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樊城之戰到敗走麥城的時候 劉備為何不救關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的這次軍事行動從開始到失敗被殺持續看約半年,這期間,劉備方面並未有任何的行動。

關於這個疑點,現在的主流說法是關羽方面節節勝利,戰場的主動權和優勢完全在蜀漢方面,然後,關羽在遭受到魏吳聯軍夾擊時候敗的太突然,從蜀中到荊州方面的消息和援軍完全趕不上。

這個說法也是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給的解釋。

然而這個說法真的正確嗎?

網絡配圖

單單從表面上來說,這個說法似乎很有些道理。

自古以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古代通信也就是人走馬行,主要是人力,但是從後面夷陵之戰來看,援軍大概是五日五夜才能趕到,就說關羽在樊城,消息再慢絕對不會超過一個月。

要是從關羽戰敗的時間算起,援軍果然是趕不到。

但是這是軍事,這是戰爭,關乎蜀漢命運的戰爭,是對隆中對這一核心方針的執行,不是一次小的軍事衝突。

蜀漢集團的核心方略就是隆中對,先占荊州為基礎,再圖巴蜀漢中。

然後結連孫吳,一路大軍從荊州出發劍指宛洛,一路大軍從漢中出發進逼秦川,有此,曹魏就算有通天之能,兩都被困,首尾不相顧應,更何況還有孫吳大軍。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然而現實呢,當此之時,關羽兵出荊州,連戰連勝,威震華夏,半年以來,劉備方面除了派人探聽,被無任何舉動。

這個時候正常情況下按照隆中對的約定,劉備該做些什麼呢?首先,派一使臣,連接東吳,許以南方之地,令其出兵,來分擔關羽方面的壓力。

其二。

留諸葛守成都,劉備自率大兵從漢中出發,直逼關中,逕取長安。

這個方案是蜀漢集團的共識,然而關羽出兵半年以來,劉備在做什麼,只能一句話來說,坐觀成敗,最後身敗國滅,圖為天下笑。

那麼到底為什麼劉備沒有發兵援助關羽,劉備失誤了,諸葛亮為什麼也沒有動作?

唯一的可能是關羽性格太跋扈,而劉備的兒子劉阿斗又太無能。

劉備可能考慮到自己死後劉阿斗控制不住關羽,因此要在生前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關羽攻打樊城是自主的軍事行動,關羽在蜀國可以說是二把手的地位,劉備授予關羽自由調度軍隊進行軍事行動的權利。

既然關羽自己去攻打樊城,那麼劉備就有可能順水推舟一下。

《三國演義》上說劉備聽說關羽戰死的消息後,「大叫一聲,昏厥於地」,完全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

史料中並沒有關羽死後劉備哭之的記載,相反卻記有:龐統死後,「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法正死後,「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

這難道不奇怪嗎?

照理說關羽是為國捐軀,英勇犧牲,劉備應該對他追封,給他諡號,但是關羽的諡號壯繆侯,是後主劉禪追封的。

而法正死後,劉備當即追封他為翼侯。

《三國志》中說,劉備同關羽是「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但關羽死後,享受的待遇還不如法正。

陳壽是蜀國人,按理說應該對蜀國的情況更熟悉,但他所寫《三國志》中的蜀志非常簡單。

這是因為魏、吳兩個國家都有史官,唯獨蜀國不設史官,所以陳壽寫蜀志就相當困難。

蜀國沒有官方檔案,民間傳聞也不可靠,而陳壽下筆非常謹慎,不可靠的絕對不寫。

他出生的時候,距離關羽被害已經十多年了。

蜀國為什麼不修史呢?難道是因為缺少優秀的史官嗎?絕對不是。

陳壽的老師譙周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史學家。

劉備和諸葛亮為什麼不設史官?如果大膽推測,或許就因為關羽被害這件事是蜀漢最高統治階層的內部絕密,絕不能公之於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蜀漢政權,中國歷史上閃耀的流星

三國,中國歷史上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從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再到三分歸一,無數英雄在亂世中崛起,也在這個亂世中消逝。 蜀漢政權是三國中成立最晚的政權。劉備的戎馬生涯前二十年幾乎屬於顛沛流離的狀態,...

三國最大謎團:關羽慘敗荊州劉備為何不救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它使得諸葛亮精心設計的《隆中對》戰略規劃未能實現,「興復漢室」最終也成了泡影,蜀國因此一蹶不振。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為何不發救兵的問題,《三國志》中沒有...

關羽死因之謎 竟遭結拜兄弟劉備陷害

天天探索2014-08-12 10:10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它使得諸葛亮精心設計的《隆中對》戰略規劃未能實現,「興復漢室」最終也成了泡影。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為何不發救兵的...

三國最大謎團:關羽慘敗荊州劉備為何不救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它使得諸葛亮精心設計的《隆中對》戰略規劃未能實現,「興復漢室」最終也成了泡影,蜀國因此一蹶不振。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為何不發救兵的問題,《三國志》中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