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撒手歸西,死因到現在是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匡胤於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也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

」「受命杜太后,傳位太宗。

」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為歷史留下了又一樁懸案。

一種意見是,宋太宗「弒兄奪位」。

持此說的人以《續湘山野錄》所載為依據,認為宋太祖是在燭影斧聲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當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靈柩前即位,實難脫弒兄之嫌。

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和李逸侯《宋宮十八朝演義》都沿襲了上述說法,並加以渲染,增添了許多宋太宗「弒兄」的細節。


​《宋史·太宗本紀》也曾提出一串疑問:太宗即位後,為什麼不照嗣統繼位次年改元的慣例,急急忙忙將只剩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既然杜太后有「皇位傳弟」的遺詔,太宗為何要一再迫害自己的弟弟趙廷美,使他鬱郁而死?太宗即位後,太祖的次子武功郡王趙德昭為何自殺?太宗曾加封皇嫂宋後為「開寶皇后」,但她死後,為什麼不按皇后的禮儀治喪?
​上述跡象表明,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繼統,後人怎麼會不提出疑義呢?近世學術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確實死於非命,但有關具體的死因,則又有一些新的說法。

一是從醫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太祖死於家族遺傳的燥狂憂鬱症。

一說承認太祖與太宗之間有較深的矛盾,但認為「燭影斧聲」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發事件。


​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際,調戲其寵姬花蕊夫人費氏,被太祖發覺而怒斥之。

太宗自知無法取得胞兄諒宥,便下了毒手。

縱觀古今諸說,似乎都論之有據,言之成理,然而有關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確鑿無疑的材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開國皇帝被親弟弟砍死 留下千古迷霧

開寶九年十月十日晚上,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剛50歲,在最年富力強的時候突然去世。第二天,他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皇位,即歷史上的宋太宗。這位宋太祖趙匡胤可是了不起的人物,以前是後周的殿前禁軍...

斧聲燭影和金匱之盟!

今天準備來講一講宋太宗趙光義,為什麼想到講趙光義呢?簡單介紹一下他,大家就明白了。這宋太宗啊,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原名趙匡義,後來由於避諱改名為趙光義,所以問題就來了,在父死子繼的封建社會,為...

「燭影斧聲」之謎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公元976年11月14日晚),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突然去世。第二天,他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皇位,即歷史上的宋太宗。歷史上對於宋太祖的死,疑問頗多,「燭影斧聲」是怎麼來的呢?

杯酒釋兵權的宋太祖趙匡胤居然死的不明不白?

趙匡胤是武將出身,身體一直很好,是突然得病去世。病情十分突然。同時,趙二當時已經擁有了很大的勢力,他控制開封府很多年,勢力盤根錯節,但如果皇兄將皇位傳給兒子,將失去一切。所以,龐大的勢力,其實...

古代人物七大未解謎案之宋太祖暴死之謎

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早期是投奔於郭威,正是進入官途,在軍中敢於衝鋒陷陣受柴榮器重,屢建戰功。周恭帝即位後命趙匡胤抵抗外寇,在途中發動「陳橋兵變」擁立為帝。登基後改國號「宋」,史稱「宋朝...

他殺還是病故?趙匡胤的離奇死亡之謎

一:宋太宗弒兄? 說到太祖的死亡,頗有離奇色彩,或許就是因為這種離奇色彩才產生了死亡之後的一系列謎團吧。在正史中對於宋太祖的死,《宋史·太祖本紀》上只有一段簡略的記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

斧聲燭影——被歷史掩埋的真相

斧聲燭影,是指由於宋太祖趙匡胤暴斃,宋太宗趙光義莫名即位,世人懷疑趙光義弒兄奪位而形成的一個千古謎案。有關記載以僧文瑩的野史《續湘山野錄》最為著名。

揭露:宋太祖到底是暴死還是......

趙匡胤於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也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

趙匡胤死因真相

中華上下五干年,任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至今仍被人們議論紛紛駕崩時,斧聲燭影。,撲朔迷離,更是給後世留下了一樁千古懸案。

宋太祖暴死之謎

趙匡胤於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歸西了,正史中沒有他死亡的明確記載,《宋史·太祖本紀》中的有關記載也只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