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官場牛人:一生侍奉13皇帝,身居顯位,卻得以善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五代十國時期,可謂真正的亂世,卻出個官場不倒翁,就是馮道老先生。


馮道,字可道,號長樂老,河北滄州人,早年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等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

這位馮老先生,前後為官四十多年,拜相二十餘年,上耀祖宗,下蔭子弟,然而歷史評價非常不好,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更斥其為"奸臣之尤"。

可見古人對其的憎恨程度。

其實罵他無恥也不是沒有道理,原因有二:

一是沒有忠君的政治操守,沒有古代讀書人的氣節,有奶便是娘。

誰當皇帝請他,他都出來。

二是出師契丹時,表現出卑躬屈膝的態度。

石敬瑭曾派馮道出使遼國,以表示對父皇帝的尊敬。

大遼皇帝問他:「何以來朝?」他則答:「無城無兵,安敢不來。

」大遼皇帝嗤笑道:「爾是何等老子?」他則答「無才無德痴頑老子。

」『這種自甘貶辱的使大遼皇帝感到高興,被任為太傅。

大遼皇帝曾問他:「天下百姓,如何可救?」他說:「此時佛出救不得,惟皇帝救得。

」簡直喪盡了讀書人的氣節。



儘管古代史學家對他批評甚多,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馮老先生很有智慧,在未發跡時曾寫過一首詩,正好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

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終聞海岳歸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大家都知道,五代十國期間,短短十八餘年,皇帝不知換了多少個,而且都是邊疆的少數民族。

在朝代的頻繁更迭中,在一個比一個殘暴昏庸的皇帝中,他恐怕都難以選擇哪一個作為「忠」的對象。

再說契丹一事:首先,他不曾參與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的賣國勾當。

其次,正如有人評價,他的恭維不過是韜光養晦的一種手段。

後來遼主耶律德光入開封,任他為太傅,使得他能夠在暗中保護中原人士,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契丹的殘暴統治,在複雜的形勢下減輕了契丹入侵帶來的破壞。

如果說太平時代,在政治風浪中屹立不搖,不足為奇。

就像批評他的歐陽修,生在承平之世,又遇到一個優容士大夫的宋朝,恐怕很難理解他。

因為不必像他一樣,必須在不止一個的君主或朝代間作出非此即彼的選擇。

在這一點上,馮道可謂不幸之極,然而他能始終不倒,絕對不能說是個簡單人物。

第一點,可以想見此人,至少做到不貪污,使人家無法攻擊他;而且其他的品格行為方面,也一定是爐火純青,以致無懈可擊。

事實上,他有許多可取之處,比如事親濟民、提攜賢良,擔任宰相時,「凡孤寒士子、抱才業、素知識者」,即貧窮的、無背景的讀書人和有真才實學、有事業心的人,都得到提拔重用,而世家顯貴、品行不正、辦事浮躁的人必定被抑制或冷遇。

無論如何,是值得稱道的。

正因為如此,他當時有"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

此外,他是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將原來刻在石上的儒家經典用雕版印刷。

這是見於記載的首次以雕版印刷《九經》,是中國印刷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

此事竟然發生在戰亂不絕的五代時期,與馮道個人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為什麼他是官場牛人呢?可以說,在那場八十年大亂中,他不僅是官場不倒翁,而且對於保存文化、保留國家的元氣,都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他有三不欺:所願者下不欺於地,中不欺於人,上不欺於天,以三不欺為素。

賤如是,貴如是,長如是,老如是……在大亂世做到這一點,確實非常了不起。

由他詩作也可以看出,當時的觀念是:向誰去盡忠?這些傢伙都是外國人,打到中國來,各個當會兒皇帝,要向他們去盡忠?那才不干哩!所以他說「狼虎叢中也立身」,他並沒有把五代時那些皇帝當皇帝,視他們如虎狼。

再看他的一生,在不同的階段,清廉、嚴肅、淳厚,度量也寬宏,能夠包涵仇人,能夠感化了仇人,盡其所能做些利民之事,這就更加不容易了。

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的政治總是非常現實的,是非紛爭總不可避免。

可是當時沒有一個人攻擊他。

如從這一點看他,可太不簡單。

而且最後活到那麼大年紀,自稱「長樂老人」,牛真吹大了。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四月,馮道病逝,追封瀛王,諡號文懿。

與後世批評不同的事,同時代的人對他卻讚譽備至。

馮道死時七十三歲,正好與孔子同壽,「時人皆共稱嘆」。

宋初名臣范質對馮道的評價是:「厚德稽古,宏才偉量,雖朝代遷貿,人無間言,屹若巨山,不可轉也。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范質等人至少有歷二朝、事二主的親身體會,理解馮老先生的苦衷,不像歐陽修只要說現成話那麼方便,說他是大奸臣實在有點冤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何稱馮道為「官場不倒翁」?

五代十國是我國古代歷史上又一個大動亂、大分裂的政治劇變時代,其間多少英雄好漢折戟,然而即使在這樣一個令人無所適從甚至可以說極端險惡的風雲變換時代,仍然有一個堪稱傳奇的政治人物卻屹立於各種矛盾鬥爭...

官場 不倒翁 十朝元老 馮可道

馮道(882~954),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字可道,自號長樂老。漢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人。歷經桀燕皇帝劉守光、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閔帝李從原、後唐末帝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