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兆文化——歷史朝代人物精編之三國(上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獻帝劉協(181—234)

靈帝二沙子,董卓所立。

即位時(189年),東漢已名存實亡。

建安元年(196年)擺脫董卓部將李催、郭汜控制,逃歸洛陽。

接著,曹操以京師「飢乏」,迎獻帝都於許(今河南許昌東),從此成為曹操的傀儡。

獻帝延康元年(220年),操子丕代漢稱帝,廢獻帝改封為山陽公。

《後漢書》卷九有紀。

漢獻帝劉協

袁紹(?一202)

字本初。

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

家四世居三公位,門生故吏遍天下。

初為侍御史,後升中軍校尉,司隸校尉等職。

協助外戚何進謀誅宦官,事泄,何進為宦官所殺,紹盡殺宦官。

董卓帶兵進京專政,紹被迫逃奔冀州,以其家世的影響,號召討卓,被推為盟主。

但盟軍各懷異心,聯盟迅速破裂而展開混戰。

紹經過八、九年的爭鬥,打敗公孫瓚等,據有幽、冀、青、並四州,稱雄北方。

建安五年(200年),與曹操爭奪控制漢獻帝,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大戰,為曹操所敗。

次年憂憤成疾而死。

其子譚、尚互相攻伐,亦先後為曹操所滅。

《三
國志》卷六有傳。


袁紹

魏武帝曹操(155—220)

宇孟德,小名阿瞞。

譙(今安徽亳縣)人。

父嵩任太尉,宦官中常侍曹騰養子。

操二十歲舉孝廉為郎,歷任洛陽北部尉、頓丘(今河南濮陽)令,頗有政績。

後隨皇甫嵩鎮壓黃巾軍有功,任濟南國相。

在討董卓中建立私人武裝,在鎮壓青州黃巾軍中壯大力量。

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取得「挾天子以令諸侯」地位。

實行屯田,達到「以畜軍資」目的。

先後削平呂布、袁紹等,統一北方。

赤壁戰後,操知統一中國非一日之功,一面抓緊時機進行境一戰爭:一面著手經濟,政權建設。

繼續屯田,興辦水利,減輕賦稅,發展生產,整頓內政,唯才是舉,抑制豪強,加強中央集權。

建安五年(216年)封為魏王。

子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操精於兵法,著《孫於略解》、《兵書接要》等。

好音樂,善詩歌,散文亦清峻整潔,有《魏武帝集》。

《三國志》卷一有紀。

魏武帝曹操

苟彧(163--212)

字文若。

穎川穎陰(今河南許昌市)人。

曹操謀士。

出身世家大族。

初依附袁紹,繼歸曹操。

被操譽為「吾之子房(張良)也」,遂被操任為司馬,參與軍機大事。

協助曹操打敗呂布,建立充州根據地。

後建議迎漢獻帝都許,使曹操取得有利地位。

不久任尚書令,操征伐在外,軍國大事常與之籌劃,積功封萬歲亭侯。

後因反對曹操稱魂公,被迫自殺。

《三國志》卷十有傳。

苟彧

郭嘉(170—208)

字奉孝。

穎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

曹操謀土。

初投袁紹,經苟彧推薦,後歸曹操,與之討論天下大事,操曾贊曰: 「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

」遂任司空軍師祭酒(高級軍事參謀)。

征呂布,破袁紹,討袁尚及三郡烏丸,多出自其謀。

赤壁戰前病死。

敗後,曹操曰:「韓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三國志》卷十四有傳。

郭嘉

魏文帝曹丕(187--226)

字子桓。

曹操次子。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任五官中郎將,副丞相。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立為王太子。

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死,軍中騷動,丕即襲位為魏王,任丞相。

十月,廢獻帝自立,國號為魏,改元黃初,都洛陽。

即位後,接受吏部尚書陳群建議,行九品中正制,以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又鑒於東漢教訓,嚴禁宦官、外戚干預朝玫,並把同姓王派往偏遠之區,不給實權,如同「匹夫」。

這些措施鞏固了中央集權。

丕愛好文學,實踐與理論均有創建。

他的《燕歌行》完全擺脫民間形式,成為我國最早成熟的七言詩。

其《典論·論文》是我國第一篇文學批評專著。

《三國志》卷二有紀。

魏文帝曹丕

曹植(192—232)

字子建。

曹操子。

封陳王,諡思,世稱陳思王。

富於才學,曾受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

及曹丕、曹睿相繼為帝,備受猜忌,鬱郁而死。

詩歌多為五言。

其詩善用比興手法,用字、造句、立意、音節等著意工巧,·語言精鍊而情詞並茂,對五言詩的發展頗有影響。

也善辭賦、散文。

宋人輯有《曹子建集》。

《三國志》卷十九有傳。

曹植

司馬懿(179—251)

字仲達。

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

出身世家大族。

初為曹操主簿。

後任太子中庶子,為曹丕所信用。

曹丕即位後,成為重要助手。

魏明帝時,任大將軍、太尉等職。

長年率軍抗蜀拒吳,平定遼東公孫淵,逐漸掌握軍權,並恩結世家官僚,沆瀣一氣。

曹芳即位,和皇族曹爽受詔再次輔政。

因其權重,招致曹爽皇族集團排斥。

嘉平元年(249年),他乘曹爽、曹芳祭陵之際,在洛陽發動政變,誅滅曹爽集團,從此魏國實權為司馬氏掌握。

懿死後,其子師、昭相繼專政。

在世家大族的擁護下,其孫司馬炎代魏稱帝, 建立晉朝,追尊司馬懿為宣帝。

《晉書》卷一有紀。


司馬懿

司馬昭(211—265)

字子上。

司馬懿子。

繼兄司馬師為魏大將軍,專國政,並日謀代魏。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準備除掉司馬氏,曾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大臣王沈、王業向司馬昭告密,曹髦遂被殺,昭另立曹奐為帝。

景元四年(263年)發兵滅蜀漢,自稱晉公,後為晉王。

咸熙二年(265年)病死。

死後數月,其子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昭為文帝。

《晉書》卷二有紀。

司馬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說之淺析強大的潁川荀氏

潁川荀氏是後漢至西晉時期的典型士族之一,經歷了從後漢末年形成世家大族再變成魏晉高門的整個時期,在晉室南渡後式微,並最終湮滅於南朝。從漢至隋,史書記載者百人,從政者諸多,各代人先後不同程度的參與了...

三國之誰才能主角兒?

要說三國誰才是主角哪的從東漢末年張角的黃巾軍起義開始,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和標語。十餘年間,眾徒數十萬,連結郡國;自青、徐、幽、冀、荊、楊、兗、豫八州之人,莫不畢應...

三國謀士司馬懿的臨終遺言到底有何玄機?

公元251年八月,一世梟雄司馬懿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一年他已經73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對於從事梟雄這個高危職業的司馬懿而言,他真的活夠本了。在具有相同資歷的精英人物中,司馬懿可謂碩果僅存者,當...

盤點影響三國走勢的重要事件

1、黃巾軍起義 光武帝重建漢朝依靠的是豪強勢力,他曾有意削弱,沒有成功,為東漢末年的割據遺留隱患。東漢中後期,宦官、外戚相繼專政的時期,吏治腐敗。漢靈帝時期,積怨已久的矛盾徹底爆發。黨錮之爭導致...

三國時哪幾對親兄弟最厲害?諸葛兄弟不是最強

俗話說,「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三國時代人才輩出,群星璀璨,其中就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親兄弟,或各有作為,或兄終弟及,都作出了一番事業。五、最不團結的兄弟——袁紹、袁術司空袁逢之子,說起他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