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是真正的「官場不倒翁」,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人云:忠臣不事二主。

而古代有一位「長樂頑主」,卻事四姓、相六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可謂「流水的皇帝,鐵打的宰輔」。

司馬光評價他「奸臣」;歐陽修說他「沒有廉恥」。

這個「官場不倒翁」馮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屹立官場

事四姓、相六帝的「十朝元老」

王朝陵替,江山代謝,他仍穩坐釣魚台,仕途永遠得意。

這就是被稱為「官場不倒翁」的馮道。

馮道是什麼時候「出道」的呢?唐朝滅亡後,中國北方先後經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這就是「五代」。

時局動盪,社會不安,政治上的「一把手」經常變換,馮道就生活在那個年代。

馮道,字可道,自號「長樂老人」,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人,他一生歷經6個朝代,三入中書,擔任宰相、三公、三師等職近30年,前後事四姓、相六帝,皇帝如走馬燈,他卻官路亨通,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被稱為「官場不倒翁」。

外族人統治中原時,會請他輔政;郭威想當皇帝,還要用試探的方式徵求他的意見。

這種政治理念,與古代「忠君」思想格格不入,歐陽修曾這樣罵他:一個男人拉了寡婦的手,寡婦守節可以斷臂,馮道怎能忍辱偷生,不知廉恥?

旁觀亂世

永遠跟著最有實力的當權者

歷史學家范文瀾寫道:「他(晉高祖石敬瑭)要馮道出使遼國行禮,表示對『父皇帝』的尊敬。

馮道毫不猶豫,說:『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好個奴才的奴才!」

契丹滅晉,遼太宗耶律德光進入開封,馮道應召到達,被任官太傅。

有一次,耶律德光問他:「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馮道說:「佛出世也救不了,只有皇帝你能救得。

」這句話,讓耶律德光打消了「盡屠漢人」的想法。

士大夫如何在亂世中實現自我價值?在這方面,司馬光與歐陽修觀點一致,即「君有過則強諫力爭,國敗亡則竭節致死」。

而馮道,走的是完全相反的道路。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馮海軍分析,朝代更迭之際,馮道都在外圍旁觀,但當新政權確立之後,他就會帶著文武百官迎接新主子,讓新政權早日步入正軌。

作為文官,他不是革命者,而是順應時代者。

在政治道路的選擇上,他從不提前表達政治立場,而是坐觀形勢,永遠跟著最有實力的當權者。

人生信條

始終信奉「人民利益至上」

觀察馮道的政治道德,要注意當時皇帝頻繁更換的社會背景。

按照儒家士大夫的說法,生活在那個年代,馮道可以歸隱山林,也可以「忠君」而死。

歷史學家葛劍雄分析,從公元907年朱溫代唐,至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50餘年間換了6個朝代,皇帝有10個姓。

如果大臣、士人都要為本朝守節盡忠,那就會出現6次集體大自殺。

葛劍雄在其書中表示,如果有第三條道路,那就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前提,不顧個人毀譽,打破狹隘的國家、民族、宗教觀念,以政治家的智慧和技巧來調和矛盾、彌合創傷,尋求實現和平的途徑。

而馮道,走的就是第三條道路,儘管他最終沒有成功。

他在《長樂老自敘》中說:不能為大君致一統、定八方,誠有愧於歷職歷官。

然而,與「滅跡山林」或愚忠一姓一國的人相比,他無疑應該得到更多的肯定。

南懷瑾也曾專門撰文為他「翻案」,高度評價他有「三不欺」:下不欺於地,中不欺於人,上不欺於天,以三不欺為素。

對於其所處的時代,馮道早有詩云: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須知海岳歸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豺虎叢中也立身。

為官之道

古代「公務員」的典範

除了政治道德之外,在史料中,薛居正、歐陽修、司馬光雖然對其政治上都有不滿,但在對其描述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是一致的。

他「為人刻苦儉約」,隨軍時住在草棚中,床和臥具都不用;發到的俸祿與隨從、僕人一起花,與他們吃一樣的伙食,毫不在意;在喪父後辭去翰林學士回到景城故鄉時,正逢大饑荒,他傾家財救濟鄉民,自己卻住在茅屋裡,還親自耕田背柴。

馮道還主持國子監《九經》的刻板印刷工程,歷時22年未曾間斷,是中國歷史上首度大規模以官方財力印刷套書。

即使改朝換代,只要馮道不倒,印書的進程就沒有耽誤。

在馮海軍看來,馮道是古代「公務員」的典範,是中國最佳「職業經理人」。

天下無論是誰家的,老闆無論是誰,馮道始終以民為本,愛崗敬業,他的「忠」,是忠於本職,而不是狹隘的忠於某姓某人。

哄堂大笑

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省任宰相,倆人一個慢性子、一個急性子。

有一天,老和見老馮穿了雙新靴子(他自己大概也買了新靴子不久),挺想知道老馮買靴子花了多少錢,就問人家老馮:「您的靴子新嶄嶄的,什麼價兒呀?」老馮抬起左腳伸給老和看,回答說:「九百。

老和這人一向氣量狹小、性情急躁,一聽老馮買的靴子那麼便宜,煩惱勁兒就上來了,馬上回過頭瞪著他身後的小差役,問道:「我的靴子為什麼用了一千八?」於是對小差役大加辱罵指責。

老馮看了陣子熱鬧,等了好大會兒,才慢悠悠地抬起他的右腳說:「這隻也是九百。

」滿屋子人一聽,頓時全都大笑起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官場 不倒翁 十朝元老 馮可道

馮道(882~954),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字可道,自號長樂老。漢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人。歷經桀燕皇帝劉守光、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閔帝李從原、後唐末帝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