謀,而應該是做人的道理。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演義中有著太多的權謀詭計,而做人應該純粹一點,所以個人覺得有些權謀詭計自己能夠識破是好事,但是沒有必要去學,去用。
三國中的真正權謀高手應該是司馬懿而不是諸葛亮,誠然,諸葛亮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但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
在羅貫中的眼中,諸葛亮是那麼的完美,以至於達到了多智而近妖的程度,在不給原作者拆台的基礎上(按照演義的說法),為什麼說諸葛亮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呢?
無論是孔明生前還是身後,對於宦官勢力都沒有實際性的打擊,在派系中也並沒有處理好關係,李嚴同為託孤大臣為何後來要置蜀國利益於不顧而謊報軍情?演義中沒說,但是一定是李嚴有私心。
私心就來源於孔明的用人,他重用都是荊州派的勢力,其實就是自己的親信了,演義中有聽說除了李嚴之外其他益州派擔任重要官職麼?(除了法正)其次對於宦官勢力也並沒有進行約束,黃皓的所作所為孔明一定不是一概不知,可以對此他採用的卻是道家思想。
優秀的政治家該如司馬懿一般,能忍敢賭,以退為進,大智若愚。
司馬懿對於權力從來不是一種大爭的姿態,採用的是一種不爭的姿態,看似不爭恰恰是大爭。
一開始他拒絕了曹操讓他出仕的邀請,可是後來卻又加入了世子之爭。
對於曹爽選擇主動退讓,裝病迷惑,卻又趁機發動高平陵之變。
作為一個政治家他給人一種不爭隱退的感覺,可實際上無時不在惦記著權力。
他深諳權謀之道所以能散步謠言退諸葛,所以最後能獨掌權力。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贊成什麼權謀之道,只是覺得司馬懿身上的忍字是很好的繼承了勾踐的。
一個忍字是多麼具有韌性的一個詞,這種以退為進的理念又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
很多時候,我們把目標瞄準了遠方,便只想著不斷向前奔跑,很少想過向後退一步,或許後退一步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呢?就好像人在走路時,一隻腳一定是先要向後蹬一下的,這或許就是以退為進的道理吧。
我欣賞司馬懿不是說他為人真的有多麼多麼好,而是他忍的品格深深的吸引了我。
忍一時容易,忍一輩子實屬不易。
而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裡,已經很缺少這種品質了,我們總說吃虧是福,可是真的有多少人願意吃虧呢?似乎自從自由平等思想崛起之後,已經很少有人記得「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俗語了。
在我看來在關羽身上是很好的體現了徐悲鴻先生的那句話的: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關羽大意失荊州告誡我們做人不能太自負,而無論是屯土山三約,還是兵敗東吳都拒不投降則彰顯了什麼叫做做人的骨氣!我敬佩亂世中張飛的嫉惡如仇敢愛敢恨,也不堪於呂布的反覆無常。
千古名將身上有的不只是快意恩仇,也有著我們可以借鑑的性格特徵和其命運的歸屬。
《演義》儘管不是歷史,但是人物形象卻是有血有肉的,每個人物身上都有著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鑑的地方,如果僅僅把《演義》當作一部戰爭小說來看,那就真的是辜負了它的文學價值了。
由於《演義.》中有著三分虛構的情節,所以也就僅能代表作者自己對於三國的理解,而首段提到的《大軍師司馬懿》也只是從司馬懿的角度來看待那段歷史的。
真正的歷史或許更全面,但未必更生動。
當你讀《演義》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於羅貫中對話,聆聽他思想的火花。
於我而言,在《演義》中學到更多的是做人,也希望大家都能在《演義》中有所收穫!
三國一盤棋,研究兩千年
歷史畢竟是人來記錄的,難免就會加入作者的個人意願,而讀者也會不自覺順承了他的觀點吸收而為自己的理解。這樣的歷史要想返回最本真的狀態,還真是不容易。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一個作家對自己筆下最不喜歡...
怎麼改「三國」才能不挨罵
中國歷史題材改編劇,多是創作者承史冊,搜故事,立人物而成。所以實在是英雄史觀。霍去病橫絕大漠而壯年夭逝,楚霸王縱橫秦末而自決烏江,始皇帝掃清六合鞭撻宇內,高長恭勛高顏美而飲鴆自盡,這樣的傳奇,免...
白羊論古:三國之諸葛亮沒有那麼神
三國的故事,恐怕是亞洲人民心中最熟悉的故事之一吧,已經不是單單的中國,就算是韓國朝鮮,還是日本菲利賓,印度尼西亞還是新加坡,只要說三國的故事,恐怕哪個國家的人都能跟你說出個123來,有的時候甚...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明君與梟雄——論劉備形象「下」
(三)多重視角,成功形象長期以來,對《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形象,批評也不少。其中影響最大的,主要有兩種意見。我們不妨對此略加討論。批評之一:「形象蒼白」。不止一位學者認為,劉備形象的血肉不夠豐滿,...
三國有那些頂尖的謀士,誰能排行第一
三國是一個有無窮魅力的時代,由於《三國演義》的渲染更加令人目眩神迷,為之嚮往。但是為了避免混亂和不必要的爭執,我暫且把這個問題的答案分為兩個版本,分別是《三國志》版和《三國演義》版,關於謀士我...
為三國演義做出重大犧牲的英雄人物!
《三國演義》以忠義為核心價值觀,以尊劉抑曹為敘事視角,打造了眾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比如被譽為「三絕」的諸葛亮、關羽、曹操。而為了塑造這些成功的形象,也是有無數的英雄人物「犧牲自身形象」成全了演...
三國演義中曹操為何能「順利」敗走華容道?諸葛亮的安排!
老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句話的意思是年少的時候不要看《水滸傳》,年輕氣盛時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年長的時候不要看《三國演義》,年紀漸長時容易城府太深,爾虞我詐。由此,我們也知道了《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曹魏最搞笑的四位名將:曹操,曹仁,曹真,曹爽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相信很多朋友,首先看到的是羅貫中撰寫的《三國演義》,從《三國演義》之中,我們了解到東漢末年,天下分崩臨析,戰爭紛起,曹操、劉備、孫權三方勢力逐漸崛起,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
被羅貫中黑的最慘的武將
讀過三國的朋友都會發現,整篇故事都是以蜀國為主線,來進行寫作的。 所以曹魏人物被黑的是最嚴重的,如魏國BOSS曹操,武將如曹仁,夏侯惇,李典,曹休等;說客有蔣干,王朗等。群勢力董卓其實有點被黑化...
盤點「小學生讀物」《三國演義》之紅黑榜
以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在哥小學生時代會那麼痴迷《三國演義》的故事,而漸漸長大後卻對它嗤之以鼻?後來哥終於明白了,因為三國演義裡邊的故事本來就只適合小學生智商的人。。。哥這樣說絕不是要黑誰,而是哥...
中國人熟知的三國歷史都注水了嗎?
文丨任逸飛中國的婦孺稚子都熟悉三國呂思勉先生在他的小書《三國史話》里曾經憶起這樣一件有意思的現象:「我在學校中教授歷史多年,當學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來會考時看過的歷史試卷不少。有些成績低劣的,真『...
盤點三國方面的七個冷知識,不要再被三國演義欺騙了,你值得一看
三國演義家喻戶曉,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不僅我們喜歡看,更暢銷東南亞,日韓,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其中的許多故事引人入勝,據說有個人在看到關羽死後就認為三國結束了,不再看三國演義,這一方面說明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