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自唐以來,帝王反易八姓,甚放何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太祖陳橋兵變之前是後周禁軍的最高統帥,他篡權的時候那叫一個水到渠成。

當時正好後周世宗柴榮駕崩,柴榮英年早逝,兒子恭帝柴宗訓即位,年僅七歲。

趙匡胤是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篡奪政權的時候幾乎兵不血刃,沒有遇到什麼障礙。

當然,他篡權之後得保證自己的政權長久。

自己是造反派,當然也怕自己的部下造反,所以他就問宰相趙普,之前的政權為什麼不能長久.

趙匡胤認定了一個謀臣叫趙普,這哥們天資聰穎,是一個典型的無師自通型知識分子。

怎麼個無師自通?趙普這哥們兒不怎麼看書據說一共就看過半本論語,所以人們才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嘛。

物盡其用的話,天才看半本書就夠了。

有一天趙匡胤跟趙普聊天問:自唐季以來,帝王凡易八姓……甚放何也?為什麼自從唐朝末年以來,帝王換了八個姓。

「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你給我出個主意,咱們怎麼才能將國家政權維持得久一點? 趙普一聽非常高興,馬上跪下回答:老大,你說這話是天下所有人的福氣,前面的政權更替那麼快,其實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反震權力太大的緣故。

他們比皇帝的權力還重,故而助長政權更替。

你現在要想治他們,就是奪他們的權,控制 他們的錢糧,收他們的兵,天下就肯定沒事了。

宋太祖聽到這非常高興:「卿勿復言,朕已喻矣。

」 你不用再說了,我聽明白了。

就從三個方面治這幫人:權,兵,錢。

一個藩鎮沒權,沒兵,沒錢,能幹個甚?誰還聽你的,這不就完了嗎?問題解決了。

宋太祖決定改變唐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

安史之亂其實就是這麼一回事。

安祿出身兼范陽,河東,平盧三鎮節度使,管轄今天的河北,山西,遼寧三省,麾下精兵十五萬,中央軍十二萬典型的君若臣強,所以他一下就能掀起長達八年的叛亂。

後來唐朝滅亡,就是亡在藩鎮的手裡。

宋太祖一明白這個事兒,還能好嗎?馬上開始動手,從權、錢、兵這三個方面把叛亂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首先是要集中軍權,要解除禁軍將領們的主權,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跟太祖皇帝一塊兒打天下那幫人都是他哥們兒,什麼什麼政治處主任的兒子、餐謀長的兒子、後勤部長的兒子,這麼一幫人,原來都是軍區大院的。

公關961年7月,一天晚朝結束,趙匡胤將石守信,高懷德、王審漆等禁軍將領留下來喝酒。

喝到正開心的時候,趙匡胤一看喝的都差不多了,就讓左右伺候的人退去,然後語重心長的對他們說:我若不是靠你們出力,是做不了皇帝寶座的,為此我從內心念及你們的功德。

但做皇帝也很難,還不如以前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夜晚都不敢安枕而臥啊!

石守信等人很驚訝,心想皇帝都讓你做了,你還睡不好覺?於是趕緊問原因,宋太祖心想就等著你們問為什麼呢,於是繼續說:這不明擺的事嘛,我這個皇帝位誰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聽了,都嚇了一跳,知道這話中有話,連忙叩頭說:陛下何出此言,現在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呢?宋太祖說:因為當初你們貪圖富貴把這身黃袍批我身上,讓我當皇帝。

你們想做開國元勛,才把我逼到這份上。

你們雖然沒有異心,但是你們的部下呢?如果有人想要富貴,也把黃袍加在你們身上,你們即時不想當皇帝,到時也身不由己了。

你說這話多不講理,我當皇帝是被逼的……一席話,軟中帶硬,這些將領知道自己受到了皇帝的猜疑,弄不好還會招來殺身之禍,一時都驚恐的哭了起來,懇請宋太祖給他們指一條明路。

宋朝的皇帝宅心仁厚,貴族出身的皇帝對大臣一般都不錯。

窮棒子出身的皇帝全不行,像劉邦、朱元璋,洪秀全就更甭說了,要擱明朝這些人就全部被幹掉了趙匡胤長嘆一聲,繼續說道:人生很短暫,就像白駒過隙。

你們不如多攢點錢,到地方上多置良田美宅,為子孫立些不動產。

同時多買些歌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

朕同你們再結為婚親,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樣不是很好嗎?石守信等人一聽這話,稍稍喘了口氣,原來不是要我們的命啊!不但不會「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還能有錢,有房,有地頤養天年,於是趕緊磕頭謝恩,說:陛下能這樣為我們著想,真是給我們一條生路啊!

結果第二天,石守信等曾經去喝酒的人都聲稱自己生病了,我不能騎馬了,腳有問題,骨裂了,或者攝護腺出毛病了,紛紛要求解除兵權。

宋太祖一看,心裡這個高興啊,瞧我的臣子多聽話,讓交兵權就交兵權,趕緊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於是,下了一道旨意:石守信等人各為大鎮節度使,去掉軍職。

這幫大將悠閒在家,全得善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朝是一個怎樣的朝代?承上啟下,國富民強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朝並不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但相對而言,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

歷史上的今天: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宮廷劇中經常會上演眾皇子爭奪「九五之尊」的劇情,似乎每個野心勃勃的男人都想要坐上那把龍椅。過往的歷史中,也不乏一些非皇家血統的人通過手段坐上那個位置。北宋開國皇帝就是其中一位。趙匡胤,原為後周禁...

歷史上真實的「杯酒釋兵權」始末

宋太祖即位後,接受趙普建議,解除武將兵權,以免重蹈晚唐五代滅亡之覆轍。建隆二年(961),太祖召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石守信、殿前都指揮使王審琦等宿將飲酒,勸諭他們釋去兵權,這是消除禁軍將領發動兵...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通過黃袍加身這樣一出鬧劇,趙匡胤通過「禪讓」當上了皇帝。由於是靠著禁軍登上皇位的,他最憂心的自然是手下掌握軍隊的將領,萬一哪一天他們也效仿他披上黃袍做皇帝怎麼辦?於是,演繹出了「杯酒釋兵權」的著...

飯局也瘋狂—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也是一個著名的飯局。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得到皇位的途徑和其他朝代開國皇帝有所不同,他的得位過程基本上是和平的。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的大將,官拜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

歷史上的今天 杯酒釋兵權始末

961年8月22日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即位之初,國家有兩股軍方勢力。一是禁軍勢力,即由中央政府直屬的主力部隊(殿前司、侍衛親軍司),總兵力不足20萬人;二是藩鎮勢力,即由駐守各地的藩鎮(...

宋太祖的軍制改革:削弱藩鎮卻導致宋軍羸弱

宋太祖陳橋兵變之前是後周禁軍的最高統帥,他篡權的時候那叫一個水到渠成。當時正好後周世宗柴榮駕崩,柴榮英年早逝,兒子恭帝柴宗訓即位,年僅七歲。所以趙匡胤等於是欺負人家後周孤兒寡婦,這樣的話他篡取政...

他用一杯酒,定了300年江山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崩,八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第二年,傳聞契丹兵將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禦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義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

別被傳說騙了!「杯酒釋兵權」沒那麼簡單

「杯酒釋兵權」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君臣故事,講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利用一次與大將們喝酒的機會解除了他們的兵權,保障了政權的長治久安。這個事情看似簡單,實則原因和真相異常複雜,今天功德君就為大家講解一下...